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酸生成CO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实验中应先通入CO、后加热CuO

C.硬质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

D.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总质量反应后增大

2、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火烧水

B.撬开茶饼

C.过滤茶汤

D.闻香品茶

3、绿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N2O5)具有消脂减肥、健脑提神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属于氧化物

C.茶氨酸由28个原子构成

D.茶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的文化盛宴给中外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3D技术呈现的《新富春山居图》

B.LED屏呈现的裸眼3D立体画面

C.数字火炬手和现场火炬手同步点燃亚运圣火

D.升起亚运会会旗

5、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和过量且等质量的锌粒和锌粉反应

B.分别用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银粉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溶液

D.向溶液中加入水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俗称胆矾

B.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用焰心加热

C.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D.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7、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铁水

C.纯净的空气

D.冰

8、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元素周期表所示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钛原子中的中子数为22

C.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9、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

10、习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做到

A.垃圾应分类回收处理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可排入黄河

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通常CO有剧毒、可燃,CO2无毒、不可燃——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13、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过程中H和N原子数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氮气的质量比为3:1

D.NH3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

14、传统手工艺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匠人智慧。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编东坡笠

B.陶器烧制

C.黎锦刺绣

D.雕刻椰雕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之一。下图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名称是硅

B.“2Si”可以表示两个硅元素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D.该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16、“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软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

C.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D.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17、属于氧化物的是

A.空气

B.氧气

C.蒸馏水

D.氢氧化钙

18、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Cu

CuO

空气中加热

B

CO2

CO

点燃混合气体

C

FeCl3溶液

CuCl2溶液

加足量铁粉,过滤

D

CaO

CaCO3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19、布洛芬(C13H18O2)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33个原子构成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相对分子质量为206g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2

20、镍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工业、建筑业和化学工业。如图是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数值是18

B.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

C.镍离子有三个电子层

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g

21、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醚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1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二甲醚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22、下列是某校在中招实验考试中进行“制取二氧化碳”操作时,监测仪记录下的四个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取用石灰石

D.验满

23、利尿酸(C13H12Cl2O3)有很强的利尿作用,能快速降低体重并稀释尿液,可以掩盖服用兴奋剂而逃避检查,因此利尿酸在奥运会上被禁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尿酸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利尿酸分子是由30个原子构成

C.利尿酸属于兴奋剂

D.利尿酸中碳、氢、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12:2:3

24、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试管架   

B.长劲漏斗   

C.坩锅钳   

D.椎形瓶   

25、某兴趣小组在验证次氯酸光照分解产物数字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O2HCl+O2↑,容器中的体积分数和溶液的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是一种酸

B.光照前,容器中已有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

D.该实验说明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26、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氧气)接触,实验中观察到①中白磷燃烧,②中白磷不燃烧,则X、Y分别是

选项

X

Y

A

80℃热水

空气

B

80℃热水

二氧化碳

C

20℃冷水

空气

D

20℃冷水

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2)氢离子的符号_____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

(4)标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_____

28、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氮原子_________

(2)2个钙离子_________

(3)氦元素_________

29、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中A连接电源的________极。

(2)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目的是

(3)怎样用实验来检验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

 

30、2022 年 11 月 30 日,神十五乘组的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与神十四乘组实现首次太空会师,他们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1)为了保持太空舱空气新鲜,航天员产生的 CO2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其原理与实验室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操作原理相似,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2)“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人造空气”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 O2,还有少量 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刻熄灭

C.可以采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核心舱使用了第三代半导体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翼,GaAs 具有金属光泽属于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4)运送核心舱的火箭使用液氧、液氢和煤油(含 C11H24等)作推进剂。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填微粒名称),写出C11H2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1、量取95mL水,最好选用______mL的量筒;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加热某种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约____mL。

32、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制氢:铁酸锌( 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

1 ZnFe2O4Fe的化合价为_____

2)该循环制氢的过程中,不断被消耗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有_____(任写一点),该循环法制氢的不足之处是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 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 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 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33、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一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

2)加热白色粉末和黑色粉末的混合物而发生的分解反应。________

3)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

34、在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化学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具有_________(写出该气体的一条化学性质)。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

①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微粒符号,下同),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③写出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5、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36、3月22-28日是中国的水周,在学校开展的爱护水资源的活动中,艾水同学分享了自己对水的研究报告,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1)A.浓硫酸稀释时:水作_______________

(2)B.电解水实验中:水作反应物,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反应。

(3)C.探究燃烧条件:水起隔绝氧气和_______________作用。

(4)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能防止_______________

(5)E.硫在氧气中燃烧:水能_______________。上述研究成果中,能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装置_____组合来进行制取和收集。

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①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实验前先通入CO的目的是_____,反应后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_____

③装置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8、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ABCD四个实验,他们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甲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___  

3)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D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理论上镁条燃烧后的质量应该比反应前增重,原因是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________装置中进行实验。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或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瓶内水面上升约_____,由此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3)实验前一定要__________

40、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化学表达式,并描述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

文字表达式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

______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