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中少量的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样品中

C

鉴别H2O2和H2O

向样品中加入MnO2,观察现象

D

除去KCl中混有的KClO3

加入少量MnO2,加热

A.A

B.B

C.C

D.D

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杯水车薪——无法显著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不到灭火目的

D.硫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

3、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B.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银好

C.铁制品生锈产生的红色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主要成分是Fe3O4

D.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溶液的催化作用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B.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mL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

C.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青铜

B.铁矿石

C.焊锡

D.铜

7、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炉甘石(ZnCO3)加入炼锌罐之前,将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B.反应区中发生的反应之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C.“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还原

D.“火法炼锌”符合低碳发展理念

8、下列关于酸、碱、盐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

B.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C.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D.食品行业中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9、下列关于水的净化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矾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沉淀

B.综合利用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净水方法,比用单一净水方法效果更好

C.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可溶性固体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D.蒸馏可以得到纯净水,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10、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比较乒乓球碎片与滤纸片的着火点

B.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证明呼出的气体中CO2较多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棉花纺线

B.胆矾研碎

C.汽油燃烧

D.酒精挥发

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液氧

B.高锰酸钾

C.石灰水

D.硬铝

13、动手实验、观察记录现象、推出相应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甲瓶中出现白色浑浊,乙瓶中无明显现象

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旋紧瓶塞,振荡,软塑料瓶变瘪

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A.A

B.B

C.C

D.D

14、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有关推理:

①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所以O2转化为O3是化学变化

②锌粒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③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某物质,该物质属于易溶物

④燃烧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因此灭火只要破坏三个条件之一即可

⑤NaCl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NaCl,所以NaCl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其中正确的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5、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B.金属活动性

C.铁元素的含量

D.硫元素的化合价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用等质量、等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氧气

D.电解水一段时间

17、酚酞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式为C20H14O4,下列关酚酞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8

B.酚酞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C.酚酞中碳氧元素质量比是60:7

D.酚酞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

1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设计

A

除去Zn中混有的少量Ag

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鉴别NaOH固体和NH4Cl固体

取样,加入足量的水,观察是否溶解

C

鉴别H2O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加入MnO2,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D

除去Fe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加入过量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9、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NiFe2O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5

20、由“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是一个时空的跨越,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下列中国发明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1、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NaCl都属于易溶物质

B.20℃时,把40 g 放入100g水中可形成饱和溶液

C.3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当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时,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22、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B.把银条放入硝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用木炭还原氧化铜时,能观察到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一种黑色固体

23、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Cl为+5价

B.两个氦分子:2He2

C.碳酸钠的化学式:NaCO3

D.硫酸根离子:

24、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3OH)”作为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属于化石能源

B.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可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熄灭该火炬

2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26、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只有化学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既没有化学变化,也没有物理变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化学用语表示:

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  ;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碳酸铵_________

 

28、现有①二氧化碳 ②高锰酸钾KMnO4③氧气 ④水 ⑤河水 ⑥空气 ⑦氢气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请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2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1)a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2)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0、条件下,物质A( )与B() 反应生成C( )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是否发生变化?______(填“是”或“否”);

②物质分类的方法,在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

③反应中,参与反应的A、B、C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美科学家合作从理论和实践上证实了全磷富勒烯B10的存在,成为硼烯实数和理论研究的新开端。

①硼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硼原子核内有5个质子                  

B. 硼属于金属元素

C. 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②单质硼(B)可以通过硼镁矿Mg2B2O5来制取,制取过程的一步反应为加热条件下氧化硼与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单质硼和另一种氧化物:氧化硼和硼镁矿Mg2B2O5中硼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硼镁矿Mg2B2O5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如加热条件下氧化硼与镁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2)“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低达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①着陆器上的仪器可探测水,若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水,可利用光催化分解水技术得到氧气,对人类在月球上活动意义重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二氧化碳等资源,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为签别一瓶模拟“火星低层大气”组成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可采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写出操作方法及现象)。

32、2014 年江苏南京青奥会召开在即.下面让我们以化学的视角来认识青奥会.

1)以下青奥会纪念商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图 A中金币属于合金,它的硬度比纯金_________(选填

2)对于群众普遍关心的空气质量问题,准备 3 年投资 60.5 亿元,改善呼吸 质量

①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脱硫工程可以适度减少_________ 形成.

②为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污染,近期投入了一批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天然气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3、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

(1)如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用______来检验正极生成的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写化学式)

(2)若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5mL气体,则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可以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大约是___mL,请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做该实验需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

(4)如图2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填名称)

34、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厨房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_____(填“食醋”或“食盐水”)。

2)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谷物调和油   B 食盐   C 面粉 D 味精

35、安全办冬奥准备过程中,为了工作人员的健康,所有人员都要佩戴口罩,口罩主要起______作用。场馆内铁质护栏容易生锈,原因是______,请写出一种防止铁质护栏生锈的方法______

36、根据如图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图中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符号 ______

②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______

③6个硝酸根离子的符号 ______

④磷酸钠(Na5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

1)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式武器,它们广泛地使用合金而不用纯金属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一条即可)

2)驿城区老河乡盛产香菇,青少年食用香菇可以补充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铁”,“铁”指的是_________(填“原子”、“离子”、“元素”)

3)近年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食物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碳酸钠等)组成。

①生石灰用作发热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热原理________

②铁粉常用作发热剂,它可以与氧气和水反应最终生成氢氧化铁,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下图为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炼铁的原理。补充资料:I、已知FeO在一定条件下能逐步失去其中的氧,依次生成FeOFeO最终被还原为铁;Ⅱ、酒精灯火焰温度为450-650℃;Ⅲ。通过数字化设备对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获得相关数据并绘制成图。

①你认为该实验应进行哪些改进: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将反应所得的黑色固体物质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发现生成物中没有铁,得此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根据资料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

5)上述实验改进后,用50g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生成铁的质量是________?使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3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A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请说明偏小的原因(答出两点即可)。

 

40、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NaCO3+H2O+CO2

现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质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2)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 g.

(3)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