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云南文山有“中国三七之乡”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成分为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七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田七氨酸中含N2分子

C.田七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2:5

2、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演示了“泡腾片溶于水”实验,蓝色的水球内气泡滚滚。泡腾片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C6H8O6)、柠檬酸(C6H8O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泡腾片在水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l2

B.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3:4:3

D.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柠檬酸

3、电解水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管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a、b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用带火星木条可检验a管产生的气体

D.该实验可验证水的组成

4、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因果关系判断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过程吸热—可用作人工降雨

B.一氧化碳气体有可燃性—可用于燃料

C.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探究甲烷的组成

B.比较火焰三层温度

C.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

D.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6、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银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铁,一定没有银

C.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铁

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铁和银

7、如图所示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

B.变化Ⅰ是化合反应

C.变化Ⅲ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变化Ⅱ中分子种类不变

8、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  )

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3H6O3

9、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X的化学式是CO2

B.X转化为H2CO3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CO只能通过与O2反应转化为CO2

D.在转化关系图中碳元素化合价共有3种

10、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齐心协力点燃了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亚运主火炬。这座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下列关于甲醇(CH3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C.甲醇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1:4:1

D.甲醇是一种氧化物

11、空间站中每滴水都弥足珍贵,空间站核心仓里的废水处理系统把航天员产生的废水收集起来,经特殊处理后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离子消毒,此过程发生化学变化

B.途径①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途径②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C.催化剂改变了反应条件,能使反应生成更多的氧气

D.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地球水储量的2.53%,每滴水都弥足珍贵

12、为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形状、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装有X溶液的试管中,通过观察现象就能得出实验结论。则X溶液是

A.硫酸亚铁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

1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夏天晒衣服容易干--分子运动加快

B.100L气体被压缩到1L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分子种类改变

D.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14、小明在家中用蔗糖和其他常见物品进行了以下家庭小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已知20℃、40℃时蔗糖的溶解度分别为204g、238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得到溶液质量为304g

B.乙中灯泡能发光

C.丙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4g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丙

15、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34

B.45

C.79

D.113

16、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

B.2H2

C.2H

D.H2O

17、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久置的澄清石灰水:

步骤一:取上层白膜于试管中,滴加入稀盐酸,白膜溶解并产生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二:取久置澄清石灰水中的清液,通入CO2,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观察到溶液变澄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一说明白膜的主要成分是CaCO3

B.步骤二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固体

C.步骤二中继续通入CO2,溶液变澄清,说明不溶于水的固体转化成了可溶于水固体

D.结合步骤一和步骤二,说明该澄清石灰水完全失效了

18、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百炼成钢”——生铁经过不断煅烧捶打,降低含碳量后变成钢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人要实,火要虚”——增大可燃物之间空隙,加大反应物接触面积,燃烧更旺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1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溶液的浓度大于乙溶液的浓度

B.使乙从溶液中结晶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t1℃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6.6%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20、对于探究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水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D.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变

21、下列关于酸、碱、盐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

B.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C.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D.食品行业中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2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铁、土

B.化合物:石墨、二氧化锰

C.氧化物:水、五氧化二磷

D.混合物:空气、氯化钠

23、下列除杂方法或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序号

实验或操作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B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操作依次为称量、过滤、溶解和蒸发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A

B.B

C.C

D.D

24、水是一种重要资源,下列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5、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类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的物质一定由原子直接构成

B.b表示的物质可以用于冶炼金属

C.c表示的物质有毒

D.d表示的物质不能在常温下转化为c点物质

26、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实验即可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又能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B.图2所示实验既可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又能说明红磷是可燃物

C.图3既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图4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2)写出以混合物为原料用装置C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3)要收集一瓶较纯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   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___再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_______(填正放倒放)在桌上。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检验其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a”“b”)端管口通人。

6)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接着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实验如下图):

木炭在图乙中燃烧的现象是

图丙中的现象为   ,说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有 ;木炭燃烧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8、天宫二号使用的冷原子钟精度世界最高,三千万年误差小于1秒,制作该钟应用到铷。请根据如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判断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2)铷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两者的化学性质_____(填相似不相似);

3)根据如图试写出铷离子的符号_____,其与硫酸根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工业制铷的原理为:在真空和高温的环境中,利用单质镁与氯化铷反应制得,同时得到另一种化合物,请写出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9、在“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

(2)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______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

30、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部分结冰的蒸馏水;②铁;③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④五氧化二磷;⑤湖水;⑥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⑦一种黑色的固体粉末,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3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硫原子容易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______(填离子符号),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4)上述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排布规律是___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

32、若有氢气和氧气各一瓶(如图所示):

其中B瓶盛放的气体是________

33、用文字或化学符号填空

①铝元素____________  ②钠元素_____________  ③氧化镁__________ 

Ca______元素   I______元素   ⑥碱式碳酸铜 ___________

34、如图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a   ,b  

(2)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   (填“水” 或“浓硫酸”)。

(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

(4)据媒体报道,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里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成白酒喝下,造成食道和胃的严重损伤,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  

 

35、已知10个X原子的质量是a kg,C-12原子的质量是2c kg,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若含分数,需填化简后结果)。

36、写出符合下列“最”要求的化学符号: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2)天然存在最坚硬的物质___________

(3)实验室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

(4)相同状态下密度最小的气体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使用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十几分钟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选择图1中装置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可选择图1中装置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可见,选择哪种制取气体的装置要依据反应物的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而定。收集氧气可选择图1中装置C或_____,若选择C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是_____

(3)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2中选取_____(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去年除夕夜,万家灯火、鞭炮齐鸣.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气味,伸手不见五指,污染指数爆表,传统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黑火药由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氯酸钾等成分组成。烟花点燃后产生的主要污染气体有________(任举一例)。目前燃放的多为环保烟花,请你判断制作环保烟花会减少黑火药中的________任写出一种成分)成分,你对燃放烟花的看法是________

40、向10 g 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10 g 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所加稀盐酸中HC1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