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组词:
苗( ) 坏( ) 京( ) 级( )
描( ) 怀( ) 凉( ) 吸( )
2、课文大舞台。(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秋天,天转凉,风变爽,我觉得这是一个______的季节。枫叶红,菊花黄,我知道这是一个______的季节。鱼虾肥,瓜果香,秋天还是一个______的季节。
(2)画一条蓝色的直线,那是小河流过______。画一个________,那是中秋______挂在______。画一条______的曲线,那是________的远山。
(3)我像街边的________,风雨中________勇敢、________。
(4)“真正”的小狮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小狮子。
(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____________。
(6)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北京的主要建筑或名胜古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第一眼就找到了中国,像只金鸡昂首在________边。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空( )洗 ( )高( )烈 万( )无( )
( )人( )目 ( )( )不 舍 ( )( )图强
4、比一比,再组词。
站( ) 干( ) 做( ) 底( )
战( ) 杆( ) 作( ) 低( )
5、根据课文内容做一做。
(1)狐假虎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梧桐树叶像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青蛙在__________,它看到天空只有____________。小鸟在_______,它看到天空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nán bù yì xiē
měi dānɡ shǎn diàn
7、小小法官会断案。(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神笔马良》中马良不论需要什么,都可以用神笔画出来,所以马良不需要劳动了。( )
【2】“小信成则大信立”是一则关于诚信的名言。( )
【3】用“灬”作偏旁的字大多与火有关,比如“蒸、煎、煮”。( )
【4】千人糕是一种由一千个人才能做成的糕点。( )
8、判断正误 , 对的打“√”,错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____)
(2)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泼水节。(____)
9、“狐假虎威”一词中,“假”是凭借的意思。( )
10、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曹冲称象》中,最终是曹冲想出了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
【2】禹用筑坝挡水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
【3】寒号鸟没有听喜鹊的劝告,最后在夜里冻死了。( )
【4】《狐假虎威》讲的是老虎借着狐狸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
【5】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
【6】写留言条,最后是写时间,再写自己的名字。( )
11、★课内阅读:
找春天(节选)
①小草从地下( )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②早( )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③树木( )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④( )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解冻 吐 开 探
【2】我会选(填序号)
①野花 ②小草 ③小溪 ④嫩芽
春天的眉毛:___________ 春天的眼睛:___________
春天的音符:___________ 春天的琴声:___________
【3】我们应该带着( )的语气读这些句子。(填序号)
①感叹 ②疑问 ③陈述
【4】春天还藏在哪里?仿照文段的句式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_吧?
12、课外阅读。
秋天树叶为什么会落
秋天到了,树叶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小松鼠换上一件厚厚的皮袄,准备过冬。他看见梧桐树抖着身子,黄叶便飘落下来,( )地问:“梧桐树公公,天冷了,你怎么不多长点叶子,反而把叶子落光了?全身光秃秃的,到冬天不会冷吗?”
梧桐树哈哈大笑,说:“好孩子,我把叶子落掉,就是为了过冬呀!”
小松鼠( )地问:“这么说,长叶子是因为怕热?”
“不,春天和夏天叶子帮助我长高,挺重要呢!”
“那么……”小松鼠不知道怎样说才好。
梧桐树又哈哈大笑:“我们落叶是一件大事,叶子能散发水分,但秋天干燥,根喝水少,如果水分再被叶子散发,我们缺了水就会枯死,把叶子落掉就是为了保住水分,能够更好地过冬。”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共有_______句话。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可以填序号。
A.高兴 B.惊奇 C.着急
【3】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说法,打“√”。
(1)梧桐树冬天不怕冷,所以才落叶。(______)
(2)梧桐树的叶子春天、夏天是帮助它长高。(______)
【4】梧桐树为什么会落叶?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小松鼠问了好几个问题,请把他问的问题全部找出来,用波浪线画出来。
13、美文阅读加油站。
小猴比本领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荣获了爬杆冠军。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
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说,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说你爬杆的本事比谁都强,这里有根
竹竿,你来爬爬看!”
小猴子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边,确实有筷子般大小的细竹竿,小猴搔搔
头说:“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那姑娘笑笑说:“看我的吧!”只见她就地跳起
舞来,过了一会儿就开始旋转起来,慢慢地就缠绕在竹竿上了,越缠越高。
小白兔趁机向小猴介绍说:“这位姑娘叫牵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能人背后有能人,再也不敢骄傲了。”
1.这篇短文共有( )自然段。
2.“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是因为 ( )。
(选填正确的序号)
①小猴很喜欢它们。
②小猴向他们炫耀,瞧,我的本领多大呀1
3.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 )。
4.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5.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4、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前的考试
动物气象站要招考了,主考官是青蛙博士。
太阳当空,天上白云朵朵,青蛙问考生:午后会不会下雨?
第一个回答的是乌龟。它说:“我是冷血动物,我觉得背发潮了,今天午后有雨。”青蛙说:“龟背潮,下雨兆。你答对了。”
蚂蚁们背着行李对青蛙说:“主考官先生,午后必然有雨。”青蛙说:“对,蚂蚁搬家,雨点跟着下。”
这时,燕子贴着地面飞到青蛙跟前说:“午后有雨。”青蛙点点头:“不错,燕子低飞,大雨要来临。”
于是,它们都被录取了。
【1】短文共________节,请标上小节号。
【2】动物气象站的主考官是________,参加考试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它们都被录取了,为什么?请找出青蛙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国的宝岛——台湾
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岛,它像一片叶子盖在祖国大陆的东南海面上,这就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晴天,站在大陆海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岛上的云雾。台湾有“米的世界”“东方糖库”“水果之乡”等美名。它的山岭上,林木茂密,四季长青;地下有几十种矿产,台湾四周还有丰富的海产品和海底矿藏,它真是祖国的宝岛。
勤劳勇敢的台湾人民是我们同心相连的骨肉同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相信祖国统一的日子一定会来到。
【1】台湾岛是我国第_____大岛。
【2】台湾有“_____”“_____”“_____”等美名。
【3】台湾人民是我们_________。
【4】在下图中用你喜欢的颜色标出“台湾岛”。
16、把下面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办法 谁有 称一称 这头大象 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1)花园里开满了小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风筝被风娃娃吹得无影无踪。 风娃娃把风筝吹得无影无踪。
(2)家里被我打扫干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句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1.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呼吸那么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标点的作用真大!按要求给句子加标点。
经过激烈的比赛,羚羊在森林马拉松比赛中获得了冠军。森林组委会发布了一个公告如下:
1.冠军羚羊看了十分生气,你知道它是怎么理解公告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怎样给公告加标点,才能让羚羊高兴起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综合性学习(不会的字用拼音表示)
小朋友,学习了《想做好事的尤拉》,让我们知道了做好事并不一定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就是最棒的!你帮助别人做过哪些事?写出来和同学们分享吧。(记得把事情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哟。)
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