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不同

C.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同时降低温度到,甲析出的晶体多

2、“减污”、“降碳”和“节能”是近几年生态环保的热词。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3、校车是中小学生主要乘坐的交通工具,下列校车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铁水浇铸成钢板或者钢钉

B.向车的外壳喷黄色油漆

C.校车利用燃烧汽油提供动力

D.司机用自来水刷洗车身

4、下列有关说法中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高温也不熔化

C.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金刚石的硬度大,不易磨损

D.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水由氧原子和氢分子组成

D.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6、冬季易发生“煤气中毒”,其中的“煤气”是指

A.O2

B.N2

C.CO

D.CO2

7、如下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向装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液体,使气球变大,一段时间后,气球又恢复到原状(装置气密性良好),则下列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如表格所示)中,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选项

固体

液体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B

生石灰

C

硝酸铵固体

D

碳酸钠粉末

稀硫酸

A.A

B.B

C.C

D.D

8、下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发生了还原反应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9、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方格”和其粒子结构示意图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C.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0、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砷(As)、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砷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B.砷化镓的化学式为Ga3As5

C.砷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铝能与盐酸反应,故镓也可能与盐酸反应

11、下列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应用:农业上可以用苛性钠改良酸性土壤

B.性质与结构: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不同

C.化学与安全:室内使用木炭烧烤应保持空气流通

D.食品与安全:霉变食品禁止食用

12、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地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固体残留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a到d点,固体中的氧元素的含量逐渐变小

B.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C.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D.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13、碳单质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图是一种碳单质的结构,关于它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它是石墨

B.它由碳原子构成

C.它的结构不稳定

D.它可用于超导领域

14、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A.2N2

B.2N

C.N2

D.2N2O

15、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16、《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7、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H2

C.CO

D.Cu

18、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人体缺钙易导致贫血

B.洗洁精能溶解餐盘上的油渍

C.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D.弥猴桃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1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20、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和240℃)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D.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

B.

C.

D.

22、“碳达峰”是2022年十大热词之一,指的是要节能减排,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关于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3、如下图中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24、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也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2N2

B.Cu

C.H

D.Mg2+

2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O2H2+O2

B.3Fe+2O2Fe2O3

C.CaCO3+2HCl=CaCl2+H2O+CO2

D.Cu+2HCl=CuCl2+H2

26、生活中,可以利用碘盐来补碘,这里的碘是指

A.碘元素

B.碘原子

C.碘分子

D.碘的化合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含有较多的氦-3和橄榄石(主要成分为Mg2SiO4)等。如图是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橄榄石中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氦-3是指含有______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

(2)①②③三种原子中有一种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3)橄榄石中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8、向 K2CO3溶液中滴入 Ba(OH)2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其中 代表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下列物质能与 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______。

A.Ca(OH)2

B.HCl

C.BaCl2

D.(NH42SO4

2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金______

(2)硝酸根离子______

(3)氯化钾______

(4)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______

3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___________

(2)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

(3)标出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2个氧分子___________

31、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意义。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6%(“>”“<”“=”

32、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下表列出的是某杨桃每100g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营养成分

糖类

X

脂肪

钾、钙、锌、铁

维生素

……

质量

84.8g

10.3g

0.7g

0.6g

187.4mg

62.2mg

……

①表中“X”是指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杨桃中的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要比较两种杨桃酸性强弱程度,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pH试纸

(2)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生活中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利用的是洗涤剂的________原理。

(3)“复兴号”动车组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产品之一,设计最高运营速度250km/h。

①玻璃、铝合金、铜线均是应用在动车上的材料,其中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材料。

②动车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油漆,目的是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三个氮分子___________

(2)铁离子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4)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

34、十九大报告对于“精准扶贫”做出了总体安排。脱贫先治水,让贫困地区喝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是脱贫的基本要求。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

(2)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的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

①不向河中扔垃圾 ②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4)“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你的一种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用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酒香不怕巷子深”、“花香四溢”等现象说明___________

(3)我国推荐食用加碘盐,这里的“碘”指的是___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4)寒冷的冬天,“暖宝宝”因其能持久稳定发热受到人们的欢迎。“暖宝宝”中的发热原料是铁粉等物质。打开“暖宝宝”密封包装,原料与空气接触,“暖宝宝”就开始发热。“暖宝宝”发热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6、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光照条件下,氮气在催化剂表面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填是或不是)分解反应, 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

(2)反应前后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1)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的两个实验:

               

①已知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水温不低于70℃。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发生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由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

②根据燃烧的条件,解释下列灭火方法中所依据的原理:

a.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___________                                                                    

b.釜底抽薪_____________

(2)如图1,把二氧化碳气体缓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下到上逐渐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如图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38、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 B CD四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 _____

3)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结论是: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实验D中理论上镁条燃烧后的质量应该比反应前增重,原因是 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 _____装置中进行实验。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粗盐提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三个步骤中都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精盐属于______(填“纯净物”和“混合物”)。如果最终得到的精盐偏少,导致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点即可)

40、用如下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的现象是什么?

(2)实验2中,分别将两张小纸片贴在试管外壁上,①试管是空的,②试管加入1/3体积水,然后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结果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请解释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