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文+(刂)=刘(姓刘)
寸+( )=______( )
皮+( )=______( )
首+( )=______( )
2、课文内容我知道。
一(________)海鸥,一(________)红日。一(________)大海,一(________)帆船。
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水汪汪)的眼睛 (___________)的草地 (___________)的大海
( 挑 着)粮食 (___________)斗笠 (___________)草鞋
冷得像(冰窖) 热得像(___________) 慢得像(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日月潭是______________它在台中附近的______上。
2.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围有许多____________。
3.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太阳,叫______;南边像______月亮,叫________。
5、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过(_____)过 坐(_____)观(_____) 大雪(_____)(_____)
(_____)言(_____)语 (_____)言(_____)语 (_____)言(_____)语
6、读拼音,写词语。
zhī shì xīn kǔ chèng gǎn zhǎn xiàn
hé dào píng jiǎng cāng máng míng shèng
7、前面有位阿姨挡住了西西的路,西西说:“喂,快让开!”_____
8、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踢键子、遥控坛克、橡皮泥”这三个词语里没有错别字。 ( )
【2】“泡”是多音字,在“一泡尿”中读音是“pào”。 ( )
【3】与家人沟通,不可以直呼长辈姓名,要使用礼貌用语。 ( )
【4】“烟囱”的意思是柴火。 ( )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
【6】12生肖“子鼠、丑牛、午马、未羊……”排序是正确的。( )
【7】端午节用艾草做香包,中秋节吃粽子,这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 )
【8】“华夏、神州、中华、北京”都是中国的代称。 ( )
9、根据课文内容,在正确的答案后画“√”错的画“×”。
1、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没有错。(_______)
2、因为喜鹊是用棉花、枯草做的窝,寒号鸟是用树枝做的窝。所以寒号鸟冻死了 (_______)
3、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但他不听邻居的劝告,不懂得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关系。最后一个也没得到。(_______)
4、大禹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治好了洪水。(_______)
5、周恩来总理一边挑粮一边研究打仗。(_______)
1928年,朱德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了。(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农夫揠苗助长的做法使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______)
【2】《小马过河》一文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向很多的人请教。(______)
【3】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都对小马撒了谎。(______)
【4】“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出自《弟子规》。(______)
11、小猪过河
寒冷的冬天,小猪拉着一车白菜,进城去卖。路上,它遇见了一条大河,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小猪看见许多人都从冰上过,它也拉着车从冰上过,又快又轻松。
小猪到了城里卖完白菜,又打了两个月的工,挣了不少钱。回来时,它又买了一车货准备回来卖。小猪拉着车来到那条大河边,见河面上还有冰,就又从上面走。不料冰面突然裂开了,小猪掉进了河里,多亏一只大乌龟游过来,把小猪救了上来。
小猪奇怪地说:“我来的时候也拉着货从这儿过,怎么没出一点儿事?”大乌龟说:“那时是严冬,冰厚;现在已是初春,冰薄了。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怎能一直用老办法对待呢?”
1.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小猪回来又从冰上过,结果掉进河里,被大乌龟救了。
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3. ,小猪进城卖白菜,这时河面上的冰 ;回来时已是 ,河面上的冰变薄了,而小猪用的“老办法”是 。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A.大乌龟助人为乐,值得我们学习。
B.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不能一直用老办法对待。
C.初春时,河面上的冰变薄了,不能从冰面上走了。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寒号鸟》片段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的 地 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1】仿写词语,每组三个。
得过且过(ABCB式)____ ____ _____
哆啰啰(ABB式) ____ ____ 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 ) 懒惰——( )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照样子仿写一句。
____
【4】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____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做人要居安思危,不要得过且过,应抓紧时间做一切该做的事。
B.做人要得过且过。
13、我还会自己读懂短文,回答问题。
青蛙能捉害虫,保护庄稼,是人类的好朋友。蜻蜓也能捉害虫,保护庄稼,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啄木鸟能给树木治病,让树木快快长大。啄木鸟也是人类的好朋友。青蛙、蜻蜓和啄木鸟都是有益的动物,请小朋友一定要爱护它们。
【1】文中共有_______句话。
【2】文中写了 、 、 这三种有益的动物。
【3】青蛙和蜻蜓的本领是_______________,保护庄稼。啄木鸟用它长长的嘴巴捉树干里的害虫,保护了___________。所以,我们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画龙点睛
传说,古时候有位画家,在一座寺庙(miào)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他先给龙画了头,又画了身子,接着画了尾巴,最后又画了爪子。
大家赞(zàn)不绝(jué)口,他们一个一个都对画家竖(shù)起了大拇(mǔ)指,还有一些人使劲为画家鼓掌。可是,大家发现,这几条龙都没有画眼睛,就问画家为什么。画家说:“画了眼睛,龙就会飞走了。”
人们不相信,一定要动家试试。
于是画家拿起笔,给两条龙点上眼睛。眨眼间,天上响起“隆(lóng)隆”的雷声,墙壁一下裂(liè)开了,人们惊呼道:“ !”只见两条龙抖动着身子,张牙舞(wǔ)爪,腾(téng)空而去,墙上只留下两条没有画上眼睛的龙。
从此就有了“画龙点睛”的成语。
【1】文中的“抖”字我没学过,我猜它读______。我还需要用部首查字法验证,先查_______,除去部首再查_______画。
【2】我能排列出画家画龙的顺序。(在括号里填序号)
(______)身子(______)眼睛(______)头(______)爪子(______)尾巴
【3】我能猜出来“赞不绝口”的意思是( )。
A.赞美 B.高兴 C.批评
【4】下面哪句话在写大家对画家“赞不绝口”?( )
A.他们一个一个都对画家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一些人使劲为画家鼓掌。
B.可是,大家发现,这几条龙都没有画眼睛,就问画家为什么。
C.人们不相信,一定要画家试试。
【5】我能将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5、阅读下面图书的封面和目录,回答问题。
(1)这本的书名是《_____》,封面上的三个孩子正在玩( )。
①跳皮筋 ②抽陀螺 ③滚铁环
(2)读整本书要有一定的顺序,先看______,再看______,然后读______,最后读______。
①感兴趣的片段 ②目录 ③封面 ④主要内容
(3)根据书的目录,我们可以做阅读计划,比如鹏鹏同学计划用一周的时间读完这本书,他每天至少读______页,才能按时完成阅读计划。
(4)菲菲同学想读《脸谱》,她应该翻到第______页;凯凯同学正在读35页,他在读的故事是《_____》。
16、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课文内容填空。
1. ,铁杵磨成针。
2.有志不在年高, 。
18、你的理想是什么?
每一个小孩子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警察,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老师……你长大后的理想是做什么呢?如果你的理想实现了,你每天都会做什么呢?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
19、口语交际。
星期天晚上,欣欣写完作业后想看自己特别喜欢的动画片,可是爸爸正在看球赛。
欣欣说:“爸爸,我最爱看的《________》(动画片名)马上要开始了,____________”
爸爸说:“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呀?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它?”
欣欣说:“________________”
爸爸听完后,把遥控器交给了欣欣。
20、写话快乐屋。
看看图上画的是在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然后写几句连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