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生物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假——____ 重——____ 晴——____

笑——____ 死——____ 降——____

2、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

以( 带( 抱( 园( )号  hào( )

已( 戴( 炮( 圆(   háo( )

3、比一比,组词。

( )( )( )( )( )

( ) 湿( )( )( )( )

4、补充词语。

______胜古______   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交加  风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队伍   开通________  ________的灾难

____扁担   恢复________  ________的生活

____粮食   推开________  ________地点头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mián bèi lóu fánɡ dài lǐnɡ

sì hǎi wéi jiā

qì chē shí wù nán wànɡ

zuò jǐnɡ ɡuān tiān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片”字共有4笔,第1笔是竖。____

2“极”字共有7笔,第5笔是横折折撇。____

3“龙”字是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是撇。____

4“藏、种、乐、转”都是多音字。____

5“霜、雪、雹”都是“雨”字头的字,都和天气有关。____

8、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彩色的梦》一文中“一大把彩色的梦”指的是彩色铅笔。               ( )

【2】《沙滩上的童话》一文中我们把“我”的妈妈当作公主。                  ( )

【3】《我是一只小虫子》一文中“我”不喜欢当一只小虫子。                  ( )

【4】古人把金属当作钱币,所以,用“钅”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

9、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梅花》中的诗句。   (______

2.《纸船和风筝》一文中,小熊折的纸船和松鼠扎的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浓浓的真情,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______

3.《狐狸分奶酪》中的熊兄弟俩如果不斤斤计较,就不会被狐狸利用。   (______

4.采桑、插秧、割麦、打谷都是春季的农事活动。   (______

5.跟别人商量事情时要用商量的语气,并且要把话说清楚。   (______

10、根据课文《日月潭》内容判断对错。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______  

2)日月潭的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______  

3)美丽的日月潭位于我国的台湾省。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阅读理解。

  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愿意和大象在一起玩。有一天,狐狸看到小羊、小兔和小鸭去找大象玩,就说:“你们为什么不理我呀?大象长着又粗又大的象牙,像水桶一样的腿,你们不怕吗?”小兔回答说:“是敌人,再小也不能接近;是朋友,再强大也不可怕。”

1______是小羊、小兔和小鸭的朋友。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有粗又大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敌人——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驴子和冰

那是在冬天,非常寒冷。所有的街道都覆()盖了冰雪。有一头累极了的驴子,连走回自己驴圈的力气都没有了。“我要在这儿停下。”驴子说着躺在地上。

一只饥饿的小麻雀拍着翅膀飞到他旁边,细声对他耳语:“驴子,你不是躺在街道上,而是躺在结了冰的湖上,可要小心啊!”

驴子累坏了,他不理会这忠告。他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就睡着了。他的身体一点儿一点儿把冰融化掉,最后,咔哒一声,冰面碎(suì)裂(liè)了。当他落进水里,才吓得惊醒过来。等他从冰水里游过来时,他想:早知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小麻雀给驴子的忠告是什么?用“_____”画出来。

3联系上下文,猜一猜下面词语的意思,再写下来。

(1)覆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忠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驴子为什么会落到水里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驴子从冰水游出来后,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把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13、阅读练习。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

【2】“我喜欢极了。”这句话中“极”的意思是(     

A.高兴

B.十分

C.喜欢

【3】文中有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比作_______

【4】这段话反复说“我喜欢”,“我”喜欢的是什么?( )

①我喜欢枫树 ②我喜欢枫树上喜鹊的窝   ③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5】仿写文中划线的句子。

我常常____________,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语段品读)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雾把海岸藏了起来 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1】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语段填空。

(1)雾来到________

(2)雾把________藏了起来,同时也把________藏了起来。

【3】雾把海岸、城市藏起来之后的景象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4】你觉得雾有趣吗?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这件事也许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也许就是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他边读报纸边烧菜,报纸还没读完,焦味却已充溢房间——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回答是肯定的。爱读报纸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假使这一天没有看报,就会感到浑身不自在。看报看到上瘾的程度,可真算是养成读报的习惯了。有位名人说得好:读报这件事,对于千百万人来说,几乎和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惊天动地的新闻,回肠荡气的故事,是不会天天有的。不过,形形色色的消息,五花八门的知识,同样会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人们。世界天天在变化,社会天天在发展,新人新事新科技层出不穷。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使你有新的感受,给你新的启发。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读它呢?

那么又该怎样读报呢?过去一份报纸一般有4至8个版面。如今,社会信息量比过去明显增大,有的报纸已达到或超过32个版面。每个版面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一个人读自己喜爱的报纸,时间一长,各个版面的分工自然也就熟悉了。经常读报的人都知道,我们并不需要每天去细读每个版面。拿到报纸,我们可以先扫描式地将重要新闻和主要标题过一过目,然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细读一番。

看报也要讲究文明。如果是看集体或别人的报纸,看完后都应该想到还有人要看,所以要稍加整理,并放在一定的地方。另外,看完后最好去洗一洗手,以免沾染油墨污垢。

忠实的读者因经常读报,不仅乐趣无穷,而且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有的人因此而走上成功之路。毫无疑问,报纸是千百万人终身的良师和益友。

勤读报,会读报,你就会和大千世界息息相通。这样的好习惯,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

【1】照样子,写词语。(各写两个)

形形色色: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花八门: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惊天动地: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地写写读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  

注意事项:    

【3】什么样的好习惯,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

【4】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读它呢?把这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小黄牛栽下了一棵秀丽、可爱的小椿树,小兔子正要摘下一片树叶时,你看了想去阻止,你会对小兔说:“__

17、快乐读书吧。

【1】这本书的书名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根据书名,我猜这本书讲了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18、我的小积累。

三字经里说,大熊猫,国之宝,除了大熊猫之外,你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是国家的保护动物呢?看看谁想的多。

 

19、加上适当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

(1)(   )歌声把她带回到(   )童年。

(2)(   )丹顶鹤从(   )北方飞回来了。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写作训练。

当你遇见有急事时,需要马上去办,可你又排在队伍的最后,你该怎样说,请写出来和同学分享,字数不限,中心明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