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B.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2、下列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

3、下列所列物质,贴错了危险警告标签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浓硫酸

酒精

汽油

氯酸钾

标签

A.A

B.B

C.C

D.D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氢气H2

B.铜元素ZN

C.氯酸钾KClO

D.水银Ag

5、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钙钛矿量子点广泛应用于发光显示、能量转换等领域,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的元素符号为Ti

B.钛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原子序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6、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A.2N

B.N2

C.NO2

D.2N2

7、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下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B.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上升

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8、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运用三维动画,展示数字烟花

B.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用绿色零碳甲醇点燃

C.使用“水玉琮”敲击出激昂鼓声,以水为礼,击鼓迎宾

D.在文艺表演环节,水墨人诗画,国风男子挥毫作画绘就山水画卷一风雅钱塘尽展眼前

9、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应用了钛(Ti),钛(Ti)主要由钛铁矿(FeTiO3)制备,其中Fe为+2价,则FeTiO3中Ti的化合价为

A.+3

B.+2

C.+1

D.+4

10、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11、习总书记强调:“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做到

A.垃圾应分类回收处理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可排入黄河

1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

B.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

D.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1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是不能再分

14、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

B.探究CO2能否与水反应

C.验证铁的锈蚀与氧气有关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5、有关甲醛(分子式为:HCHO)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B.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C.甲醛分子由碳单质、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甲醛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0%

1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5

42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5

35

17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是1:5

C.待测的数值为5

D.乙物质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17、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脱离空间站

B.自由下落

C.外壳烧蚀

D.打开降落伞

18、何家坝柚子是蓬溪特产之一,个大,皮香味浓郁,油色光亮,柚顶有七条放射沟,其味香甜略带酸,细嫩化渣。能闻到柚子的香味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质量很小

1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描述中(或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厨房菜刀生锈

B.家中自制醪糟

C.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D.家中自来水烧水壶底部有白色固体

20、硝酸银(AgNO3)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硝酸银分解时,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A.Ag

B.NO2

C.O2

D.SO2

21、国产大飞机C919机身材料大量使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如图为锂和铝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相关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3,n=8

B.图b表示铝离子,离子符号为A13-

C.图中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中子数不同

D.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O

22、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为NO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

C.参与反应的甲和生成物丙中氮元素质量相等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23、春节有放烟花的习俗。为了保护环境,现在很多烟花配方中不采用含硫的物质,可以减少排放的污染物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24、大美内蒙古是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下列与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兴安盟的水稻加工成大米

B.乌海的葡萄酿制成酒

C.乌兰察布四子王旗的风力发电

D.赤峰红山文化中的玉龙雕琢

2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化钙:CaCl

B.H2O中2表示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C.5个硫离子:5S2-

D.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6、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仅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对玻璃片哈气

B.湿衣服晾干

C.面包发霉

D.灯泡通电发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根据金属的有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2)写出乙实验中溶液有颜色变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小组同学认为此实验不能得出铁、铜、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理由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南方沿海城市比西北戈壁滩的铁制品更易锈蚀,此现象说明铁生锈的一个必要条件是______,对于操场的铁质护栏,可以采取的防锈方法是__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

28、化学反应中常伴随有溶液颜色的变化。下图中,X、B、C、D、E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X含2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属于哪类物质______(填酸、碱或盐);

(2)A的名称是______

(3)写出X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可用于除去金属制品表面的铁锈,但浸泡时间不宜太长,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与D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9、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_______(2)构成氯化钾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__

 

30、现有①冰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氮;④碱式碳酸铜;⑤稀盐酸;⑥过氧化氢;⑦氢氧化钙;⑧大理石;⑨碳酸氢铵。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

31、2010 年 1 月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2)为寻找处理 CO2,减少其排放的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将 CO2转化的实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则在实验流程中 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在此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2、下列物质:①汽水②氯酸钾③石灰水④氯化钠⑤氧气⑥红磷⑦五氧化二磷⑧洁净的空气(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

33、请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①3个氢原子___________;

②2个氧气分子___________;

③铵根离子___________;

④写出氧化铁化学式并标出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印染厂的废水中含有氢氧化钠因而呈碱性,可加入适量_____(填化学式)进行中和。

(2)树木上涂刷含有含硫黄粉等的_____。可保护树木,防止冻伤,防止害虫生卵。

(3)热水壶用久后,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化学式是__________)。

(4)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5、氨气的合成是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合成氨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氨分子_____________

2)根据物质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化学变化的____

A元素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原分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3)图示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等条件下进行的,则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在此合成氨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

4)观察上图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

5)氨气在加热条件下,它能和氧化铜反应:3CuO+2NH3=3X+N2+3H2O,则X化学式为________

36、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水的组成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①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反应结束时,a、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

②要证明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H2,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③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净化

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①“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混凝剂其化学式为KA1(SO4)n·12H2O,n的值为_______

②“沙滤池”中净水用到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

③“吸附池”中常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吸附色素和异味。

④“消毒池”中常用液氯作消毒剂,该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污水治理

某地积极推进水环境整治。环保部门对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将水质从“优”到“劣”分为I~V类。由下图可知,近年来该地Ⅱ~Ⅲ类优良水质百分比明显呈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由此推断,该地主要水域的水质在_______(填“变好”或“变差”)。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铁丝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现象是_______,集气瓶内细沙的作用____________

(2)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热水的作用______

C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CO2的性质是______;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_

38、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若用装置A、C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将_________接近集气瓶口,若观察到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小明同学学了质量守恒定律后,自己查资料得知铁粉和稀硫酸(H2SO4)在常温下可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请你和小明按下面的过程一起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总质量______(不变)

(2)设计实验方案:按你的假设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进行时把气球中的铁粉倒入稀硫酸中,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后, 你认为天平最终能平衡吗?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40、(7分)在一烧杯中盛有60.2gBaCO3 和Ba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88.8g水使混合物中可溶物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146g时恰好反应完全,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滴加盐酸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2)当盐酸滴加至140g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溶质的是   。(写化学式)

(3)计算恰好反应完全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