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中国天问一号着陆火星表面已经超过“两周年”了,为我国创下很多火星探索成就。下列火星探测目标与化学有关的是

A.探测火星空间环境

B.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

C.获取火星表面三维影像

D.分析火星表面元素含量

2、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2和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

鉴别铝粉和银粉

取样加入稀盐酸

C

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

高温煅烧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胆矾

C.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D.验满

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C.守恒观:10g氢气和1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0g水

D.变化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6、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氯气

B.微粒观:保持甲烷(CH4)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甲烷分子

C.转化观:铁和四氧化三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守恒观:2g镁和10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2g氧化镁

7、《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8、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9、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氧气和臭氧物理性质不同

物质分子所含原子种类不同

B

水银温度计可以指示体温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C

向汤中加入少量的NaCl整锅汤变咸

氯化钠离子是不断运动的

D

一氧化碳有毒性,二氧化碳无毒

两种分子不同

A.A

B.B

C.C

D.D

10、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原子结构模型

C.单质和化合物关系

D.微粒与元素的关系模型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

D.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固体

B.   加热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过滤

13、如图模型可以用来表示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形成氯化钠的是

A.

B.

C.

D.

14、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B.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

C.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D.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大多数是合金

15、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测定溶液的pH

C.蒸发溶液

D.取用粉末状药品

1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酒

B.空气

C.汽水

D.液氮

17、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资源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使用节水龙头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18、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必备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黑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9、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B

回收铝制易拉罐

铝易与氧气反应

C

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

防止铁生锈

D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天然气的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20、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b中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该实验结论是: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试管a、b中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根据水分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推测水的组成

21、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干冰和石灰石都属于混合物

D.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22、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活性炭吸附可除去黄河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2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B.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蜡烛燃烧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超市中出售的高钙牛奶中“钙”指的是钙元素

24、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小资料:1.碱石灰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能吸收水分及;2.浓硫酸可吸收水分;3.NaOH溶液可吸收气体。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25、超疏水性仿生材料对水的作用与荷叶相似,水滴在其表面不易附着。将玻璃放在蜡烛火焰上灼烧,表面会沉积一层黑色物质(如图),该方法可获得一种能用于手机触屏的超疏水性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物质是由石蜡蒸气冷凝而成

B.黑色物质是由石蜡不充分燃烧产生

C.黑色物质不能与O2发生燃烧反应

D.铁质输水管的内壁若采用超疏水性材料容易锈蚀

2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因为氮气具有______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

(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①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28、化学语言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用它们来描述物质及其变化既简明直观,又利于表达和交流,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微粒的符号或名称:

①两个氢原子______

②3Fe3+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CO2______

______

(3)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

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__

②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_

③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

29、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核潜艇的供氧是利用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与二氧化 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____________

30、如图是某品牌500mL装矿泉水标签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矿物质含量:mg/L

偏硅酸(H2SiO3

25.070.0

1.025.0

0.115.0

0.510.0

2.035.0

溶解性总固体

50.0250.0

 

1)表中的钠、镁、钾、钙都是指____。(选填分子原子元素

2)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

3)喝一瓶该矿泉水,最多摄入的偏硅酸的质量为_____mg

4)居民自行取用的泉水往往硬度较大。生活中通常使用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1、近日,高新育才初三的学子们来到南川川军浴血奋战遗址,真枪实弹的表演让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人民奋勇抗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1、指挥官高举发令枪,枪声一响,产生大量白烟,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在表演中还有很多实弹爆炸,汽油燃烧的场景,汽油中主要含有辛烷C8H18

辛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辛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14g辛烷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g

辛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3、实弹爆炸使用的是黑火药,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硝石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粉,受撞击爆炸生成硫化钾和空气中的两种气体。

写出化学方程式:  

 

3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要求写反应现象的写反应现象)。

(1)硫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在空气中点燃镁条________,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在常温下制氧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

33、请从氦气、氮气、氢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_______;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

34、如图中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粒子共涉及到_____种元素。

2)各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填字母)。

3 AC所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在1-18号元素中,和D所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有_____ (填元素符号)。

3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的分类看,空气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填序号)。

A.NO2

B.SO2

C.可吸入颗粒物

D.CO2

36、从C、H、O、N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1)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2)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

(3)可以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4)被称为最理想的绿色能源是________

(5)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6)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_____________

(7)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从图选择仪器,配置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1溶液

(1)用_________称量NaCl的质量________g。

(2)量取水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相平。

(3)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5)若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

B.称量时砝码端未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了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8、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与装置A相比,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同学们在装置B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②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④bc段压强基本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下列十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①冰②液态空气③四氧化三铁④稀硫酸⑤液氧⑥汞⑦自来水⑧氯酸钾⑨氨气⑩氩气

 

40、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按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在空气中______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

(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硫酸铝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