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水利发电

B.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

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

2、下列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H2

B.2H

C.2H

D.H2O

3、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Si+O2SiO2

②SiO2+Na2CO3Na2SiO3+CO2

③SiO2+2CSi+2CO↑

④Si+2NaOH+H2ONa2SiO3+2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

B.反应④属于复分解反应

C.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Na2SiO3中Si为+4价

4、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镁大,所以等质量的两种金属中镁含的原子个数多

B.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原子一定具有质子和中子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红,说明CO2与石蕊反应

5、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7

D.该反应生成物是CH3CH2OH和H2O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Fe3O4

B.铝元素:AL

C.8个硫原子:S8

D.2个镁离子:2Mg+2

7、家庭装修中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对人体有害,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残留的甲醛,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前后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依次为1:1:1:1

C.物质乙中元素化合价为-2价

D.该微观反应方程式为CH2O+O2=CO2+H2O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两个原子的是

A.H+

B.2H2

C.H2O2

D.2H

9、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NH3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10、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之间有间隔

B.冰雪融化——分子体积变大

C.酒精挥发——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11、《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 C7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杨酸属于氧化物

B.水杨酸由 16 个原子构成

C.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7:6:3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1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金刚石转化成石墨

C.水电解生成氧气

D.玉米酿酒

14、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I、Ⅱ、Ⅲ探究硫酸的性质。

I:取浓硫酸于试管中,加入铁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一定量水,有气泡,试管壁发烫

Ⅱ:取稀H2SO4于试管中,加入镍片,镍片表面出现气泡

Ⅲ:取稀H2SO4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铜粉,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铜粉逐渐消失,溶液变蓝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说明硫酸的质量分数会影响硫酸的化学性质

B.I中现象证明铁与稀硫酸反应放热

C.Ⅱ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镍排在H前面

D.Ⅲ的化学方程式:

15、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C.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1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7、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出行方便,大力提倡开私家车出行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

C.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

D.青少年饮用的高钙奶中的“钙”是指钙原子

18、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D.1份质量甲烷和2份质量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1份质量二氧化碳和2份质量水

19、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酯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化学式为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混合物

B.该分子中有1个氧分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该分子在不断运动

20、“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可用于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N2

B.O2

C.H2

D.CO2

21、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化学式为C19H19N7O6,因绿叶中含量十分丰富而得名,在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与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B.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C.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2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B.金刚石、石墨和的化学性质差异大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23、下列试剂的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消毒酒精应密封保存在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广口瓶中

C.浓硫酸保存在细口瓶中

D.碳酸钙存放在广口瓶中

2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CO气体中毒

C.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松软的糕点

D.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

25、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镁条

2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汞

B.水

C.氢气

D.氯化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今年我省遭遇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大旱,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位公民应尽义务和责任。对于残留在水中的悬浮物(如树叶、废塑料等)可采用_____的方法除去。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_____。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

28、填空:

(1)水是由氢、氧两种_______ 组成的。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

(3)汞由_______构成。

(4)氯化钠中的钠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

29、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2)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______

30、选择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A 活性炭 B 水 C 干冰 D 二氧化硫 E 氮气 F 一氧化碳

(1)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

(2)可以用作致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_

(3)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的气体物质是________

(4)可用来吸附水中异味的物质是________

31、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______(填元素”“原子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__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有__________

32、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①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E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A、C两种粒子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

33、海水含有丰富资源,海水淡化是综合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产业。

(1)如图是“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图。该技术采用对海水加压,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其他微观粒子很难透过。

①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___________操作相似。

②半透膜上方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桌上有两杯无色透明液体,分别是浓海水和淡水。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进行区别(写出实验方法和预期的现象):___________

(2)淡化海水所得的浓海水中含大量MgCl2可制备金属镁,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若某100吨浓海水含有0.95吨MgCl2,则理论上可制得___________吨金属镁。

34、“中国水周”,其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C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E 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这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则a管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

35、有下列物质:①石墨 ②活性炭 ③金刚石 ④干冰 ⑤大理石 ⑥一氧化碳,请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作冰箱除味剂或防毒面具的是 

(2)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4)用来裁玻璃的是 

(5)易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6)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  

2表示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小明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含量:

1)实验中可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 ____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

2 实验中红磷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反应后集气瓶中主要气体是_____,有此实验推测该气体具有的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

38、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该发生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不足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反应完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______

(4)常温下,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应选择的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收获很多。

收获一: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_;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________

(2)成都市民家中的主要燃料是天然气,我们燃烧天然气做饭是利用了天然气的_________(填写一条化学性质)。

(3)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

(4)空气中可能形成污染的物质很多,请列举两种常见的有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获二:认识实验仪器,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实验室的液体药品一般保存在__________中,实验室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朝向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10mL或50mL)的量筒。

(3)实验室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

收获三: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完成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都出了“意外”,陈老师和他们一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1)甲同学发现试管破裂了。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乙同学发现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3)丙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紫红色。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40、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和以下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至少答出两点)

(3)为什么用C实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5)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