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与
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A.分子不能再分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3、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 B.化学与农业 |
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误食重金属盐,可喝些牛奶或蛋清应急解毒 | ①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肥效降低 |
C.化学与能源 | D.化学与生活 |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干冰 |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②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
A.A
B.B
C.C
D.D
4、压强变化是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若红磷量不足,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实验②中氢氧化钠溶于水应放热使气球变大
C.实验③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U型管液面不变化
D.实验④向试管中加入硝酸铵后,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
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干冰升华
C.醋的酿造
D.铁钉生锈
6、如图是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原子,Y为离子
B.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钠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
D.氢与X可以形成2种常见的化合物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体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程①的反应中焦炭发生还原反应
B.流程②中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流程②的反应中氯元素从0价变为-1价
D.流程③的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
9、某净水装置使用膜处理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滤膜能滤去大分子和蛋白质,而超滤膜不能
B.超滤膜的孔隙直径小于微滤膜
C.经膜处理净化后得到的水样是纯净物
D.实验室通过过滤也可滤去悬浮颗粒和细菌
10、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霉的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
C.乘坐公交车时,禁止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D.实验室中不得品尝任何药品
11、下列古代生产工艺或技术应用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活字印刷
C.彩陶烧制
D.钻木取火
12、我市富康工业园区的一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可能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1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银
B.一氧化碳
C.高锰酸钾
D.稀有气体
14、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中含有O5分子
C.青蒿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1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 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x的值是7
16、甲醇汽油是将甲醇(化学式为CH3OH)和汽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B.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甲醇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7、某实验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制氧机”,如图所示,制氧机部分配方说明见下表。其中甲剂、乙剂分别是过碳酸钠固体(2Na2CO3·xH2O2)或二氧化锰中的一种。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加入某配方,制气室内变得浑浊,温度上升;洗气室内有气泡冒出。已知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剂 | 乙剂 | 平均供氧量(毫升/分钟) | 供氧时间(分钟) |
配方一 | 1袋 | 1袋 | ≥320 | ≥15 |
配方二 | 1袋 | 2袋 | ≥500 | ≥25 |
配方三 | 2袋 | 3袋 | ≥1000 | ≥15 |
A.甲剂是过碳酸钠,乙剂是二氧化锰
B.洗气室中水的作用是降低氧气的温度和加快氧气的产生速率
C.若甲剂为8.0g,乙剂为188.4g,理论上得到氧气28.8g,则x=3
D.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配方一
18、下列物质用途,只与对应物质的物理性质相关的是
A.用氮气制炸药
B.用石墨作电极
C.用镁制照明弹
D.用酒精作燃料
19、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干冰可做制冷剂
C.银丝常用作电线
D.石墨可切割玻璃
20、“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蚕丝织布
B.使用火药
C.炼制丹药
D.冶炼金属
21、“行千里,致广大”。下列不符合绿色出行理念的是
A.乘坐公交车出行
B.尽量驾驶私家车出行
C.以自行车代步
D.新能源汽车代替汽油车
22、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和丁是反应物
B.x=4 g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甲、丁改变的质量比是11:1
23、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X | 水 | 水 | 水 | 水 |
Y | 氧化钙 | 氯化钠 | 氢氧化钠 | 硝酸铵 |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下图所示实验与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图1,盐酸与Na2CO3粉末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仍保持平衡
B.图2,软水中产生的泡沫少,硬水中产生的泡沫多
C.图3,乙中溶液无明显现象,甲中溶液变为红色
D.图4,甲管中气体可被点燃,乙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分子、原子、离子均可构成物质,因此物质一定是由微粒构成
C.一种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6、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在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
27、2011年3月,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 (碘-131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
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②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
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中子数为______。它和
因为______相同,所以都属于碘元素。
28、(4分)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75%的酒精被称为“医用酒精”,常用于杀菌消毒,其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
(2)生石灰与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消毒能力的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84消毒液”常用于公共场所杀菌消毒。测得稀释后的消毒液pH=9,该溶液呈_______性。
(4)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表示)。
29、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装置,是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命机”。下图是工业制氧气及呼吸机工作原理示意图(虚线框内为呼吸机主要构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空气压缩,气体体积缩小,用分子的观点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2)分子筛是吸附塔的主要成分,其中所含的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
(3)患者吸气时,由呼吸机进入患者体内的空氧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于______%;呼气时,呼出气体 中的______含量明显增大(填一种气体即可)。
30、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②太阳能电池电解氧化铝的过程中将 能转化为 能;
③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31、公交车上备有灭火毡,该灭火毡在无破损的情况下能重复使用。若车内起火,在起火初期快速取出灭火毡,抖开后覆盖在火焰上,直至扑灭。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_____。
(2)请你推测,制造灭火毡的材料应具有_____(答一点即可)等特性。
(3)这种灭火毡我们家庭中也可以备用。若家里的电器起火,使用灭火毡前应先_____,以防止电线绝缘层烧毁而引起电源短路,造成二次火灾。
32、(1)根据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的性质,试在以下的用途中各选填一种对应气体的化学式:
①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的化合物是_______;
②可供家庭用的气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③加压降温后的固体,可用作致冷剂的是________;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未来可作绿色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的组成,并联想它们的性质与用途,你就会发现某种气体在某一点上具有与其它三种气体不同之处,请你列举两例: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4、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请你来解决以下问题:
(1)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可选用厨房中的_____.
(2)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_____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____有关.
(3)锅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
(4)用大颗粒盐制盐水,为使其尽快溶解,可采用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
35、填写下列元素的名称或符号。
元素名称 | 银 | _____ | 氮 | _____ | 氖 | _____ | 钡 | _____ |
元素符号 | ____ | P | _____ | Zn | _____ | Cl | _____ | Al |
36、实验室利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首先要___________。收集气体时,待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写出该实验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3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原理,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CO气体起到以下三个作用:
①作为反应物
②实验开始时,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___________。
③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气体,防止___________。
(6)工业上得到的生铁属于___________(填“合金”或“纯金属”)。
38、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如图装置中玻璃管A内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
(2)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3)实验加热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_______。
39、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将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各步称量数据如下:(稀盐酸的挥发可忽略不计)
生铁样品质量为11.5 g ; 烧杯的质量 为32.5 g ;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200.0 g;
反应后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43.6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g.
(2)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0、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⑴制取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g。
⑵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