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等功效,其中含有秋水仙碱,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秋水仙碱由碳、氢、氮、氧四个元素组成
C.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2∶25∶1∶6
D.秋水仙碱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取用固体
D.连接仪器
3、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可能呈蓝色
B.滤渣的质量可能大于原锌粉的质量
C.滤渣中共含有两种金属
D.向滤液中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4、某学生在实验结束后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剩余药品全部放入指定容器
B.洗净试管并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D.将试剂瓶放回原位并使标签朝外
5、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实验①—电解水实验
B.实验②—向MnO2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C.实验③—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实验④—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一定质量的红磷
7、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地表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CO2(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95.3%)、O2、H2O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
B.人类可以在火星上正常呼吸
C.火星上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
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
8、室温时,测得四种溶液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pH=14
B.pH=1
C.pH=7
D.pH=10
9、T℃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加入固体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甲>乙>丙
B.乙溶液在B点属于饱和溶液
C.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25g
D.C点时恒温蒸发水,有固体析出
10、5G移动通讯需用到氮化镓(GaN)。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镓原子属于金属原子
B.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
C.镓原子核内中子数必为31
D.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1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
B.
C.
D.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最终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大量热量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13、“数字化” 赋能化学实验。利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进行实验。如图1,打开传感器开关,实验进行到170秒,绘制出图2曲线AB段,接下来用热毛巾给塑料瓶外壁加热130秒,绘制出曲线BC段。300秒时拿掉毛巾,使瓶口向下,绘制出曲线CD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说明二氧化碳分子静止不动
B.对比AB段与CD段,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C.对比AB段与BC段,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对比AB段与BC段,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了
14、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T1℃时,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5g溶液
C.T2℃时,等质量的KNO3溶液和NaNO3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1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2R+C(金刚石),则R的化学式为
A.NaCO3
B.Na2CO3
C.Na2CO2
D.Na2O
1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B.稀有气体在通电条件下能发光,用作航标灯
C.氢气能燃烧,可填充探空气球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造硝酸
17、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下列物质中不是以水为溶剂的是
A.食盐水
B.白酒
C.碘酒溶液
D.硫酸铜溶液
18、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CO有毒,CO2无毒,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性质不同
B.大多数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过氧化氢可分解成水和氧气,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19、下列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H2
B.2H
C.2H+
D.H2O
20、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5g甲溶液
2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
B.O
C.SO2
D.Cu
22、洋县菜豆腐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因其味美且富有营养而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菜豆腐的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泡黄豆
B.磨豆浆
C.切菜叶
D.浆水点豆腐
23、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和CO2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CO和N2
D.用MnO2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2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氧化钙做食品干燥 | B.用纯铁制外科手术刀 | C.用金属钨做灯丝 | D.聚氯乙烯用作电线的绝缘皮 |
A.A
B.B
C.C
D.D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
②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
④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⑤冰、干冰和可燃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⑦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
A.①②③
B.①④⑦
C.②④⑥
D.③⑤⑦
26、下列实验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中出现水雾
27、写出下列符号或示意图中数字“2”的含义
2H_______;
_______;
_______;
Mg2+______;
2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小明在用铁锅烧水时发现,水还没有沸腾,锅壁就出现了大量的气泡,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用完的铁锅我们应该如何防锈呢______。
30、下图A与B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装置B表示正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图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为防止水倒吸,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想制取CO2,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填“A”或“B”)装置;若想用装置A来制取干燥的氧气,使用的药品是MnO2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并在瓶________(填“①”或“②”)中加浓硫酸。
(3)A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热毛巾捂住瓶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装置漏气。
31、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铜CU,锌ZN,银AG,氯cl,钙cA
3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微观示意图填空
(1)如图A、B是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x=______。
②若B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11 b.10 c.9 d.8
(2)在一定条件下,A、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若D为氧化物,且A、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某液体,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的量筒。
A 5mL B 10mL C 50mL D 100mL
(2)用托盘天平称取5.1g食盐固体,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_______)
A 减少左盘的氯化钠 B 向左盘加入氯化钠 C 向右盘加砝码 D 调节右边的平衡螺母
(3)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上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______8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与量筒内__________。
34、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溶液的形成
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D.味精
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生石灰与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二)溶液的性质
① 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是纯净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溶液的酸碱度可用石蕊溶液测定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图所示,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__
(三)物质的溶解性
①下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t1℃ 时溶解等质量的X、Y、Z三种物质,所消耗的水最多的是 __________;
b.将t2℃ 时 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②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I(如下图),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b.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据此现象说明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_________“能”或“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③常温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
b.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C.图中A、B、C、D四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5、原水(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可杀死细菌。某水厂自来水的生产净化步骤如下:
(1)加明矾的作用 。
(2)用以除去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步骤为 。(填序号,下同)
(3)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
36、在实验室里,小明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的表面和都出现了一种白膜。
(1)这种白膜是如何产生的呢?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这种白膜很难洗净,你认为可加入什么物质洗去瓶壁的白膜呢?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
37、经过学习,你一定掌握了相关气体的制备方法。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方程式)是_____;
(3)图中装置A有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 _____,改正后,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
38、请按下列要求填写。
(1)我能写出化学仪器名称及主要用途。
写出①②③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写出④⑤主要用途:④_____;⑤_____。
(2)我能写出基本实验的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
(3)我熟悉实验的安全知识,我能处理实验事故。(将事故与处理方法用线连起来)。_____
酒精失火 | 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
割伤 | 请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
烫伤 | 请立即用湿布覆盖 |
吸入有毒气体 | 请用3%双氧水清洗,涂上红药水或贴上止血贴 |
(4)我能说出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能指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①加热熔化石蜡
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蜡形状和状态_____(填“变化”或“不变化”),_____(填“有”或“没有”)生成新物质。结论:该变化属于_____变化。
②点燃镁条
观察到的现象是:银白色固体镁条燃烧时,发出_____光,释放出大量的_____,并生成_____状的物质。结论:该变化属于_____变化。
39、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
,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① ;
② .
4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为什么?
(2)从灭火原理角度回答,为什么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
(3)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