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恒温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B.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铜粉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
D.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靠在试管内壁
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4、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铜导线
B.铁锅
C.金首饰
D.铝合金窗
5、现有等质量甲、乙二种金属,分别放入二份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乙>甲
B.相对原子质量:甲>乙
C.消耗硫酸的质量:乙>甲
D.发生的都是置换反应
6、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大多是锂离子电池,其材料之一是钴酸锂(),其中锂元素为+1价,则钴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7、下列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缺碘易致骨质疏松
B.缺钙易患佝偻病
C.缺铁会引起贫血
D.缺锌严重会得侏儒症
8、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我校于11月9号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
A.高楼住宅发生火灾,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B.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C.家中天然气泄漏时立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
D.室内起火应立即打开门窗将浓烟散出
9、下列各组气体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
A.N2和O2
B.C2H2和O2
C.CO2和空气
D.CO和N2
10、“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守护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实验试剂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光,属于物理性质
12、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22
B.钛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2
C.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D.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3、铬(Cr)在钢铁、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下列对铬的性质预测不合理的是
A.能导电
B.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与氯化钠溶液反应
14、“碳达峰”指的是要节能减排,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60是由分子构成的
B.CO2、CO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C.CO2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C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5、高纯度的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硅(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硅,则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6、“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糖熔化
B.蜡烛燃烧
C.切割玻璃
D.晾晒衣服
18、下列有关防灾减灾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B.厨房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机通风
C.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D.加油站、加气站等场所都应禁止使用手机扫码支付
1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属于单质
B.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为、
C.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量之比为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20、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水银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
D.氨气
21、酒精(C2H5OH)、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过氧乙酸(C2H4O3)等消毒液均可灭活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中均含有氧分子
B.C2H5OH中的“2”可表示1个酒精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
C.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5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22、为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及使用安全,需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标志。装载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应为
A.易燃液体
B.易燃固体
C.毒性物质
D.腐蚀性物质
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提倡在公园里摆摊烧烤
C.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严禁往湖中倾倒生活污水
24、尿素是一种使用方便、对土壤破坏作用小、含氮量较高的固态氮肥。尿素[]受热分解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氨气()
B.二氧化硫
C.氮气
D.二氧化碳
2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可以燃烧
B.活性炭用于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D.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26、氢能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如图是工业上使用一种低温催化剂生产氢气的反应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三种
B.该反应中水起了催化作用
C.在此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27、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如表回答相关问题。
(1)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4个,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
(2)表示的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
(3)上表中任意一种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填化学式);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
28、用化学用语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___(2)三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
(3)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
2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___________等化石燃料,它们均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科学家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地热能、潮汐能等。
(2)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低碳”理念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提倡双面使用纸张
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推广使用电动公交车
30、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铝离子______。
(2)2个水分子______。
(3)正三价的铝元素______。
(4)氢元素______。
31、已知A、B、C、D、E、F六种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变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其中A、B、C在通常情况下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为化合物,D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氧化物,F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
(1)请写出B的化学式:B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B→D:__
D+E→F:__.
32、化学源于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N2,食品包装中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_____。
(2)Cu能与空气中的H2O、O2和_____反应生成“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3)夏季空调冷空气吹到的地方,可以看到“冷气雾”,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
33、用化学用语填空:
(1)导电性最好的金属______;
(2)三个亚铁离子______;
(3)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氩气_____。
34、从H、C、O和Al四种元素中,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③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
35、(12分)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有 (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2)某实验室的仪器柜里有如下仪器:
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时,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
(3)老师问:“如果实验室在没有大理石的情况下能否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呢?”,大多数同学认为可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 (填序号),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
(4)某实验小组还利用下图装置对实验室制取的速率快慢进行了研究。他们实验时所用的试剂和使用的反应条件如下表所示:
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部分如下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帮助填写完整。
实验探究时,他们每次收集气体均为40mL,则实验中他们还应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
下图是根据某次实验数据作出的和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在80秒以后,产生
逐渐减慢的可能原因: 。
36、(2分)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据物质的某种用途,自拟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物质填化学式):甲烷、一氧化碳、氢气、醋酸、盐酸、硫酸
(1)分类标准: ;(2)包括物质 。
37、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该小组同学欲从A-E中选择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他们可以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3)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能得到甲烷,已知甲烷难溶于水,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甲烷,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选填“①”或“②”)通入。
38、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在加入试剂之前的操作是检查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
(4)某气体只能用⑤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能与氧气反应
B 密度与空气接近
C 能与水反应
39、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前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为 12.80g,玻璃管质量为52.30g;反应后玻 璃管及其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 64.81g,装置 B 增重 0.22g,装置 C 质 量未改变(N2不参加反应,不考虑外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1)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由题干数据______可知,实验中木炭和氧化铜反应后的气体成分中含有CO2,再 由_________(列式推演即可)可知还产生了另外一种气体 CO。
(3)玻璃管中反应结束后仍要缓缓通入氮气将装置内残留的气体生成物排出,否则会使 B 装置的增重数据________(“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评价:该套实验装置的缺陷和改进措施是_______。
40、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
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计算:
(1)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我国规定,食盐中加碘的含量为1 kg食盐含碘0.035 g,相当于1 kg食盐中含碘酸钾多少克?(保留2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