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圣诞老人送给三毛(___)和(___)。
2.三毛捡到了教授的(___)还给了教授。
3.三毛扶起了路边摔倒的老人,还把自己的(___)给老人吃了。
4.烧饼给老人吃了,三毛只好饿着肚子走了,一个(___)买了烧饼给他吃了。
5.三毛跟着壮汉来到他家里,才知道壮汉是个(___)。
2、照样子,写字组词。
例:又十见=观(观察)(观看)
讠+____=____( )( ) 女+____=____( )( )
去+____=____( )( ) 犭+___=____( )( )
3、照样子,填上适当的词。
例:带领(队伍)
坚守________ 粉碎________ 储备________
战胜________ 帮助________ 累坏________
4、近义词
周围-( ) 常常-( ) 悦耳-( )
幸亏-( ) 沉着-( ) 普通-( )
渐渐-( ) 缓缓地-( ) 不住地-( )
纹丝不动-( )
5、量词巧运用。
一( )树 一( )兔子
一( )肉 一( )葡萄
6、读拼音写词语
yǎn jīng tóu dǐng bàng wǎn tóng hào
cóng lín huà shí zhī shi xióng māo
7、下列汉字查字典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底”是半包围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广”,再查4画。( )
(2)“发”是半包围结构,还是多音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又”,再查3画。( )
8、火眼金睛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垂”字是翘舌音,第三笔是横。 ( )
(2)“守”字要想写好看,下面“寸”的横不能超过宝盖的两边。 ( )
(3)“勤学好问、博采众长、小题大做”这三个词语都是关于学习的。 ( )
(4)一年有24个节气。其中“秋处露秋”指的是立秋、处暑、寒露和秋分。( )
9、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 )
(2)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西南部。( )
10、判断。
【1】上册中,讲的五个故事的顺序是唏哩呼噜历险记、小猪当保镖、小猪的生日礼物、小猪和蛇、小猪和橘子。________
【2】小猪呼哩呼噜用喊救命的办法吓跑了大狼。_________
【3】唏哩呼噜的第一怕的是困,第二怕的是饿。______
【4】唏哩呼噜帮助鸭太太捉鬼。________
【5】在唏哩呼噜的梦里,他被一个极大的蛋糕扣在脸上,惊醒了。________
11、课内精彩阅读。
“我们过得挺好。”妈妈接着露西的话说。
露西写完这一句,想到了小狗希比希,写道:“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妈妈说:“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
露西笑了,她记下妈妈的话,接着写道:“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1】用“______”画出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
【2】爸爸读了这封信,会有怎样的想法?( )(填序号)
A.母女俩在家过得很好,不用再为她们担心了。
B.母女俩什么也不会做,真让人担心。
【3】回忆课文内容,想一想,第二封信和第一封信相比,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句子做题。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1】这句话中,读音是轻声的两个字是________。
【2】请用“干”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干(gān)________ 干(gàn)________
【3】请用“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家养了一对鸽子,它们的脑袋上长着一对宝石般的眼睛,眼睛下面有一
张尖尖的嘴,非常锐利。它们身上的羽毛是灰色的,脖子上的羽毛是红色和绿
色的,很漂亮!一双爪子缩到腹部底下,不仔细看,还以为它们没有爪子呢!
鸽子有时会伸懒腰,把羽毛展开,像孔雀开屏一样。
【1】这段话有(______________)句话。
【2】鸽子的眼睛像___,____的嘴,身上的羽毛是____,爪子____。
【3】找出短文中关于颜色的词语,在下面画“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_______) 仔细 — (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难忘的泼水节(节选)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填一填。
端着( ) 盛满( )
【2】泼水的时候,周总理是怎样做的?用“ ”在文段中画出来。
【3】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这场面,给“我”的感受是( )
A.不太友好
B.热闹亲切
C.非常乱
15、课外阅读我能行。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yí),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lín)淋的鼻(bí)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mō)摸自己的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正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tiǎn)舔自己的身体,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自己的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让小花猫把脚掌翻过来。哈!小花猫笑了:“原来,我的汗藏(cáng)在这里!”
【1】这篇短文共有___个自然段。
【2】读完这篇短文,为短文选一个合适的题目。( )
A.小花猫找伙伴 B.小花猫找汗
【3】小花猫先后去找了哪些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摸 脚掌
指 舌头
吐 鼻子
翻 身体
16、读读记记
三横王 草头黄 弓长张 立早章 古月胡
口天吴 双口吕 木土杜 言午许 双人徐
耳东陈 干钩于
17、照样子,说说词语的意思。
例:莺歌燕舞:黄莺在唱歌,小燕子在飞舞。
1.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高水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一(条条)龙船
一(_______)山羊 一(_______)椅子
例:美丽的公园
(_______)的月亮 (_______)的楼房
例:挑粮食
(_______)风筝 (_______)作业
19、连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渡船 到 树林里 我 撑着 对岸的 去打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爷爷 石头上 一位 白胡子 休息 坐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谁遇到了什么困难?同学们看到后,怎样想,怎样说,又是怎么做的?再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