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在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低碳生活”理念。以下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国土绿化,提升生态碳汇

B.废品回收,践行绿色发展

C.双面打印,推广无纸办公

D.加高烟囱,废气高空挂放

2、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X

双氧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氨的催化氧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乙是单质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涉及3种化合物

4、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Na2O、(NH4)2SO4、CO

B.Mg(OH)2、CuSO4、KNO3、CO2

C.KOH、HNO3、KCl、SO3

D.HCl、NaOH、NH4NO3、P2O5

5、2022年11月19日是我国第31个消防日,主题为“抓质量安全,保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B.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C.清理沼气池,进行灯火实验

D.酒精灯中酒精洒出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加热高锰酸钾

D.检查装置气密性

7、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铝块

B.生铁

C.氧化铜

D.磁铁矿

8、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O3—3个氧原子

B.F—1个氟离子

C.Al—氯元素

D.2N—2个氮分子

9、CH4与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H2),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消碳反应的产物“”是CO

B.积碳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碳

D.图2中温度高于600℃,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是生成的碳多于消耗的碳

1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H2

B.氦气:He

C.2个硫酸根离子:2

D.碳酸铁的化学式:FeCO3

11、下表为某次实验获得的信息。下列关于“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

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A.呼出气体中仍含有氧气

B.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水蒸气含量高

C.对着干冷玻璃片哈气,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高

D.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可证明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高

12、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  )

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3H6O3

13、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石灰石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

D.加热液体

14、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 。则X是

A.K2S

B.K2SO3

C.K2SO4

D.K2S2O3

15、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16、小明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

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C.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

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17、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白酒、汽水、浓盐酸都是溶液

B.氮气、水银、金刚石都是单质

C.氧化铁、生铁、钢都是合金

D.空气、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8、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搬运取用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

C.酒精灯使用后需用灯帽盖灭,利用的原理是隔绝氧气

D.在容易引起森林着火的地方设置隔离带,利用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

19、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2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混合气体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加入等量食盐水

C

除去Cu粉中的Fe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A.A

B.B

C.C

D.D

21、天宫课堂中,航天员视频展示了“锆熔化与凝固”实验。请根据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

B.一个锆原子的质量为91.22g

C.锆元素符号为Zr

D.锆属于金属元素

22、颜色是实验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下列有关颜色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C.蜡烛熄灭时,有白烟产生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23、从宏观、微观相联系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学科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能分解

B.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地运动且间隔发生改变

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24、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25、下列图像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A

B

C

D

A.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质量为m的KClO3和质量为m的含有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分别加热制取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a曲线代表KClO3,b曲线代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6、为了使天空更蓝,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是有效途径之一。下列物质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有:①可吸入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二氧化氮、⑥氧气

A.①④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都需要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分别是因为:________。某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____。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类型)

2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符号填空(要求书写规范)

氢:__;铝:__;碳___;氯:___;钙___;水___;二氧化碳___

29、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代表氧原子,代表疏原子,请回答:

(1)变化Ⅰ和变化Ⅱ中,表示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2)图甲、图乙和图丙所示物质中,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

30、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小苏打             B、熟石灰            C、金刚石            D、二氧化硫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

(2)可用来裁玻璃、加工坚硬的金属_________

(3)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_________

(4)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_________

3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2)2个氮原子:___________

(3)3个镁离子:___________

(4)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后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3、金属的利用非常广泛。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下列物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黄金饰品 B铁锅   C铜导线

(3)中国是自行车大国。钢材是使用在自行车上最久的车架材质,钢的缺点是易生锈,生锈的原因是铁与 反应的结果。

 

3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铜在空气中加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注明反应类型:

1)(a)实验:在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把2-3枚无锈的新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注意:硫酸铜溶液是_____色溶液。

b)现象:①_____;②_____

c)化学方程式: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

2)用镁作镁闪光灯或照明弹。化学方程式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

3)市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  起到补血作用。化学方程式: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

36、将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32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50g沉淀。则生成气体的成分是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室通常采用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用不同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1)A、B装置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通常在试管口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若采用A装置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4)若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在分液漏斗中应盛放的液体药品是____________,锥形瓶底部放入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作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8、某化学小组对教材中“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

(查阅资料)红磷和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对人体有害;氢氧化钠(NaOH)溶液能和产生的白烟发生化学反应,将白烟吸收。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1)在1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红磷,2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白磷,3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白磷并注满水。把三个玻璃瓶同时放进盛有80℃热水的大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用注射器向2号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目的是____________

3)用注射器把3号瓶中水抽出,发现3号瓶中的白磷燃烧起来。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讨论分析)(1)对比12号两瓶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______

2)对比_____________两瓶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反思评价)该小组同学对图1装置又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图2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下面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叫_________

⑵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适易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在__________,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

⑸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气体发生装置B,则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反应物状态为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探究小组用F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已知氯酸钾和高锰酸钾中含钾元素质量相等,则所含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

 

40、有400 t含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最多可炼出含碳和其他杂质为3%的生铁多少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