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chén) 静(tián)  童(zhì)   红(fěi)

B. (xù)  皱(zhě)  羁(pàn)  惟妙惟(xiào)

C. (jū)  迁(xĭ)   防(dī)  参不齐(cī)

D. 取(jí)    热(chì)  名(nì)   草长莺飞(yīn)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去采访那位老兵,当年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他还是记忆犹新。

B. 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热播以来,广大市民对该节目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

D. 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 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

C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的。

D老舍先生对每一篇文章,甚至每个句子,都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 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B. 运动会上,为了班级的荣誉,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C. 有的领导抓住无关主旨的一两句话大加发挥,滔滔不绝,给人的感觉是小题大做

D.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陈萌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2)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3)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出因战事连绵,表达对亲人音讯的渴盼,对家人思念的句子是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小孩安闲快乐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下面是某位同学阅读《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时整理的比较阅读表格,请完成空缺。

主题/名著

《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关于爱情

在1954年3月24日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向儿子傅聪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即把_______放在第一位,而把爱情放在第二。

保尔与冬妮娅分手时说:“我首先属于_________,其次才属于你和别的亲人。”

关于读书

傅雷特别喜爱阅读______》,书中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他推荐傅聪阅读这本书。

保尔最爱阅读英国小说______》,从中领悟到了要坚持不懈,拥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徽饶古道坚强树

梁衡

①通常,我们确定一棵树的树龄是看它的年轮。如果告诉你,有一棵树连年轮都没有了,却还青枝绿叶地活着,你相信吗?

②三年前,我第一次经过江西婺源界的徽饶古道,发现路旁被网友称作“坚强树”的古樟卓然而立。一见这树我即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A】我从来没有见过天火从天而降,硬将一棵大树的树心掏空,空得只剩下一个薄壳,像一个工厂里废弃了的铁烟囱。当地为加强保护,筑了一个高台小心地将它拥立在上,四周又设了栏杆。那天我踏上高台时,庄严之情油然而生,有一种走近英雄碑的感觉。我绕树一周,轻轻抚摸着它粗涩枯硬的树皮。树皮已经很薄,六米之围的树身,只有一个指头厚度的树皮,轻轻叩击,嗡嗡有声。它完全是借助筒状的力学原理,巧妙支撑才不会倒掉。树约三四层楼高,仰头看树梢,云卷云舒,乌啼鸟落。树下有洞,洞内足够宽敞,地上长满了茸茸的绿草,如毡如毯。

③一棵树,一棵有生命的树,怎么就像一个铁烟囱似的屹立在旷野上了呢?当地人说,十多年前的一天晚上,突然雷电交加霹雳一声,这棵千年古樟,就如一根蜡烛一样被轻轻点燃了。大树喷着火苗,映红了半个天空,直烧了三天三夜。就是树上的余烟也袅袅地飘了半个多月。到火灭烟散时,古樟本已腐朽的内瓤已被全部烧尽,只留下了一层盔甲似的外壳。但祸兮福所倚,大火过后树的内壁已经完全炭化,反而有了抗腐能力,从此雨淋不朽,坚挺至今。天火炼木本是要它凤凰涅槃的。三年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在树腰、树梢处吐发出了一层嫩芽,渐渐地又长出一层新绿。

④这棵坚强树让我不能释怀,第二年便再去上饶婺源搜求资料。树者,书也。我想,要读懂一棵树,先得读上几本书,读懂书中的人。婺源在历史上的文化崛起是南宋之后。全县在唐代时进士屈指可数,宋代就猛增到数百人。靖康之耻,宋人南渡,大批望族、文人聚集婺源。同时,因江北为金人侵占,这里也就成了前线。于是自南宋以降,独立、坚强、自尊、向上,就成了徽饶道德的主流传统。这种精神不断砥砺发扬,长久不衰。我灯下翻书,那一个个有志、有节、有能、有为之士,如那棵坚强树一样,在历史长河的彼岸向我们默默颔首。

⑤在我看来,在古道上喊出坚强不屈第一声的人是朱弁(1085—1144)。他正当北、南宋之交的乱世,就出生在离坚强树四五十公里的紫阳镇。赵构的江南政权一成立,即派使者到金国去议和,朱弁为副使。弱国无外交,金人不但不加理睬,反将朱弁扣留,这一扣就是十七年。金人惜其才,十七年间屡屡逼他为官,他凛然道:“自古交兵,使在其间,言可从,则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何必易其官?”他将使节印抱在怀里,片刻不离,表示若再加辱,就抱印而死。

