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现有两种金属的混合物2.4g,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0.2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为

A.Mg、Al

B.A1、Fe

C.Mg、Cu

D.Fe、Zn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H2均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He、Ne化学性质均很稳定,是因为它们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C.K、Ca、Na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D.O变成O2-时电子层数未发生改变,所以Na变成Na+时电子层数也不变

3、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比为2:5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滴加液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6、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B.室内起火,立即开窗通风

C.进入加油站,禁止吸烟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乘电梯迅速逃生

7、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对玻璃片呼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

8、抄手是四川著名小吃。抄手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和面

B.擀皮

C.包馅

D.煮熟

9、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测得集气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点时红磷开始燃烧

B.c点时红磷燃烧结束

C.d点时集气瓶中已经没有气体

D.e点时打开止水夹

10、用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84”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下列有关次氯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种金属和两种非金属组成

B.其中氯元素为-1价

C.含有3个原子

D.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 NaCl溶液,量取水俯视读数,会使质量分数偏小

12、下列关于化学家和化学史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B.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结论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4个氢原子:H4

B.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l3+

C.2个氮分子:2N

D.2个硫酸根离子:

14、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5、我国传统陶艺的主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碎石取土

B.过滤去渣

C.制胚定型

D.入窑烧制

A.A

B.B

C.C

D.D

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气中的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金刚石可用于切割玻璃

17、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洗涤试管

18、甲、乙、丙、丁是初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化学阶段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H2,则丁可以是Fe

B.若甲是CO2,则丁可以是C或CuO

C.若甲是CaCO3,则乙、丙、丁可以都含氧元素

D.若甲是Fe,则如图转化关系均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19、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农业上,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C.生活中,生活垃圾直接焚烧

D.工业上,污水达标后再排放

20、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观点对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

B.微粒观: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C.变化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产物相同

D.结构观: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2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的分馏

B.石墨转换成金刚石

C.铁铸成铁锅

D.工业制氧气

22、学会对化学反应中有关质量变化的分析和图像描述,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例如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3g二氧化锰,请分析反应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质量变化,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23、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其中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且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2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C.乙是反应物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5、“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是指

A.碳元素

B.碳单质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6、2023年是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目前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乙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4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溶液都呈浅绿色,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亚铁离子。请写出亚铁离子的符号: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

28、如图中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五种粒子的化学符号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其中a粒子容易___________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___________ (填微粒名称)。

(2)以上具有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叫做碳12,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bkg求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

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29、KCl和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T2℃时,Na2CO3的溶解度为_____

(2)T2℃时,饱和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T1℃时,将25g碳酸钠加入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得到溶液a,将溶液a升温到T2℃得到溶液b,继续升温到T3℃得到溶液c,则a、b、c三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KCl比Na2CO3溶解度大

B.将T4℃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固体析出

C.T3℃时,饱和KCl溶液与饱和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3℃时等质量KC1和Na2CO3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2℃后,KCl溶液中溶剂更少

30、“科技梦”助推“中国梦”,科技发展离不开化学。

(1)嫦娥五号奔月“抓土”。“月球土”中含丰富的氦-3,是未来可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氦-3(具有2个质子,1个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北斗卫星组网成功。“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点火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奋斗者”刷深潜记录。

① 潜水器使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磷酸亚铁锂(LiFePO4),其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磷酸亚铁锂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② 潜水器的外壳材料主要采用钛合金,如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D. 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8

31、(1)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和 ,其中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浴室内不能安装直排式燃气热水器以防燃气不充分燃烧产生  

(2)烧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用纯碱溶液和石灰乳[Ca(OH)2和H2O]混合来制备烧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多彩的,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石墨作电极

金刚石切割玻璃

对应性质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3)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上发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现代人类已意识到它的排放必须控制.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向空气中放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33、下图是小明配制 1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8.5%的氯化钾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小明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氯化钾的质量是___________g,需水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 是 1.0g/cm3)。

(2)配制上述溶液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填序号),上述操作 中有一处操作是错误的,它的错误是 ___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用图③称量氯化钾的质量,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钾时, 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直到 天平平衡。

(4)量取水时应选用 ___________ mL 的量筒(从 10 mL、50 mL、100 mL 中选择);若量 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 “无影响”)

(5)配制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34、选择下列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石墨B氧气C氮气D双氧水E干冰F氩气G明矾H活性炭

(1)生产铅笔芯___________

(2)用于炼钢的气体___________

(3)医用消毒剂___________

(4)制造舞台云雾___________

(5)用于冰箱除臭___________

(6)净水用絮凝剂___________

35、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_____

2)“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减少_____的排放。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填字母)。

A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 为防止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C 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D 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36、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至今三星堆已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珍贵文物。

(1)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______

(2)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原子,它们的共同点是原子核中______数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气压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并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显示出来。图1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将气压传感器接入电脑并打开,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并塞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压一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

1)图1实验需要足量的红磷,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2)图2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t3时刻DE段气压又显著增加,因为进行了一个实验操作,即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有两个现象都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结论,请写出图1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是2班米雪同学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随她实验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_____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_____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简述洗涤剂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有何不同。

40、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盐在自然界无处不在。

(1)《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

(2)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和母液(又叫苦卤),图1为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图2为NaCl及苦卤中主要成分的溶解度曲线。

①海水晒盐利用的是氯化钠的___________随温度变化不大。

②图1中a是___________(填“蒸发池”或“冷却池”),在该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在结晶池中,继续风吹和日晒,海水就会变为食盐的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再晒,析出粗盐后,母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④6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KCl,充分搅拌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⑤55℃时,MgCl2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山西运城盐湖是我国四大盐湖之一、入冬后,随着温度的变化,该盐湖中会析出不同的物质。水温在10℃左右时开始析出NaCl,在0℃时才开始析出MgSO4.有学生提出疑问:根据图2,在10℃时MgSO4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小,为什么却是NaCl先析出呢?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