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组字并组词。
例:吵→(吵闹)→(少)+(火)→(炒)(炒菜)
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______
(2)黄山的怪石多有趣啊______
(3)你去过黄山吗______
(4)妈妈,你带我去黄山玩一趟吧______
3、写出近义词。
快乐——(______) 经常——(______) 仔细——(______)
很多——(______) 清晨——(______) 讨论——(______)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炎黄( )( ) 巍巍( )( ) 华夏( )( )
( )( )图强 ( )( )小巷 世界( )( )
以上词语中,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是______,这样词语还有: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振作精神,努力自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
5、高高兴兴(A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yuàn yì liǔ shù wēn nuǎn bèi ké mín zú
jī dàn yóu xì bǔ chōng zhōu wéi biān zhī
7、课外阅读。(对的打“√”错的打“×”。)
【1】老鹿王认为世界上最可怕的是猎人的猎枪。 ______
【2】朵朵二年级的班主任是山羊老师。 ______
【3】《假话国历险记》中小茉莉提议用一场足球赛代替和邻国的战争。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______
【2】学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我知道了植物生长一般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叶、结果、开花。______
【3】《朱德的扁担》一文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坐井观天》中,小鸟是对的,天不是像井口那么大,而是无边无际的。(___)
2.在《我要的是葫芦》中,小葫芦因为叶子上的蚜虫太多了,最后慢死了。(___)
3.在《大禹治水》中,洪水最后依然没有被治好,百姓依然过着痛苦的生活。(___)
10、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就”字共有12笔,右边没有一撇。(_____)
【2】“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Z,按部首查字法先查“心”。 (_____)
【3】“给”字是左右结构,第三笔是提。(_____)
【4】“跳”字左边足字旁的第六笔是竖,第七笔是提。(_____)
【5】“片”字共有4笔,第1笔是竖。(_____)
11、开卷有益。(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企鹅寄冰
狮子波波住在炎热的非洲,从没见过冰,他想:“冰是什么样子呢?”
波波给南极的企鹅寄了一封信,希望企鹅给他寄一块冰来。
过了几天,波波收到来自南极的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是满满的一塑料袋水,波波很生气,把箱子退了回去,并写信给企鹅:“我请你寄块冰,你怎么寄一袋水来?真让我扫兴!”
不久,南极的企鹅收到了退回的箱子,箱子里是一块厚厚的冰。企鹅糊涂了:“明明是冰,波波怎么说是水呢?”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信 一( )水
一( )箱子 一( )冰
【2】写反义词。
炎热——( ) 糊涂——( )
满——( ) 厚——( )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扫兴”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扫兴”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狮子波波责怪企鹅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一读,做一做。
新楼房盖好啦!谁住顶楼呢?顶楼那么高,每天上上下下的,多累呀!大家想:老牛爷爷年纪{jì}大,怎么能住顶楼呢?小马主动说:“我住顶楼,我爱跑步,身体好。”小兔急忙说:“让我住顶楼吧。我连(蹦 嘣)带跳,脚步轻。”小猴马上说:“不行不行,你后腿长,前腿短,上楼容易,下楼困难。还是我住顶楼吧。我爱爬高,胆{dǎn}子大!”
小猴住在了顶楼,他从窗户上放下一根shéng(绳 蝇)子,哧溜哧溜上上下下,还把信件、报纸顺便捎给各家各户。
1月1日元旦{dàn}这天,牛爷爷要到女儿家住几天,他给小猴写了留言条,拜托{bài tuō}小猴替他保管{guǎn}报纸。牛爷爷把写好的留言条压在窗台上放心地走了。
【1】根据字形特点猜出( )里使用正确的字,画“√”。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第1自然段中的“大家”指的是老牛、小马、小兔、小猴。(_____)
②小马争着住顶楼的原因是:他爱跑步,身体好。(_____)
【3】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你想对小猴说什么?写一写。
我对小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替牛爷爷给小猴写一张留言条。
13、读一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有一只小公鸡以为自己没有耳朵,很难过。鸡妈妈对他说:“孩子,你是有耳朵的,在你眼睛的后边,有一小撮突起的毛,毛底下就藏着你的耳朵啊!”
“这么小的耳朵有什么好处呢?”小公鸡这样问他的妈妈。
鸡妈妈说:“这样的耳朵虫子钻不进去,雨水淋不着,还不好吗?”
小公鸡听了很高兴 拍着翅膀说 我的耳朵真好 我的耳朵真好
【1】从文中找出关键的句子,说明小公鸡以为自己没有耳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3】小鸡耳朵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最后一段加上标点。
14、读一读,做一做。
小花鹿
从一片美丽的森林里,
走出一只淘气的小花鹿。
它的两个小犄角,
好像两棵小松树。
“小树”摇一摇,
小鹿走一步;
“小树”摇两摇,
小鹿走两步。
活泼的小山羊,
告诉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快看,快看,
快看会走路的小松树!”
1.诗中的“两棵小松树”指的是( )
A.山里的两棵树。 B.鹿的两个犄角。
2.“‘小树’摇两摇”指的是( )
A.小树被风吹了两下。 B.小鹿走了两步。
3.“会走路的小松树”指的是( )
A.被风吹动的小松树。 B.在走路的小鹿的犄角。
15、课外阅读我能行。
秋天的果实
多彩的秋天,喷(pèn)香的秋天。红彤(tónɡ)彤的苹果,黄澄(dēnɡ)澄的梨,小灯笼似的橘(jú)子,咧(liě)开嘴笑的石榴,看了真叫人喜爱。还有那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pú tao),更是让人流口水。
我真想变成一个大果盘,装满秋天的果实。
【1】文中写了秋天的哪些果实?请用“ ”画出来。
【2】我们学过“亮晶晶、笑哈哈”这样的词。请在文中找出类似的词,用“﹏﹏﹏”画出来。
【3】为什么文中说秋天是多彩的、喷香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写比喻句。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17、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看标点写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用下面的词语造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反复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
请你展开想象,用“河流”追赶”“生日”编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