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元素作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以组成各种物质,以下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2、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 | 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 D.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
A.A
B.B
C.C
D.D
3、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NaCl
B.称量NaCl
C.量取H2O
D.溶解NaCl
4、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B.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向一定量的氯化锌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
D.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Fe3O4
B.铝元素:AL
C.8个硫原子:S8
D.2个镁离子:2Mg+2
6、下列关于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所得结论小于,可能是装置漏气
B.电解水实验中,测得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可能是因为氢气在水中溶解能力比氧气弱
C.用托盘天平称量的固体质量比实际值偏大,可能是因为砝码生锈导致
D.用量筒量取40mL水时,所取水的体积偏大,可能是因为俯视读数导致
7、总结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知识内容的总结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环境:“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指的是CO2,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B.化学与能源:煤和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要合理开发与利用。
C.化学与生活:炒菜时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
D.化学与安全:进入溶洞地窖时,需要点火把照明。
8、化学反应常常伴随发光、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B.将生锈铁钉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溶液为浅绿色
C.将铜丝插入盛有氯化银的试管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的金属
D.将少量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后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9、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22SO2
B.H2O2H2O+O2↑
C.2Fe+3CuSO4=3Cu+Fe2(SO4)3
D.C2H5OH+3O22CO2+3H2O
10、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A.+1
B.+3
C.+5
D.+4
11、下列除杂和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加入试剂和方法 |
A | CO2(CO) | 点燃 |
B | CaO固体(CaCO3) | 高温煅烧 |
C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加入肥皂水 |
D | 区分白酒和白醋 | 闻气味 |
A.A
B.B
C.C
D.D
1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4P+5O22P2O5
B.C+2CuO2Cu+CO2
C.H2O+CaO=Ca(OH)2
D.NH3+H2O+CO2=NH4HCO3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D.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14、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Ni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15、我国科研团队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其中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4O)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守恒
B.反应物的式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式量之和
C.1克二氧化碳和1克氢气反应时,生成甲醇和水总质量为2克
D.生成的甲醇和水中氢元素质量之和等于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
1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离子是一种带电的粒子,所以凡是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C.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凡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均属于同一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7、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其他三种原理不同的是
A.电器着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B.酒精灯用灯盖盖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纸箱杂物着火用水浇灭
18、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氮
B.冰水
C.水银
D.汽水
19、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的熔点高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釜底抽薪”——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20、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
B.榨取果汁
C.咸菜表面有白色晶体出现
D.自来水消毒
21、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点燃氢气、氧气的混合气体一定会发生爆炸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2、绿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N2O5)具有消脂减肥、健脑提神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属于氧化物
C.茶氨酸由28个原子构成
D.茶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3、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起在杭州举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奥体主体育场屋面采用的新材料铝镁锰板,属于金属材料
B.主体育场的“花瓣”钢结构造型采用压弯成型技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C.亚运火炬“薪火”的燃料是生物天然气(主要成分H2、CO),利用了它们的可燃性
D.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穿着的服装主要成分为涤纶,属于天然材料
24、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臭氧
D.可吸入颗粒物
25、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主题为“ 加速发展”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硬水和软水可用食盐水来区分
C.农业上大力普及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D.将喷头洗浴改为浴缸泡浴
26、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和“
”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分子种类有两种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生成物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27、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食盐 B.金刚石 C.硫酸亚铁 D.二氧化硫 E.活性炭 F.酒精 G.干冰 H.氧气
(1)可做调味品__________;
(2)可用来补充铁元素_________;
(3)引起酸雨的是__________;
(4)可用作冰箱除味剂____________;
(5)自然界硬度最大_________;
(6)既可做燃料又可以消毒的是____________。
28、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但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这是因为________;
(2)实验室的废酸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其原因是________;
(3)工人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CuSO4溶液画线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9、试选用“> "或“<“或“=”填空。
(1)沸点:水______氯化钠溶液。
(2)熔点:武德合金______其组成金属。
(3)1g 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______2g。
(4)1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微粒总数______10mL 溶质质量分数为9%的NaCl溶液微粒总数。
30、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或化学用语回答以下问题。
(1)从分子角度分析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儿童和老年人常需要补钙。请写出钙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84”消毒液可用于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I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5)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1、如图是家用液化气钢瓶图片,请回答
(1)家用液化气来自于_____(填“煤或石油或天然气”);
(2)新买的钢瓶上会有已抽成真空字体,抽成真空的目的是_____ ;
(3)液化石油气中含有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4)液化气万一泄漏,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 。
3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湖北恩施被誉为“世界硒都”,当地盛产“富硒茶叶”和“富硒鸡蛋”。这里的硒指的是___________(填“原子”、“元素”或“单质”)。
(2)钛合金具有记忆效应,如图为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钛原子核内有22个中子
C.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3)结合以下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②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
33、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7 | 2.2 | 7.9 | 0.9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6.6 | 0 | 2.7 |
(1)反应后A的质量为 g;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4、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要收集纯净的氧气可选择 装置。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H2,其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C替代B,其优点是 。
(4)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可制取NH3,NH3有毒,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某同学用右图G、H 、I组合收集NH3,。
① 如用G收集NH3,请在G中将导管位置补充完整(在图中表示)。
② 装置H的作用是: 。
3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36、2019年11月14日,我国省艘国产航母进行了第九次海试。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有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CuCl2溶液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37、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I中现象为_______预先加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气体b在电源的(填“正”或“负”)_____极端产生。
(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3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
(2)用A装置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用排水法收集较纯的O2时,若观察到______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3)用B装置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通常用______来检验制得的O2。
(4)如图D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s,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装置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39、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
(1)该反应属于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2)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写名称)。
(4)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40、(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利用该元素组成的物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①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②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实验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足1/5,造成的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改进最终水面上升到1/5,从该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