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是奥运年,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图中环的相交部分是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D.产生蓝色沉淀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在空气中加热铜丝,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将带火星木条伸入5%过氧化氢溶液中,木条复燃
3、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以下是影片中的情节片段,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戴编织草帽进行伪装
B.用燃烧瓶炸坦克
C.破冰过江
D.修补裤子
4、杭州亚运会践行“绿色”办赛理念,向世界交出了保护环境的满意答卷。下列做法不符合保护环境理念的是
A.场馆中增加绿化面积
B.观赛出行用公共交通代替私家车
C.场馆电能使用风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D.亚运村就餐使用一次性餐具
5、湿衣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更容易晾干,其原理是
A.水分子变大更快
B.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水分子分解更快
D.以上原理都有
6、某工业尾气中可能含有H2、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成分,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后,点燃酒精灯加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观察到A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工业尾气是CO
B.若观察到A处黑色固体变为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说明工业尾气是H2
C.若观察到A处黑色固体无明显变化,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工业尾气是CO2
D.B处装置既可检验CO2,也可收集工业尾气
7、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生产色彩鲜艳的衣料
B.研究“奋斗者号”深潜海底的运动轨迹
C.开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能源
D.研制在月球表面可展现的高能纺织品国旗
8、下列①~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Fe3+表示一个铁离子;②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③与
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④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小;⑤Mg+2HCl
MgCl2+H2↑是置换反应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
D.④⑤
9、制造5G芯片的氮化镓材料可由氯化镓(GaCl3)制取,氯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1
C.+2
D.+3
10、下列劳动实践活动与对应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劳动实践 | 相关知识 |
A | 做饭时,锅底变黑 | 氧气不充足,燃气燃烧不充分 |
B | 不宜用钢刷刷洗铝制品 | 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 |
C | 干冰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 干冰升华吸热 |
D | 炒完菜关闭燃气阀门熄火 |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
A.A
B.B
C.C
D.D
11、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主题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呼吁人们尊重和保护地球,关注地球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B.垃圾分类处理
C.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
D.深埋废旧电池
12、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是氧化物
B.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3、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O2中“2”表示:2个氧原子
B.Fe3+中“3”表示: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D.硫酸钠中的阴离子符号 :
14、近期“支原体肺炎”频频登上热搜,全国多地的医院都出现了比较多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而且多以儿童为主,门诊常以阿奇霉素(C38H72N2O12)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阿奇霉素由C、H、N、O四个元素组成
B.阿奇霉素中含有124个原子
C.阿奇霉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阿奇霉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6
15、邓州发展,我的责任。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为促进消费,大力支持路边烧烤
B.引进风电和光伏发电,改变能源结构
C.回收废旧金属,保护环境
D.节约用纸,低碳生活
16、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
D.滤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和
17、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研碎胆矾
B.蔗糖溶解
C.氢气燃烧
D.对干冷玻璃片哈气
18、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生产 |
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 煤转化成煤气—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污染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具有稳定性 |
C.化学与生活 | D.化学与环保 |
食物腐烂—缓慢氧化 冰箱放活性炭—活性炭吸附异味 | 减少汽车尾气—提倡使用公共交通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并利用太阳能 |
A.A
B.B
C.C
D.D
19、在氯化物中氯的化合价是-1。氯化铁(FeCl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1
C.+2
D.+3
20、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体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程①的反应中焦炭发生还原反应
B.流程②中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流程②的反应中氯元素从0价变为-1价
D.流程③的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
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复习课上,小组同学分享了自制的卡片,名称与化学式对应、元素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卡片是
A.
B.
C.
D.
22、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B.CO2溶于水:
C.实验室制O2:
D.实验室制CO2
2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氮气经压缩能储存在钢瓶中—氮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24、托盘天秤两端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其中盛有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烧杯中同时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天平平衡
B.只有铁粉剩余
C.只有锌粉剩余
D.天平指针偏向锌粉一边
25、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D.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
26、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也不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只能加催化剂
D.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27、下列A ~ 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医院可用A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 (填“a”或“b”) 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2)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C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
(4)D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
①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未夹紧止水夹
③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红磷足量
(5)E实验中发生的反应表达式为 ,可以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6)F实验中,先将盐酸滴入集气瓶,再将氢氧化钙溶液滴入集气瓶,则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 ,后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28、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1)2个氮原子________;
(2)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______________;
(3)2H2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______℃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30、生产、生活、实验室中常需配制溶液。
(1)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要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_____毫升;固体只需要_____即可。
(2)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_____g。
(3)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时,导致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6%的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原因即可)
3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认真分析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画出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2)镁与铝两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
(3)6号元素与8号元素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4)已知溴元素的原子结构如图所示,由此推测溴元素与上表中的_________元素(任写一种)化学性质相似。
32、有六种途径可以制氧气,如图所示。
(1)写出B、C两种途径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B:_____。
C:_____。
(2)_____(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根据“绿色化学”理念,_____(填序号)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
33、写出一种与水、氢气、氧气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4、用化学符号表示:
(1)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为 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_____;
(3)写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并表明其在化和物中的化合价_____。
35、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奥运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比传统所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燃料更环保,原因是_______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中国运动员御寒服采用新疆长绒棉为面料,石墨烯发热材料为里布,石墨烯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6、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其中A是电池________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2)硬水和软水可通过滴加________的方法进行区别。
37、下面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如下:
(1)计算: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水的质量为______,其体积为______。
(2)称量:用______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倒入烧杯里。
(3)溶解:用______(填“”“
”或“
”)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量,把量取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______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溶液的______和溶液的______),放到试剂柜中。
3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a____;b_____;c_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发生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____。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收集氢气可选用______(填上图字母)。
(5)某同学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图D装置,该装置与B相比其优点是______。
39、参观溶洞景观。
【资料卡片】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组成的山体中,石灰岩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
(1)石灰岩属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形成碳酸氢钙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0、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就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导致很多船员死亡。下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VC”含 ___________种元素。
(2)“V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3)“Vc”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0.01%)
(4)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②当这些“Vc”完全来自上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___________片。(写出简要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