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汉字,说发现。
一只乌鸦口kě( )了,到处找水hē( )。
我的发现:我们感觉到“kě”时需要水,所以它的偏旁是______;“hē”水需要用______,所以它写作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远—— 深——
高兴—— 飞快——
3、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正—________ 保密—________ 吸引—________
矮—________ 远—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
4、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惊吓(________) 上街(________) 顽皮(________)
早晨(________) 甚至(________) 躲藏(________)
5、填合适的词语。
一( )马车 一( )窗户 一( )石桥
一( )斧子 一( )马 一( )数学题
( )的农田 ( )的外壳 ( )的家庭
( )的荷花 ( )的笑声 ( )的小辫
滴( ) ( )花瓣 ( )龙舟
( )花丛 ( )树林 ( )山谷
6、拼一拼,写一写。
mín zú fèn fā tuán yuán bèi ké qián bì
hóng shāo qié zi jīng líng shèng lì xìng yùn
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玲玲的画》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好事也能变成坏事。(______)
【2】《揠苗助长》说明的道理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守株待兔》说明的道理是“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______)
【3】邮票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最早的邮票是我国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______)
【4】戴嵩喜欢画牛,齐白石喜欢画马。(______)
8、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在“底、趟、戴、都、岛”五个字中,有四个是半包围结构的字。(________)
【2】“邻”一共7画,第六笔是横折弯钩。(________)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论语》中的句子。(________)
【4】“紫”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糸”部,除去部首还有6画。(________)
【5】《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寒号鸟》是一则民间故事。(________)
【6】写“作、法、别、群”时,都要写得左窄右宽才好看。(________)
【7】读了《狐假虎威》一课,我知道“神气活现、东张西望”是形容老虎的。(________)
【8】《小儿垂钓》是宋朝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 (________)
9、课文回放亭。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狐假虎威》中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____)
【2】《风娃娃》一文中,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好多好事,如把风筝吹上天。 (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______
【2】学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我知道了植物生长一般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叶、结果、开花。______
【3】《朱德的扁担》一文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______
11、我会阅读。
难忘的泼水节(节选)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第二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主要写________和________互相泼水________。
【2】请用“”在文中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3】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表示周总理动作的词。(找出四个)
【4】用文中带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描写周总理穿着打扮的句子,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徒劳的寒鸦
天神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他指定了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所有的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只有寒鸦没有这样做。
他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就等到众岛都梳洗打扮完毕,飞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将它们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水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儿都一起来到天神面前。
天神一眼就看见五彩缤纷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最漂亮,于是准备立他为王。众鸟非常气愤,就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就这样,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没了,又变回了一只丑陋的寒鸦,徒劳一场。
【1】这个故事有___个自然段。
【2】请你用“_______”画出寒鸦是怎么让自己变美的。
【3】故事中形容寒鸦漂亮的词是______,你还积累了哪个词可以用来说颜色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正确的选项后打“√”。
①我们应该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外表。 ( )
②寒鸦的做法是对的,只是羽毛没粘牢固。 ( )
③自己没有真材实料,一旦被发现,一切就会现出原形。( )
13、课内阅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 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1】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旁边(pán páng ) 蹲着(zūn dūn )
【2】请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动词。
【3】照样子,写词语。
游哇游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青蛙长什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受伤的小鸟
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看着它可怜的样子,我便把它捡(jiǎn)回了家。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小撮(zuǒ)儿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f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
②妈妈下班回来看见了小鸟,高兴地对我说:“这是一只啄(zhuò)木鸟。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yì)鸟啊!等它的伤养好后,我一定送它回大自然,让它继续给树治病。
(1)读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嘴巴
样子______
______的羽毛
捕食______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3)根据句意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①增加②利,有好处的③更
“原来是一只益鸟啊!”中的“益”字的意思是______。
(4)按要求填空。
“继续”中的“继”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连续,不间断。“继”和“续“两个字意思相近,我还会写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
(5)啄木鸟被人们称为“______”,因为______。
15、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小青蛙写童话
池塘里住着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他长着圆鼓鼓的眼睛,雪白的肚皮,穿着碧绿的衣裳,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
有一天,他突然想写一篇有趣的童话。他想:童话里应该有一个蓝莹莹的池塘。于是,他把小池塘写了进去。他又想:童话里还应该有我的好朋友。于是,他又把蛤蟆写了进去。接着,他又把荷叶和荷花写了进去。
小青蛙的童话写好了,可还缺一些标点符号。这时,一群小蝌蚪游了过来,说:“我们的脑袋又圆又大,尾巴又细又长,就让我们来做你的逗号吧。”荷叶也说:“我的背上有一串串的水珠,可以做你的句号和省略号。”小青蛙高兴地跳了起来,说:“太好了!”
【1】照样子写词语。
蓝莹莹 _______ _______
【2】选择第1自然段中的词语填空。
小青蛙________________,走路时总是________________的。
【3】在小青蛙的童话中,逗号像一个个小蝌蚪,句号像一个个小水珠,其他标点符号像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日积月累。
qīng qǔ zhī yú lán ér qīng yú lán bīng shuǐ wéi zhī ér hán yú shuǐ
青,取 之 于 蓝 而 青 于 蓝,冰, 水 为 之 而 寒 于 水
——《荀子·劝学》
格言大意: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萆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比水还寒冷。这句话是说后生可畏,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17、照样子写一写。
例: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又_____又_____的蛋糕 又_____又______教室
又_____又_____的春天 又_____又______的云朵
18、游乐园
自由组合做游戏,看谁最先到终点。答不出或答不全的原地不动。
19、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补全句子。
例: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①小马向磨坊跑去。 小马( )向磨坊跑去。
②老师对我说。 老师( )对我说。
(2)例: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有谁?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