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小明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了“通”这个字不认识,他知道应该用_____①部首查字法②音序查字法(填序号),先查___部,再查___画;“通”在字典中解释有:①没有堵塞,可以通过。②有路达到。③传达,使知道。“通”字在“四通八达”的意思( )。(填序号)
2、看拼音,写词语。
yáng shù zhuàng lì mù mián sōng shù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fēng yè jīn guì wú tóng sōng bǎi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辨字组词。
纸( ) 炮( ) 峰( ) 进( )
低( ) 抱( ) 锋( ) 近( )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四面( ) ( )如洗 华夏( )
万里( ) ( )注目 ( )勃勃
5、看拼音写汉字并组词。
huī ________ ________
sēn ________ ________
kuài ________ ________
cóng ________ ________
zhè ________ ________
bào ________ 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wǒ guó yí kuài píng dì
hǎo xiào běn lái fù qīn
7、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几个虫子真可怕”。(______)
【2】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秧”,我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______)
【3】“秋季里,稻上场”中的“场”的读音是“cháng”。(______)
【4】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______)
【5】《雪孩子》一课中,是小猴救了小白兔。(______)
8、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猫的爪子上有肉垫,走起路来没有声音。(____)
(2)天热时,小狗伸着舌头,是因为狗的汗腺(xiàn)长在舌头上,它要伸出舌头散热。(____)
9、大都(dū)市的夜晚灯火通明,五彩缤纷。( )
10、芳芳最喜欢看的动画片要开始了,可妈妈还在看《舌尖上的中国》。芳芳要和妈妈商量,她应该怎么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呢?在下面恰当的说法后打上“√”,不恰当的打“×”。
【1】妈妈,你看了那么长时间了,该让我看了,快点给我放动画片。______
【2】妈妈,您先让我看一会儿动画片,20分钟之后您再看《舌尖上的中国》,好吗?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这篇课文讲的是_____时,妈妈在哄“我”入睡时,____先睡了。
【2】文中从三个方面写了睡梦中的妈妈的样子:
一是睡梦中的妈妈 ;
二是睡梦中的妈妈 ;
三是睡梦中的妈妈 ;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先——( ) 外——( ) 弯——( )
【4】仿写:
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猴戴眼镜(jìnɡ)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看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fénɡ)补(bǔ)衣服,它就问这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chǔ)。”
一天,小猴戴上了妈妈的眼镜,哟!模(mó)模糊(hū)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晕(yūn)眼花,差点摔(shuāi)跤(jiāo)。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需要戴老花镜;妈妈戴的是近视镜。”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小猴的妈妈需要戴________,它的奶奶需要戴________。
【3】小猴戴上妈妈的眼镜,觉得__________;戴上奶奶的眼镜,觉得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1)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
(2)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
(3)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大湖,它在我国台湾省的中部。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日月潭的四周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日月潭的水很深。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句。
【2】日月潭在我国______中部。
【3】小岛把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_______叫“_______”;另一边像_______ , 叫“_______”。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_______。小岛就像玉盘中的______。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的大湖 _____的树林 _____的玉盘
【5】照样子写比喻句。
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________像________。
14、读一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树之歌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1)把各种树木和它们对应的特征连起来。
杨树 | 秋天叶子变红 |
榕树 | 开花很香 |
枫树 | 喜欢温暖 |
木棉 | 高 |
金桂 | 壮 |
(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只填序号)
A.比喻 | B.拟人 |
①梧桐叶子像手掌。 _____
②松柏四季披绿装。 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银杏和水杉被称作植物中的“________”。
②文章中出现了很多反义词,请任意写出一组:
_____——_____
(4)你最喜欢的树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千人糕(节选)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认真—(______) 应当—(______)
【2】这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是什么?用“ ”在文段中画出相关语句。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请你举个例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小鸟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两个喜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惊动 快活 在乎 消失 机灵 保护 成百上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扩写句子。
葡萄挂在架子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________就像________。
18、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例: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老师真漂亮,眉毛像______________,眼睛像______________。
2.例:我借同学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我会对她说:“我借你的书还没读完,可以多借我几天吗?”
当你忘带铅笔,想跟同桌借时,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已经碎了的碗还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补充句子。
(1)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_。
(2)房子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要求:请仔细观察下图,图上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