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学习化学要用化学观念认识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X+2O2=2CO2+2H2O可知,X是C2H4O

B.模型与推理: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虽是不同物质,但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D.实验与探究:证明CuO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只需验证CuO能加快反应速率

2、2024年元旦假期,“北国冰城”哈尔滨火出了圈,“尔滨”宠溺南方“小土豆”甚至安排上甜味的豆腐脑。制作豆腐脑使用的葡萄糖酸内酯主要由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氧化而成,葡萄糖有甜味且有可燃性。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葡萄糖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葡萄糖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

3、夏天常常会受到蚊虫的困扰,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HCOOH),蚁酸会使人体皮肤肿痛。下列有关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蚁酸是一种氧化物

B.蚁酸是由氢、碳、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C.蚁酸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元素均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5、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酸生成CO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实验中应先通入CO、后加热CuO

C.硬质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

D.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总质量反应后增大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B.铁丝在氧气的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用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应为

8、下列物质类别、名称、俗称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类别

化学名称

俗称

A

单质

二氧化碳

干冰(固体)

B

氧化物

氧化钙

生石灰

C

混合物

过氧化氢溶液

双氧水

D

化合物

乙醇

酒精

A.A

B.B

C.C

D.D

9、下列是利用蜡烛进行的有关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高处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小于空气

B.点燃蜡烛后,指针向右偏转,说明蜡烛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干冷烧杯的内壁上有水雾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D.用嘴吹灭蜡烛火焰,说明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2MnO4

B.60个碳原子:C60

C.2个氯离子:2Cl

D.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

11、英德红茶的制作工艺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工序是

A.采摘:将茶叶从茶树枝上摘下

B.揉捻:轻轻揉搓使茶叶发生酶促氧化

C.发酵:使茶叶由绿色变为红色

D.烘干:高温烘焙,终止酶活性,防止发酵过度

1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煤

C.风能

D.地热能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反应中没用完的药品,应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C.取固体药品时,可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药品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控制在试管容积的之间

14、下列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

C.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5、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B.氧化物:氯酸钾、五氧化二磷

C.化石燃料:煤、石油

D.金属材料:氧化铁、不锈钢

16、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胆矾

C.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D.验满

17、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锆的元素符号为Zr

B.锆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C.相对原子质量是91.22g

D.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18、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 CO的可燃性

B.探究 MnO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D.净化水, 并降低水的硬度

A.A

B.B

C.C

D.D

19、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根据烧杯内壁有水以及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两个现象,得出的实验结果是

A.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20、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酒精挥发

C.玻璃杯炸裂

D.海水淡化

21、能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少量液体

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

D.给液体加热

2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过滤

B.检查气密性

C.量取液体

D.闻气味

2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点燃

C.通过烘热的木炭

D.通过澄清石灰水

24、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B.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氢元素

2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会变得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用来软化水

D.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26、在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不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分别通入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B

水和硫酸铜溶液

观察颜色

取样,分别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C

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

取样,观察颜色

取样,分别加入试管中加热足够长时间,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D

白糖和食盐

观察颜色

品尝味道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3)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实例: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8、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回答。

(1)2个氮原子_______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

(3)硝酸银_______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5)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

(6)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

(7)“西气东输”中的“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9、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名称是________。电解水时正极产生了5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mL

3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一个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若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1、下图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甲图中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丙图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2)丙图中表示的物质属于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从微粒角度判断的理由是_____

3)根据上述示意图可以看出,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

32、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________,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

2)如图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_________,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

3)由原子序数为8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_____________

5)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6)某食盐品牌中主要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加入,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价。

33、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________,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_________

34、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

(1)有四种气体:A.O2  B.N2  C.CO2 ,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②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③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    

(2)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钙在人体中 微量元素(填“属于”或“不属于”),青少年缺钙易引起 (填字母序号)。

A.佝偻病     B.坏血病 C.甲状腺肿大

 

35、(5分)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1)用化学符号和有关数字表示: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

(2)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2Cu ;S2﹣  

(3)某含氟牙膏中含有一种化学式为Na2FPO3的物质,已知其中的F元素为﹣1价,则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

 

36、已知如图,ABC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1)当AB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时,x=___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阳离子”“阴离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与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e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A、B、C),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后,加水溶解固体,过滤,将滤液进行E装置的操作,其中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对滤渣进行________(填操作名称),最终实现两种固体的分离。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选用装置C的优点为________,若用D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填g或h)通入。

(4)取一片久置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上图F,其中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3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X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3)现需要用过氧化氢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4)若F用于收集氧气装置,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_______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_______

4)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药品的选择依据是什么?_______

40、CO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现有1.6t 的氧化铜可以被CO 还原成多少

吨单质铜?(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