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像与实验设计对应正确的个数有
图像 |
|
|
|
|
实验设计 | 向一定量 | 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浓度相同的稀硫酸 | 向饱和 | 将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足量铁钉的烧杯中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023年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落幕。本次亚运会践行“绿色”办赛理念,交出了保护环境的绿色答卷。下列行为符合保护环境理念的是
A.大量焚烧秸秆
B.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C.工厂废水任意排放
D.改进汽车尾气处理技术
3、鉴别分别盛装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气体颜色
D.将紫色石蕊溶液分别加入集气瓶中
4、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少量液体
B.过滤
C.测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
5、重庆两江新区,坐拥上百公园。走进九曲河湿地公园,感到空气清新。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6、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银温度计测体温——分子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稀盐酸和稀硫酸有很多共同的化学性质——溶液中都有H+
7、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75%的酒精溶液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关于酒精(C2H5O)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C2H5OH)属于氧化物
B.酒精中碳、氢、氧的质量比是2:6:1
C.酒精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C.燃烧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9、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铁锅化雪快是因为金属铁导热性好
B.“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相同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豆萁”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生产合金的国家之一,下列属于合金的是
A.锌片
B.不锈钢
C.金刚石
D.水银
11、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取用固体粉末
12、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 升温至4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③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试管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对比②、③可得出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D.图中小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压的作用
13、季节转换,呼吸道传染病肆虐,奥司他韦(C16H28N2O4)是治疗甲型流感的特效药。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属于氧化物
B.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奥司他韦由四种元素组成
D.奥司他韦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14、现有50克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蒸干溶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多少克
A.5.85
B.6.25
C.11.7
D.12
15、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前提。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塞橡胶塞
C.过滤液体
D.称量固体
16、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17、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陶器、铁器、纸、火药、染料等生产和利用,算是初期的化学实践活动
B.门捷列夫建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C.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D.化学作为实用的、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8、金属和合金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为了增加金属产量,可大量开采金属矿物
D.钨的熔点高,可以用来制作灯泡中的灯丝
19、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0、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2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C.浓硫酸涂在木棒上,木棒变黑
D.点燃羊毛纤维,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22、草莓具有芳香气味,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属于氧化物
B.乙酸乙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乙酸乙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23、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 | 12 | 15 | 7 |
反应后质量/g | m | 24 | 0 | 10 |
A.m的值是4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12:5
24、加油站必须张贴的安全标识是
A.腐蚀性物质
B.节水
C.PVC回收
D.禁止烟火
25、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O和H2O2中O的化合价相同
B.KMnO4和K2MnO4中有相同的原子团
C.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
D.Cu2(OH)2CO3和Ca(OH)2中都有氢氧根,因此都属于碱
26、下列关系曲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
B.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C.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D.将等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过量等浓度的盐酸
27、(Ⅰ)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C60这种物质是由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2)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____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Ⅱ)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2018年12月26日,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首开段正式开通试运营,其线路连接了高新西区和郫都区两个区域。当电车开动时,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着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由于它具有如下性质:_____、_____(至少填2点性质)。
(2)某天然矿泉水的标签中有部分文字叙述如图所示:
硫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Ca2+中数字“2”的含义是____,Ca2+与硫酸根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
(3)烹调食物所用的天然气燃料是化石燃料,属于____能源(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其主要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观察到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需将灶具的空气进风口调____(填“大”或“小”)。同时使用天然气时要注意通风,避免燃烧不充分,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试写出产生一氧化碳的方程式:____。
28、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原子的相对原于质量是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29、在下表的空格内写出相应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并指出物质类别(单质、化合物)。
物质名称 | 水银 | 氢氧化铜 | ⑤ | ⑦ | 氖气 |
化学式 | ① | ③ | FeCl2 | H2SO4 | ⑨ |
物质类别 | ② | ④ | ⑥ | ⑧ | ⑩ |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
30、(3分)A~E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均为黑色粉末,且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E常温下为气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表中信息填空:
(1)12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上表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写化学式),12号元素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写化学式),它属于______元素(填序号“①金属”、“②非金属”)。
(3)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元素的相同点:______。
32、今年阅兵式上,急速飞翔的战机在蓝天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彩烟,彩烟剂中含有高氯酸钾(KClO4)、氯酸钾(KC1O3)、氯化铵(NH4Cl)等物质,这三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由于彩烟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它属于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是方法是_____
(3)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原理是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有___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过氧化氢溶液 ④五氧化二磷 ⑤冰水混合物
35、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A、B两种固体(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50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选填“A”或“B”)的溶液。
(2)50℃时,A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3)甲中含有少量乙,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6、填空: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钙离子 ____________ ;硫酸根离子 ____________ ;由标签中的离子构成的一种盐 _________________ 。
(2)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_________ ;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值 ______ 。
37、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少量氧气时,收集较干燥氧气的装置选用_____(填编号)。如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填编号)。
(3)实验室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制取时,还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
(4)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是_____变化。
38、对比实验就是将所要研究的因素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它因素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中做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1)对比实验A探究的是_____;
(2)实验B中,装热水的烧杯里品红溶解扩散的速率更快,从分子的角度可解释为_____;
(3)通过实验C验证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
①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②若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8滴澄清石灰水,则应向空气样品中滴加_____滴。
3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图乙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若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_____,再逐滴滴加稀硫酸,可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图丙实验中的现象为_____。
40、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