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判断和说法正确的有

①75%医用酒精指的是100g酒精溶液中含有75g乙醇。

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③如图1所示是相同质量的+2价金属a、b、c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三种金属均有剩余。

④如图2所示是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通过对比实验A、B可知,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CO2无毒,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较多时,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冬天用煤炉火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氯化钠固体

B.量取液体

C.倾倒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4、以下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点燃木炭烧烤食物

燃烧放热

B

用铅笔芯作电极

石墨具有导电性

C

使用煤炉烧水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使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

D

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过滤水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蔗糖溶于水

C.炸药爆炸

D.铁钉生锈

6、硫酸亚铁在强热下可发生反应:,则X的化学式是

A.S

B.FeO

C.SO2

D.O2

7、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农业

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误食重金属盐,可喝些牛奶或蛋清应急解毒

①不能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肥效降低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生活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干冰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②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A.A

B.B

C.C

D.D

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氯化钠

B.氧气验满操作

C.取固体药品

D.检查装置气密性

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热固体

B.倾倒液体试剂

C.读数

D.过滤

10、下列有关化学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H2O;②2H+;③O2-;④;⑤

A.①②中数字“2”的意义相同

B.①⑤的质子数相同

C.③④中数字“2”的意义相同

D.③⑤的电子数相同

11、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A.熟石灰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氢氧化钠

12、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硫粉

13、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酒精挥发

C.液化气燃烧

D.铁器生锈

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添加酒精

15、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根据烧杯内壁有水以及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两个现象,得出的实验结果是

A.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16、下列鉴别物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氢气和二氧化碳一一看颜色

B.铁和铝一一用磁铁吸

C.水和酒精一一闻气味

D.硬水和软水一一用肥皂水

1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2Fe2O3

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电照射为该反应提供热量

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18、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

A.侯德榜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拉瓦锡

19、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蜡烛中含有氢、氧元素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X

Y

Z

M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3

28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值

30

3

8

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值为15

C.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5:4

D.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

2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焦炭用于炼铁

C.氧气用于炼钢

D.乙醇用作燃料

2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B.过滤后的甘蔗汁

C.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

D.生理盐水

2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鉴别CuCl2溶液和NaCl溶液

观察颜色

B

鉴别软水和硬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过澄清石灰水

D

除去Cu(NO32溶液中少量的AgNO3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A.A

B.B

C.C

D.D

24、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石灰水—防止与氧气反应

25、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类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的物质一定由原子直接构成

B.b表示的物质可以用于冶炼金属

C.c表示的物质有毒

D.d表示的物质不能在常温下转化为c点物质

26、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KClO3+O2→Fe3O4

B.CO→CO2→O2

C.CaO+Ca(OH)2→CaCO3

D.Zn→Fe→FeCl3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科技推动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在奥运会中化学的表现十分突出。

(1)“鸟巢”的建造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生产这些钢铁时要在高温条件下将Fe2O3用一氧化碳还原成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立方”的膜结构是由化学合成材料ETFT制成的,化学式是(C2H2F2)n ,则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撑杆跳高使用的玻璃纤维杆,其主要成分是SiO2、Al2O3等,在物质分类中它们属于______(填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4)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奥运会需要大量的能量。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的变化。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广泛开发利用还有待于研究。

28、6分(1)为了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CO2生成甲烷的反应。该反应是使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_FeS2  +_ _ O2 _Fe 2O3  + _SO2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   _

 

 

29、研究可从多角度展开。

1)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检验B中气体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

②微观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是____________

③结论:水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

2)水的性质。

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用途水。

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氯原子______

2)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3)二个氢离子______

4)三个氧化镁分子______

3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2)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2、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装置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满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证明“硫与氧气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铁粉加入盛有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实验结果有图1、图2两种情况。已知HCl只会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写出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图2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产生的无色气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

34、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3.5mL的盐酸,应选___mL的量筒,除了量筒外,还应选择的一种仪器是___;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____保持水平;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仰视量筒读数为13.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3.5mL。

35、如图是通电水水分子分解变化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你获得的信息有(3条).

(1)  

(2)  

(3)  

 

36、化学用语帮助我们建立起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

②高锰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_

(2)请写出下列数字“2”表示的意义

①“H2O”:______

②“”:______

(3)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对于化学式“C6H12O6”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表示葡萄糖这种物质

B.表示1个葡萄糖分子

C.表示葡萄糖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表示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所示,吸滤瓶中放有适量的碎铁屑,分液漏斗中盛有稀硫酸,吸滤瓶的测管口仅系一气球,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硫酸滴入吸滤瓶中,使其与碎铁屑充分接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反应前和反应后相比较,整个装置的质量_______(填写下列序号:①没有变化   ②有变化,前者质量大于后者   ③有变化,后者质量大于前者),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______

38、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

(1)哪个实验没必要做?

(2)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用 E 装置收集氧气,观察到什么现象时才开始收集:_______

(3)若实验室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通常采用C装置,请简述C装置使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_

40、(1)C中表示的气体是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2)A中表示的气体是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3)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序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