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验证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 B.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C.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 D.检验铵态氮肥 |
A.A
B.B
C.C
D.D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冰、可燃冰都是化合物
B.臭氧和过氧化氢都是氧化物
C.蒸馏水,硬水都是纯净物
D.石墨、金刚石都是单质
3、下列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用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醒狮”铜镲
B.“龙舟”木浆
C.“广彩”瓷胎
D.“粤绣”丝线
4、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阅读下列资料:小婷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两袋食盐,一袋标明是加碘盐,另一袋标明为低钠盐(一种含有氯化钾的盐).小婷看了包装后想:这两种盐哪一种更咸?于是她开始了探究.小婷认为可以将两种盐配成盐水,然后分别尝一下,就可以知道哪一种更咸了.对于小婷的这种想法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得出结论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都属于氧化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B.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
C.液氧,水银
D.冰水混合物,干冰
6、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氧气作燃料
B.盐酸作除锈剂
C.氮气作食品防腐剂
D.水用于农业浇灌
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中药熬煮后去除其中的药渣 | 纱网过滤 |
B |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
C |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
D |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 煮沸 |
A.A
B.B
C.C
D.D
8、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每个维生素C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个数比为1:2:1
D.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6
9、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的结构示意图:
B.O3:1个氧分子
C.Fe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A1SO4:硫酸铝
10、常温下甲烧杯中有氯化钠饱和溶液200克,分别转移出50克到乙、丙、丁三个烧杯中(如图),然后再向丙烧杯中加入5克水搅拌,向丁烧杯中加入5克NaCl搅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乙、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氯化钠的溶解度比丙中的大
C.丙中溶液变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丙、丁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11、来川西挂经幡、撒一片隆达吧!隆达纸又称风马纸,是一种玉米淀粉制作的可降解纸。已知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是氧化物
B.淀粉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会造成酸雨
C.淀粉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D.隆达纸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2、我国科学家开发了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的核电荷数为20
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C.钙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氧化钙的化学式为OCa
13、硫酸是一种重要工业产品,也是硫中最重要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2SO4。关于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6
C.+4
D.+6
1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 ||||
实验目的 | A.验证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 B.探究分子运动 | C.分离铜粉和银粉的混合物 | D.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
A.A
B.B
C.C
D.D
15、温州市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木雕
B.编制盘扣
C.酿制米酒
D.打磨铜器
16、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杯水车薪——水太少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1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
B.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
C.积雪的路面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8、冰毒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B.该物质的1个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19、枝鑫同学燃放爆竹时产生多种污染气体,其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的气体是
A.CO
B.NO
C.NO2
D.SO2
20、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21、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取用液体药品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氧气的验满
22、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23、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张青莲
D.道尔顿
24、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25、疫情期间,很多地方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小明想知道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就小明的“84消毒液为什么能消毒杀菌”,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是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
D.获得结论
26、通过煮沸可将某类硬水软化,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HCO3)2CaCO3↓+ H2O + C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B.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4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生成H2O和CO2的质量比为18∶44
27、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______,释放_____。
(2)有毒的气体是____,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_____;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_____
2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山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若要使c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___方法。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g。
2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是化学学科的价值所在。请用相关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早餐喝牛奶了吗?牛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钠、镁、铁等。牛奶中所含“钙、钠、镁、铁"是指____(填“原子”或“元素”)。
(2)2020年春节,我国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了防止病毒传染,我们到人流密集的地方要戴口罩,使用较普遍的是一次性医用口罩(由非织造布、熔喷布过滤层、鼻夹、携带组成),它对颗粒物、病毒、细菌起一定的_____(填 “过滤”或“吸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3)发生火灾时,我们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如果楼房发生火灾,火势很大或有蔓延的可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消防员一般用高压水枪向着着火处喷水灭火,该方法灭火的原理是______。
(4)洗洁精除掉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作用。
30、北京冬奥会体现了“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
(1)火炬“飞扬”使用了氢燃料,符合零碳理念,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北京冬奥场馆为实现100%绿色用电,充分利用了周边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转化为绿电。下列发电方式不属于绿电的有_______(填序号)。
①水力发电 ②火力发电 ③潮汐能发电
(3)科技防疫成就了精彩奥运。张家口赛区10万台使用自然超粒子技术的空气消毒机,在赛时不间断消毒杀菌,该过程发生了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为保障冬奥会,我国使用全球领先的石墨烯(单层石墨片)纺织物柔性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_______(填序号)。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酸 ④盐
31、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eaving no one behind (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1)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你“没有掉队”的一条理由______________。
(2)雨后,九龙江水很浑浊,小明取回一瓶浑浊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净水实验:
①操作a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所得液体B仍呈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往装有少量液体D的试管中滴入几滴肥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泡沫,没发现浮渣,则液体D属于软水。
(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a管内的气体与b管内的气体质量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填空: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至少写出四个):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实验甲进行时生成的气体有什么特点?_________。
(3)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33、(5分)水是生命之源,而乐安江水污染依然较重。爱护环境,防止水污染,刻不容缓。为此,乐平五中探究性学习小组对乐安江的水质状况进行有关检测: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 。
(2)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水可以电解,电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若要鉴别软水与硬水,可以加入 进行鉴别。
(4)近几年乐平市政府加大了对污水整治的力度,请你提出防止水污染或节约用水的合理化建议(任写一条) 。
34、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硬币
B.铝制导线
C.铜制火锅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______(填字母)。
A.在干燥的空气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浸没在植物油中
35、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为了保证安全,注意做到“三 不”,一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二不能_______; 三不得_______.
36、(5分)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相对原子质量≈ + 。
37、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通入。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残留固体是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装置中的水变为红色,这是因为_____的缘故。
(4)某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③加热时间长了
④试管外壁有水
⑤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⑥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⑦忘了加催化剂
(5)下列是小王同学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D.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6)实验室需要迅速制取大量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方法是 (填序号)。
A.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分离液态空气法
(7)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填序号)。
38、“化学多米诺”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可使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F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注: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
(2)D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用G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
39、小红同学取一些白糖、面粉分别在_____中加热至完全烧焦,请回答:
①烧焦后的黑色固体叫_____,因此它们都发生了_____变化.
②该实验可说明白糖、面粉中都含有_____元素,也可说明不同的物质中可以含有_____的元素.
40、图一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二为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一和图二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一:在t2℃时,甲乙丙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__ (用甲乙丙和“>、=、<”表示).
②图一: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 __ .
③图一:若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则所得t2℃时甲乙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__ 〔用甲乙丙和“>、=、<”表示).
④图二:曲线P点含义是 __ .
⑤图二:向某温度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此时观察到的现象为:__ ,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