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义词
帮助—(_______)粗心—(_______)离开—(_______)告别—(_______)
新奇—(_______)伙伴—(_______)保护—(_______)归来—(_______)
2、写出本学期你喜欢的三篇课文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积累的语句填空。
1.遥知__________,为有__________。
2.________生紫烟,遥看瀑布______。
3.欲穷_________,更上___________。
4.不敢__________,恐惊__________。
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人民笑啊____跳啊____是那么开心____
(2)日月潭风光秀丽____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____
5、照样子,写一写。
①又蹦又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闪闪发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zhī shi hǎi yáng sōng bǎi xióng māo
píng jiǎng chéng shì sàn bù yāng miáo
7、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危楼高百尺”是说山寺的楼很高,有一百尺。____
【2】诗人“不敢高声语”,是因为怕打扰山寺里的人。____
【3】“手可摘星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____
【4】《敕勒歌》描写的是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____
【5】“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读“xiàn”,是显现的意思。____
8、判断题
1.老渔夫为了救三毛才掉下河死了。(____)
2.三毛扶摔倒的小女孩,得到了阿姨的夸奖。(_____)
3.三毛没有帮助一个司机和他的老板推车,他不是乐于助人的人。(____)
4.妈妈叫三毛浇花,可是小弟弟把花摘了,送给爸爸了。(____)
5.三毛帮助推车,车推得飞快,车上的阔太太给了他一百元纸币。(____)
9、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泼水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 )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同”指“不相同”。( )
【3】“转”的第三笔是“丨”。( )
10、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巨石”中的“巨”第二笔是“?”。(______)
【2】“足迹”中的“迹”第三笔是“㇏”。(______)
【3】《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______)
【4】“欲穷千里目”中的“欲”是想要的意思。(______)
【5】“公园、原因、圆形、队员”这一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______)
11、课内阅读。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1】写出哪些是我做的“好事”,哪些是我做的“坏事”。
_____________
【2】人们想出哪些办法管住我?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
聪明的徐文长
我们明朝有个大文学家叫徐文长。他从小聪明过人,上学以后,又勤奋好学,常常受到老师的称赞。
有一次,老师想测试一下学生的智力。他让学生拿着两只盛满水的木桶,走过一座贴水面的小竹桥,还不准把鞋底弄湿,看看谁有办法做到。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拎起两桶水,快步走上竹桥。因为桶里的水很沉,竹桥被压低了,河水漫过了桥面,这个学生的鞋全湿透了。
大家一看,都不敢再试了。
徐文长想了想说:老师,让我来试试。只见他把两只盛满水的木桶,放在桥两边的河水里,用手牵着桶上的绳子,轻松地走过了竹桥,鞋一点也没有沾湿。
“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翘起了大拇指。
【1】短文一共有______段话,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徐文长是用什么办法走过这座竹桥的,请用“ ”划出描写他过桥的方法句子。
【3】文中“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选择正确的选项( )
A.思虑周全
B.不想思考
C.熟练,用不着考虑
【4】体会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在正确答案后面的( )里打上“√”。
(1)平静的语气。( ) (2)感叹的语气。( )
【5】读完徐文长的故事,你认为徐文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 )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
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 )着瓜溜走了。
【1】小小裁判员: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画出来。
【2】完成下面的词语火车。
月光→( 光明 )→( )→( )→( ) →( )
【3】我会找: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4】我来露一手: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 ),眼睛和耳朵( ),牙齿( ),门牙( )。它们四肢( ),跑起来很快。爪子 ( )、( )。浑身长满了( )。
【5】选一选: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 )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
14、阅读短文。
小闹钟
我有个好朋友,就是放在我枕头边的小闹钟。它圆圆的身子、亮晶晶的脸、三根指针像三只小胳膊似的“滴答滴答”地转个不停,非常惹人喜爱。
晚上睡觉时,小闹钟跟我说悄悄话;早上我睡得正香时,是它把我唤醒,催我上学。
我真喜欢我的小闹钟!
【1】我会给短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我知道短文中的“好朋友”指的是:__________ 。
【3】我会用“ ”画出写小闹钟样子的句子。
【4】我喜欢小闹钟是因为____________
15、课文语段阅读。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重( chóng zhòng )新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得土地上耕种(zhòng zhǒng),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语。
千千万万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
【4】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辛苦十三年,终于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想一想,排排队,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
(1)绿铅笔 把 我 借 行 用一用 吗 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笔 我 马良 多想 呀 一支 有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秋天到了,你知道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吗?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18、连词成句
1.科利亚 一下子 的 心情 许多 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 那是 花边 的 白纱裙 镶着
__________________
3.在 一枝 我 操场上 捡到 钢笔
___________________
4.多想 我 呀 神笔 有 一枝 马良的
__________________
5.李华 怎么 上课 今天 没来
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抓住了妈妈的手。(紧紧地)→我紧紧地抓住了妈妈的手。
1.邓爷爷看了我的表演。(仔细地)____________________
2.妹妹笑了。(开心地) ________________
例:陈洁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我们班的体育委员是陈洁。
3.李小月是我的同桌。 ________________
20、快乐习作
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然后写一段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节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