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思( ) 英( ) 层( ) 诗( )
意( ) 李( ) 屋( ) 说( )
2、比一比,再组词。
睛(_________) 娃(__________) 级(__________) 傍(__________)
晴(_________) 挂(___________) 极(___________) 旁(__________)
哪(_________) 脚(__________) 给(__________) 带(__________)
那(_________) 肚(__________) 合(__________) 戴(__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钟( ) 治( )
冲( ) 抬( )
形( ) 姓( )
行( ) 性( )
4、形近字
哪(_______)跳(_______)极(_______)桥(_______)群(_______)
那(_______)桃(_______)级(_______)轿(_______)裙(_______)
5、收集整理。
俗语又叫歇后语,小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听说过哪些俗语呢,写下来。和同学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
6、看拼音,写词语。
wēi fēng hú jiǎ hǔ wēi jiǎo huá
7、读一读,想一想,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窟”“窑”和“容”都有偏旁,都与洞穴有关。( )
【2】“小信成则大信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
【3】《小马过河》告诉我们遇事要自己动脑筋,并去尝试。( )
【4】今年是牛年,那么去年是鼠年,明年是兔年。( )
【5】《鼹鼠的月亮河》里鼹鼠爸爸想把孩子们都培养成魔法师。 ( )
8、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从《树之歌》中我们知道了: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______
【2】曹冲七岁的时候就想出了称大象的方法。______
【3】《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之涣。______
【4】从《小蝌蚪找妈妈》中我们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中,它会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______
【5】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______
9、判断课文内容的对错,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曹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_______)
②寒号鸟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懒惰,要得过且过。 (_______)
③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南边像弯弯的月亮,所以叫月潭。 (_______)
④“穿”的部首是“宀”,除去部首还有六画。 (_______)
10、判断,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的打“×”
【1】《揠苗助长》《羿射九日》《亡羊补牢》都是寓言故事。(______)
【2】“亡羊补牢”的“亡”意思是“丢失”。(______)
【3】《咏柳》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______)
【4】踏青不仅仅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重阳节的习俗。(______)
【5】“暑相连”指的是小暑和大暑。(______)
11、读一读,做一做。
白洋淀
在华北平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白洋淀。白洋淀由九十多个浅水湖组成,那里一年四季都有迷人的景色。
春天,芦苇冒出新芽,生机勃勃,一望无边,像是绿色的海洋。
夏天,一片片的荷叶挨挨挤挤,一枝枝荷花迎风盛开,有白的,有粉的,还有红的,真好看!
秋天,芦苇泛出金黄,无边的苇絮在秋风中摇摆,淀上像飘浮着一层白云。
冬天,白雪皑皑,冰封大淀,一派北国风光。冰船来来往往,像燕子一样轻盈地飞驰在这个巨大的天然滑冰场上。
人们把白洋淀称为“华北明珠”。这里每年都吸引了很多中外游人。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机”字的部首是___________,除部首外有___________画,除“生机”外,我还会用“机”字组词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连一连。
迷人的 绿色的 巨大的
滑冰场 景色 海洋
【4】人们把白洋淀称为( )
A.华南明珠
B.华北明珠
12、课文语段阅读。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重( chóng zhòng )新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得土地上耕种(zhòng zhǒng),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语。
千千万万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
【4】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辛苦十三年,终于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玩出了名堂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1.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指的是( )
A.两个镜片放在一起,发现蚊子变成了兔子。
B.在显微镜下看到了许多的小人。
C.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2.文中加引号的词语各指什么?
“小人国”: 。
“居民”: 。
3.你从列文虎克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伞
夏天,天气很炎热。小兔子看到小动物们没有地方乘凉,就决定在路边(载 栽)一棵树。小伙伴们知道了这个消息,连忙赶来帮忙。
没有树怎么办?小熊知道了,就说:“不要紧,不要紧,我知道哪儿找。”不一会儿,小熊找来一棵茁壮的树,枝叶茂盛。
没有铁锹挖坑怎么办?小野猪知道了,连忙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会儿,小野猪用硬嘴巴拱出了一个大大的树坑。大家一齐把树放到树坑里,(陪 培)上了泥土。
没有口袋运肥料怎么办?小袋鼠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不一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 推)肥料,大家一起给树施上了肥料。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小象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小象跑到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都浇得湿湿的。
树就像一把撑在路边的伞。树底下很阴凉,小伙伴们围着小兔子又跳又笑,一起劳动,一起欢笑,多么幸福!它们决定给这棵树挂块牌子。猜一猜,这块牌子上会写什么呢?
【1】读短文,在( )中选择合适的字,直接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读短文,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写在( )里。
反义词:阴凉—— ( ) 近义词:马上——( )
【3】根据短文内容排排顺序,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 )→( )→( )
①浇水 ②找树 ③挖树坑 ④施肥
【4】读短文,想一想,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内容,用横线画出来。
(1)结合下文,题目中的“伞”是指(雨伞 树)。
(2)小野猪用(硬嘴巴 皮口袋)拱树坑,小袋鼠用(硬嘴巴 皮口袋)运肥料。
【5】猜一猜,小动物们会在牌子上写什么呢?写一写。
【6】想画面,照样子,写句子。
这棵树就像一把撑在路边的伞。
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辛劳——_____ 乐滋滋——_____
【2】“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是一个______句。
①比喻 ②拟人 ③排比
【3】选文告诉我们_________。
16、用下面的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象脚鼓 凤凰花 银碗 柏树枝
17、 我会读,我会说。
蜗牛大叔,请您帮我把这封信送到青蛙家,好吗?
妈妈,请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请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用加点词语造句)
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总理点一点头。(用“满意地”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露西拿出来了一支圆珠笔。(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公园里,_____________。
2)_____经常__________。
3)我看见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小螃蟹的一只钳子怎么了?他看到什么事?他的心情怎么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