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净水方法中,在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没有使用到的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   冰水混合物 干冰

B.煤   天然气   石油

C.液态氧   二氧化硫   生铁

D.稀有气体   酒精   碳酸钙

3、下列特色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丝线绣瑶锦

B.酿制糯米酒

C.编织竹制品

D.雕刻木根雕

4、如图是小明学习金属冶炼的笔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出现错误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5、苯甲酸(化学符号为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能抑制食物中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下列有关苯甲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是由C、H、O三个元素组成的

B.苯甲酸添加到食品中越多越好

C.苯甲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7:6:2

D.苯甲酸是由大量苯甲酸分子构成的一种混合物

6、如图所示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7、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铒的原子序数为68

B.铒原子的电子数是99

C.铒是非金属元素

D.铒原子质量为167.3

8、高氯酸(HClO4)可用于人造金刚石提纯,其中Cl的化合价为

A.-1

B.+3

C.+5

D.+7

9、家中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有气体中毒的风险,该气体可能是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0、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主火炬塔燃料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3OH),实现了循环内的零排放。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甲醇属于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氧化物

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2023年10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新能源助力下顺利返回着陆。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氢能

D.天然气

13、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厂通过过滤、蒸馏等操作获得自来水

B.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间隔改变

C.电解水可以获得氢能源

D.人类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大

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因为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进行验纯,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

15、化学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海水“晒盐”过程中,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母液(苦卤)是NaCl的饱和溶液

B.生活中可利用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与软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软水

D.铝制高压锅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是由于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16、某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各物质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丙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该化学反应中甲、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定值

1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取用块状固体

C.加热液体

D.闻气味

18、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滴管取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试管洗干净后放回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9、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20、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用氯化钙做食品干燥剂

B.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使其光亮洁净且耐用

C.服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

D.利用汽油的乳化原理去除油污

21、食盐、食醋、纯碱均是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③鉴别食盐和纯碱;④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2、科学家通过“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器测得火星表面大气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星大气中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B.火星大气中稀有气体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C.火星大气中的含量高于

D.火星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23、漂白粉常用于灾区消毒杀菌,+1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反应是:2Ca(OH)2+2Cl2=X+Ca(Cl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aCl2

B.CaO

C.O2

D.ClO2

24、在一定条件下,A、B、C、D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0.4g

B.丙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前后的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4:1

25、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中少量CO

将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C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KCl

将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D

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

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3分)某市一家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如下:

过程(1)得到的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过程(2)是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铜和水。请写出上述生产流程中与铜直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

(2)

(3)

 

28、仔细观察图一和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待铁丝末端火柴即将燃尽时,将细铁丝自上而下_______(“缓慢”或“迅速”)插入氧气瓶中;王林做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请你仔细观察帮助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2)图二是CO还原Fe2O3的实验(酒精灯上加网罩是为了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图二中设计第②个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实验时应该先点燃第_________个酒精灯。

29、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②冰水混合物③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固体剩余物④澄清石灰水⑤液氧⑥洁净的空气⑦过氧化氢溶液⑧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含有氧气分子的是______(填序号)。

30、将黑色粉末A、B混合装入试管中加强热,生成红色固体C,同时放出无色气体D。加热A并通入D时只生成一种气体E。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 ;  B   ; C ;  D ;E ;

(2)写出A和B反应化学方程式

(3)写出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当a中含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的方法提纯a(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2、水是生命之源。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系统的认识。

(1)了解了水资源。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

(2)了解了自然界的水。自然界中的水可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是含有较多______的水,可用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样中加入试剂后,振荡,观察到________,说明该水属于硬水,反之,则为软水。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知道了水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如如图实验,接通电源后,可观察到两电极附近________;一段时间后,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情况是________;打开b玻璃管活塞,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玻璃尖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通过下图实验,我们知道了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构成的。

(4)了解了水的净化方法。自然界的水一般不能直接饮用,需要净化。向水中加入絮凝剂(例如________),经溶解、静置、_______(填操作名称),可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即自来水。在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若用氯气杀菌消毒,通常会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甲反应中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乙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生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3、请将下列短文中加点的文字转化为恰当的化学符号,填在旁边的横线上: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___________,而不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___________),刚玉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___________,一些刚玉由于混有少量的铜离子___________等杂质而显蓝色,俗称蓝宝石.

34、空气中的各成分按体积计,氧气占________

35、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钾原子__________

(2)2个氮分子__________

(3)4个镁离子_________

(4)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

3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回答:

(1)4个N原子:_____

(2)符号“3Ca2+”中的“2”表示:_____

(3)5个水分子:_____

(4)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写出图中仪器⑧的名称_________ ;⑦的名称_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 _______,再利用上述装置和药品还可以制取和收集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填序号),酒精灯中燃料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组合序号

组合的溶液

 

(实验一):把试管①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1)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试管①中一定反应完全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后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3)在组合①、②、③中,组合_________无明显现象,但它们的实质不同,为了证明实质不同,小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试液。

4)实验结束后把3个组合反应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显无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结论):

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测出,人在呼吸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

气体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X

78%

75%

Y

21%

15%

二氧化碳

0.03%

3.68%

水蒸气

0.06%

5.44%

其他

0.91%

0.88%

 

1)请你判断:X_______(填名称)。

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一种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它是_______(填名称),检验这种气体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

40、小捷从冰箱中取出一个杯子,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发现杯子外壁有水珠,她奇怪了,怎么回事呢?你能帮她分析原因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