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B.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电解水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
2、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
C.Mn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3、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小米粥
B.番茄蛋汤
C.酸奶
D.淡盐水
4、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对玻璃片呼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
5、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参与机体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促进生长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已知维生素C的化学符号为,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
B.维生素C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一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含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含多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由多种分子构成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所以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7、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 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实验设计 | ||||
选项 |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8、下列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入固体粉末
C.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D.闻气体气味
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证明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证明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 | 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 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
A.A
B.B
C.C
D.D
10、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一种物质,试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该物质是
A.浓盐酸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石灰石
11、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锌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D.葡萄糖酸锌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1个锌原子构成
1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
B.给液体加热
C.过滤
D.读取液体体积
1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铁、水
B.氨气、干冰
C.汞、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
14、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0.03%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15、下列有关能源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煤充分燃烧,就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
B.“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2含量升高引起的
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目前氢能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16、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需张贴的图标是
A.
B.
C.
D.
17、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延安红色研学之旅,他体验的下列项目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编鞋
B.粗布裁衣
C.竹子制筒
D.砍柴烧火
18、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处物质是红磷,能看到有白烟生成
B.若a处物质是木炭粉,实验过程中看到木炭燃烧冒白烟
C.若a处物质是硫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19、下列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1×101 kPa、20 ℃
B.2×101 kPa、10 ℃
C.2×101 kPa、20 ℃
D.1×101 kPa、10 ℃
20、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反应前后铁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D.生成物中有一种单质
21、下列风景图片中所体现的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光合作用
C.风力发电
D.晨霜晓露
2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高锰酸钾
B.氯化钾
C.二氧化碳
D.氧气
2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蔗糖水
B.蒸馏水
C.食盐水
D.矿泉水
24、生活老师对小明自带的早午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主要营养素是
A.脂肪
B.葡萄糖
C.蛋白质
D.维生素
25、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各项对相关符号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该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2个氢原子
C.:只能表示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只能表示金属银
26、图1是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③⑤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碘原子化学性质与①相似
C.图1中n的值为5
D.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27、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表1)和溶解度曲线(图1)如下、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KNO3的溶解度/g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作用不同。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25℃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
(2)化学小组同学分别完成“配制一定温度下KNO3的饱和溶液”的任务,实验操作如下(该实验条件下,水的密度为1g/mL);
①小王取10.0mL蒸馏水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KNO3固体,充分搅拌并冷却至室温,无固体剩余,此时得到的______(填“一定是”、“可能是”或“一定不是”)该温度下KNO3的饱和溶液。
②小张取20.0gKNO3固体和10.0mL蒸馏水于烧杯中,充分搅拌并冷却至20℃,进行______操作去除不溶物,则剩余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③小李将②中蒸馏水的体积由10.0mL改为20.0mL、30.0mL、40.0mL……,充分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如图2。A点对应的溶液中KNO3的质量为______g,此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此时温度的范围是______(选填字母)。
a.0-10℃ b.10-20℃ c.20-30℃ d.30-40℃
A、B、C、D、E五点对应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28、用化学符号填空
(1)人体中最多的物质_______;
(2)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_______;
(3)人体缺少_______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4)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29、“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____。
A 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 吸附色素和异味
C 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2)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__方法。
(3)在烧水过程中,水烧开时,经常看到壶盖被顶开了,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水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水分子的体积变大,气体膨胀就会把水壶盖顶起
B 水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气体膨胀就会把水壶盖顶起
C 水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水分子质量变大,气体膨胀就会把水壶盖顶起
3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 蔗糖和水 B 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C 碳酸钙和稀盐酸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g。
(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
两种微粒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
31、某同学以盖房子的方式总结出了如下物质间的关系,A、B、C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且上下相邻的物质间均可发生反应。
(1)已知B是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①若C与B反应时只有水生成,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若A是某种金属,与B反应的现象为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则A物质是___________。
(2)已知B是一种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①若A是水,写出A与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②C物质常用来检验是否存在B物质,C物质是___________(写名称)。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32、(1)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_____。
(2)现有①液氧②液态空气③冰水共存物④氯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序号)_____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填序号)_____。
33、氧循环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循环。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木炭燃烧 B植物光合作用 C人的呼吸
(3)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填序号)。
A潜水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霓虹灯
(4)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其主要成分为NaClO3 , 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一定条件下能持续放出高纯度的氧气。
①氧烛可用于自救是由于产生的氧气能够______________。
②NaClO3属于________(填序号)。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34、如何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Cu(Fe)___________ 。
(2)Cu(NO3)2(AgNO3)___________ 。
35、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金刚石,石墨是最常见的碳单质,它们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是由于___。
(2)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在第一次使用前,必须事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做的目的__________。
(3)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
(4)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由此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3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三个氮分子___________。
(2)铁离子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4)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
37、(8分)将(NH4)2SO4和Na2CO3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加热,发现有气泡产生且闻到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对气体成分产生兴趣。
【查阅】CuO和NH3加热时发生反应:2NH3+3CuON2+3Cu+3H2O
【猜想】猜想一:气体是CO2
猜想二:气体是NH3
猜想三:气体是NH3和CO2
【讨论】(1)猜想一肯定不正确,理由是 ;
(2)因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故有NH3产生。
【探究】为确定气体成分,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1)实验后,取少量A中固体,加入稀盐酸,观察到 ,证明其中含CO2;
(2)B中观察到 ,证明含有NH3;
(3)(NH4)2SO4和Na2CO3两种溶液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4)若B装置连同固体质量减轻4.8g,则C装置增加的质量为 ;
【反思】
(1)实验测得装置C增加的质量大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 ;
(2)氨气也是污染物,在C装置后连接下图装置,以吸收尾气中未参加反应的氨气。干燥管的作用是 (填序号)。
①防止氨气逸出 ②防止液体倒吸 ③防止盐酸挥发
3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其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集气瓶中加入水的用是________。
(2)图2中的火焰的颜色为________色,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集气瓶中加水,其目的________。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原因是________。
39、在2021年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宣布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幅,这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中国行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的燃烧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写一种即可)。
(2)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如图一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两支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现象是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实验二:如图二所示,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这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利用此反应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0、、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