⑥在这样的境遇下,他也没有忘记尽忠报国,完成了对北国人事、景物的调查,返宋后即上递朝廷。他的流亡诗抄也成了重要文献。一般人知道汉苏武留胡十九年,却很少知道宋朱弁留金十七年。十七年的坚持,这要有多么坚定的信念?他在徽饶古道上举起一面坚守气节的大旗。

⑦婺源虽小县,却名士不绝。当历史的脚步刚刚迈过中国近代史的门槛时,有一个人出现在树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铁路工程第一人詹天佑。正值帝国主义列强欺我无人,肆意瓜分、垄断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不久,詹在英法两国相持不下时接手西太后去祭扫西陵的新易铁路工程,四个月通车。路在八达岭丛山中穿行,地形十分复杂。英、俄两国没有争到修路权,就封锁技术,威胁不给任何帮助。詹天佑大胆启用本国人才,并创造性地把工程变学校,一开工即招收练习生,同步教学培养。为测工程最难的八达岭隧道,他攀岩踏雪,餐风饮露。从青龙桥到八达岭地势最陡一段,他不用通常的“大回环”,而用“人”字形,两个车头,前拉后推,巧妙解决难题。京张铁路的成功,使詹天佑名扬中外,长中国人志气。科学的曙光终于初照这亘古的八达岭荒原。

⑧今年我又三访坚强树,发现虽斗转星移,这里的人们仍然守树如玉,义心不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岭脚村一位名詹永萱的文化人默默地征集文物。当时一百元收来一麻袋杂玉,他慧眼识珠发现其中一粒疑是“猫眼”,带到故宫鉴定,果如所猜,价值不菲。前面提到的乡贤,明代大臣汪鋐亲身佩带的一条玉带,居然也被他们收来。后来成立县博物馆,詹任第一任馆长,馆里多半重要文物都经他之手,那“猫眼”自然成了镇馆之宝。詹永萱的儿子詹祥生从小受父亲耳提面命,子承父业,现在是第二任馆长。詹家父子不知过手多少文物、瑰宝,虽一毫而莫取;也不知接待过多少名人要人,不卑不亢,虽布衣而有名士之风。

⑨我在树下的高台上凭栏眺望,远山一线,白云悠悠。我想平常说读懂一个人不容易,其实要读懂一棵树更难。人难过百岁,树可千年;人才几族几种,树论科、属、种,有万万千;人有衣食保障还生命多舛,而树曝于荒野,山崩地裂,雷劈电闪,却仍然挺直脊梁;人的大脑里只存有一生的记忆,树的年轮里却藏有数朝数代的沧桑;人到须发皆白时,儿孙绕膝,大不了讲讲一生的经历,可大树呢,我见过三千年的大树,立于山,临于水,居然能不慌不忙,娓娓道出秦汉唐宋。一棵树,树皮上有多少道纹路,就有多少个故事;树枝上有多少张叶片,就有多少首诗篇。你要能读懂一棵古树,就得俯下身子去吻它的根,那根里浸泡着先人的血泪;你要能读懂一棵古树,就得仰起头去看它头上的天,那天空有无言的悲欢。请读懂一棵树吧,这是在考古,在探秘,在复盘历史,在追溯文明,在破解一本自然留给我们的天书,是在回望人类自身的成长。

【1】阅读全文,请你以时间顺序梳理文章的内容。

①十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场天火烧尽了千年古樟的内瓤,留下盔甲似的外壳。

____________

③第二年再去上饶婺源,搜求历史上具有千年古樟一样有志、有节、有能、有为之士的事迹。

____________

【2】在组稿时,由于版面有限,某报社编辑将第②段A处的文段删去了。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他的做法合理吗?

A处文字:

类似的古树名木,我见过苏州的“清奇古怪”汉柏,那是雷电的杰作,四棵树撕肝裂肺,东奔西突,两千年了仍顽强地存活。也见过宁夏五百岁的震柳,那是世界级大地震的产物,一百年前,灾难之手从地心伸出,生将一棵老柳撕为两半,现在仍枝叶繁茂,如一团绿云。

答: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⑦段的内容,说说画曲线的句子是怎样结合叙述的内容进行抒情议论的。

答:____________

【4】阅读⑥-⑧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徽饶古道坚强树”中“坚强”有几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在我们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态,有时候为别人,那是付出;有时候为自己,那是成长。或许是身体的苦旅,或许是心灵的跋涉。请你以《攀爬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