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生物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字注音。  

海滩 ( )椰树 ( )贝壳 ( )沙漠( ) 胡杨()

高原 ( )悬崖( )骏马( )雪莲( )雄鹰()

2、查字典。

要查的字

音序

部首

除去部首有几画

组词

___

____

____

____

___

____

____

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雨停了。___________出来了。__________挂在天空。(《雷雨》)

(2)______________,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踏秋赏菊去登高。(《传统节日》)

(3)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_________莺飞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_________。(《村居》)

5、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看拼音,写词语。

duì qí     xiónɡ māo     xìn fēnɡ     hǎi yánɡ

bào zhǐ     pínɡ jiǎnɡ     bànɡ wǎn     yǎn jīnɡ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判断题。(用“√”“×”表示。)

1一条队旗、滚铁环、吃香蕉,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   ______

2“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几个虫子很可怕。  _____

3“云开雾散”和“寒风刺骨”都是描写天气的词语。   _____

8、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猫的爪子上有肉垫,走起路来没有声音。____

(2)天热时,小狗伸着舌头,是因为狗的汗腺(xiàn)长在舌头上,它要伸出舌头散热。____

9、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在作家严文井的《“歪脑袋”木头桩》的故事中:

【1】木头桩很骄傲。______

【2】木头桩最后被工人们修理修理当一把长椅使。______

10、判断,正确打“√”,错误打“×”。

“白日依山尽”中“依”的意思是“靠着”。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课外短文阅读。

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一个人名秋,他是全国闻名的围棋大师。他收了两个学生,都是聪明的年轻人。

一个学生学下棋的时候,非常专心。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他都用心听;老师讲的每一着棋,他都用心琢磨。他很快就学会了下棋。

另一个学生( )也坐在那里听讲,却一心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将要飞过的大雁和天鹅。结果,( )他跟人家一起学,还是远远不如人家。这难道是( )他不如前一个人聪明吗?当然不是。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就是说要集中精神,一心一意地学,才能学好。( )不专心,那是什么也学不会的。

1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正确的填入文中括号中。

如果 因为 虽然 尽管

2填空

这篇短文有_______个自然段,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学下棋,结果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一个年轻人学会了下棋,另一个人却远远不如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  )啊,(  )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  )啊,(  )啊,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2】第一自然段共____句话,主要写了________互相泼水祝福的情景。

【3】用“一边……一边……”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爱所有的花,但我最爱的是水仙花。

冬天,很多花儿都经受不住严寒的摧残,而水仙花却毫不畏惧。当室外寒风凛冽(lǐn liè),冰雪满地的时候,水仙花却越发精神抖擞(sǒu),更加健壮地生长着。

春节前几天,我家种的那盆水仙花开了,舒展着嫩绿的叶子,洁白的花瓣,金黄的花蕊,亭亭玉立,散发着阵阵清香。

我爱水仙花,我爱它的美丽、芬芳,更爱它那不怕寒冷、坚韧顽强的精神。

1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严寒——_________   摧残——_________   畏惧——_________

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短文赞扬了水仙花_________的精神。(多选)

A.清香洁白   B.不怕寒冷   C.坚韧顽强

14、课内阅读。

纸的发明(节选)

①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②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用这种方法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       )轻(       )好用的纸。③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填入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A.既……又……

B.不是……而是……

C.不但……而且……

D.虽然……但是……

【2】以下不是造纸原材料的一项是(       

A.树皮

B.麻头

C.麦草

D.破布

【3】蔡伦是怎样造纸的?请找出片段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剪碎切成段→_____→捣→_____→晒

【4】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选段中告诉你原因的句子是(       

A.第③句

B.第②句

C.第①句

D.第④句

【5】对选段中划线句子中的“改进”一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句中的“改进”是指通过改变某些做法,使其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B.用“改进”,是因为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断累积的结果。

C.“改进”不可以换成“创造”,因为“创造”是指以前从来没有的,是从无到有的,而在蔡伦之前,我国已经有了记录文字的材料。

D.“改进”一次可以换成“创造”,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就是一种创造。

15、阅读检阅台。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

我们看到的天空经常是蔚蓝色的,特别是一场大雨之后,天空更是幽蓝得像一泓秋水,令人心旷神怡,跃跃欲飞。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呢?大气本身是无色的。天空的蓝色是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和阳光共同创作的图景。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光,透射力强,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等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就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被散射了的紫、蓝、青等色光布满天空,就使天空呈现出一片蔚蓝色了。

1.连一连。

一场 一泓 一片 一种

 

物品 大雨 秋水 蔚蓝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大气本身是________,天空的蓝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________共同创作的图景。

(2)散射现象是指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短的__________等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产生的改变方向的现象。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照样子,写句子。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秋天来了,银杏树的叶子都黄了,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梧桐树叶像手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空中。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大观园。

1.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下课了,校园里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个 绿色的 茂密的 枝叶   葡萄   凉棚(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成熟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口语交际。

图上画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他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是你,你会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写几句通顺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