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②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③等都含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
④在镁条燃烧实验中使用陶土网,其目的之一是为了避免烫坏实验台;
⑤由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只有三条;
⑥可燃冰属于混合物,是新能源;
⑦在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④⑤
D.③⑦
2、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B.纯铜比黄铜的硬度更大
C.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等
3、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告“2030年前中国要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途径或措施不正确的是
A.加大以氢能为代表的低碳能源开发力度
B.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坚持节能减排战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增强森林碳汇
4、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及方法 |
A | 锰酸钾(高锰酸钾) | 充分加热 |
B | 氧气(水蒸气) |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氧化钙的玻璃管 |
C | 硫酸铜溶液(硫酸锌)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D | 木炭粉(氧化铜)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A.A
B.B
C.C
D.D
5、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不可行的是
A.金属铜
B.石蕊试液
C.氯化镁溶液
D.碳酸钠固体
6、近期“支原体肺炎”频频登上热搜,全国多地的医院都出现了比较多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而且多以儿童为主,门诊常以阿奇霉素(C38H72N2O12)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阿奇霉素中含有124个原子
B.阿奇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8g
C.阿奇霉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
D.阿奇霉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7、化学技术驱动“碳达峰、碳中和”。CO2转化为炭黑回收利用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依次发生过程I和Ⅱ,“→”表示从反应物到生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I的化学方程式为
B.过程I、Ⅱ中氧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C.Fe3O4为反应的催化剂,FeO为反应的中间产物
D.总反应可表示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B.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D.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9、下列①~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Fe3+表示一个铁离子;②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③与
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④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小;⑤Mg+2HCl
MgCl2+H2↑是置换反应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
D.④⑤
10、古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后三句所描述的内容正是“钙三角”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反应①的变化
B.反应②发生时,会放出热量
C.CaO可做某些食品的干燥剂
D.反应③是化合反应
1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的方法可得到纯水
B.软水中一定不含任何杂质
C.工业废水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D.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可以吸附某些杂质沉淀
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13、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在化学上的成就是
A.修订元素周期表
B.测定空气成分
C.主持测定相对原子量
D.确立了原子学说
14、麻布山森林公园清新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
A.21%
B.50%
C.0.94%
D.75%
15、酒精灯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添加酒精
C.加热固体
D.熄灭酒精灯
16、中国文明灿烂辉煌,下列古代发明和创造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冶炼青铜
B.粮食酿酒
C.棉花纺线
D.烧制陶瓷
17、下列有关图像表示错误的是
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 B.用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C.等质量的镁条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A.A
B.B
C.C
D.D
18、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1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C.氮气可供给呼吸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20、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烟冒出
B.将生锈铁钉放入稀盐酸中,立即有气体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C.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21、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H2O2
B.NaCl
C.Ca
D.Ne
22、下列环保措施中,目前难以实现的是
A.防治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布袋购物,努力减少“白色污染”
C.变废为宝,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23、多巴胺是由大脑分泌的物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其化学式为C8H11NO2。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1个氧气分子
B.含有22个原子
C.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
24、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①在铁制品表面镀锌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③保留铁件表面的铁锈作保护层④在铁器表面刷油漆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⑦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A.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⑦
D.②⑥⑦
25、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2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种类不同
B.干冰升华一分子体积变大
C.走过花圃闻到花香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分子很小
27、如图中A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从A中可知,钨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2)B~E四种粒子中,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_____(填序号)。
28、说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是因为_______,说水资源宝贵,是因为____,爱护水资源主要从______和__________两方面采取措施。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5个磷原子___________,
(2)4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4)两个铁离子___________,
(5)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6)氧化铜中铜元素显正二价___________
30、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丰富的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这一清洁能源。请回答:
(1)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1O4)分解所提供的,完成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H4ClO4N2↑+Cl2↑+4___________↑+2O2↑
(2)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3)锂是一种金属单质,广泛应用于电池行业,锂电池还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寿命长、性能好、无污染等优点,化学式为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则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1、现有生活中的下列物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A.发酵粉 B.纯碱 C.鸡蛋壳
(1)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工业上可利用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___与石灰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2、(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缺__________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②氨分子___________,③硅原子__________,④铁离子__________,⑤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⑥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盐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②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
③用稀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___,④在烧碱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_________。
33、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我们周围的成千上万种物质都是由______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1)我们每天喝的水是由_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2)今春我国西南部分省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一些灾区群众用水极其困难,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多方寻找水源。
①将浑浊的水变澄清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②将澄清后的水煮沸,若水中出现较多水垢,该水为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
③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干旱、洪涝等灾害的频发。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各国都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写一条即可)。
34、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3幅由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火星水塘中的水因含有高氯酸镁【Mg(C1O4)2】被称为卤水。
(1)高氯酸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该物质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
(2)下图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某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②图中属于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与氯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
③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5、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___________。
36、国庆假期期间,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东湖中取水样进行实验:
(1)观察到水样呈浅黄色,并有异味,可加入______________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2)为了判断水样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进行检验。
(3)除去硬水中过多的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得到软水。
37、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探究一: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可选用______(填字母),检验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探究二:药品的选择。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对比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 药品 | 实验现象 |
① |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
② |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
③ | 粉末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
对照实验①③,是探究_________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对照实验________,是探究不同的酸对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影响;小明选择第①组药品来制取二氧化碳,该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探究三:生成二氧化碳量的测定。途径一(如图1):由图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途径二(如图2):通过排水法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由上两种途径比较,你认为途径_______实验结果更为准确,理由是_________
38、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代号),还需要添加_______;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写出用此反应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3)若选择排水法收集满O2,将集气瓶取出水槽后的操作是:先_______,再_______。
(4)实验后同学发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收集了一瓶氧气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有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5)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用此反应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若选用E收集氧气,写出氧气验满的方法_______。
(6)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写一点)。
39、某同学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得数据如下导管容积忽略不计,单位是
:
集气瓶容积 | 实验前集气瓶内水的体积 | 实验前烧杯内水的 体积 | 实验后烧杯内水的 体积 |
250 | 20 | 200 | 165 |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2)该实验测得的氧气的含量为______精确到
(3)造成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0、“一次性打火机掉火锅里发生爆燃事故”的原因探究。
火锅煮开后,将一个打火机小心地放进火锅里,约50秒时,听见“嘭”的一声,一团火苗窜了出来,随即爆炸,溅起的火锅汤足有两米高.(资料:一次性打火机的燃料主要是压缩液态丁烷,压强为1.01×105Pa时,沸点是-0.5℃。结合资料分析爆燃事故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