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地理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积累,我收获,我快乐。

1.离离____________枯荣。野火____________,春风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__________,雨纷纷,先人墓前____________

3.两个黄鹂______________上青天。_______千秋雪,门泊东吴_______

4.在郊外散步时,我们沿着一条________走。爸爸从路旁的_____下拾起枝条,让妹妹拿它当马。

5.夏天,漫步在湖畔,望着美丽的荷花,我不禁想起了两句诗:接天_______,映日荷花________

6.若_______,若饮食,不______,勿生戚。

7.学习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明白了___________

2、换一换,给下列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澡(          要(          扬(          今(       

操(          耍(          汤(          另(       

咬(          合(          旦(          主(       

饺(          拾(          但(          柱(       

 

4、读拼音,写词语。

xún  zhǎo   jū  rán gōng  jī

____ ____ ____

kùn  jìng jiān  lì yì  bēi

____ ____ ____

5、照样子写词语。

(炮火)(大炮)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看图写字。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判断句子中加点的词运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在一个和风细雨的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广场放风筝。______

【2】雪孩子冒着烫人的烟、呛人的火冲进屋里,救出了小白兔。______

【3】小黑猫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______

【4】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微风习习,真冷啊!______

8、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眼睛。______

2妹妹骑的“马”是爸爸在柳树下拾起的枝条。______

3我国共有50个民族,各民族,情谊浓。______

4“春雨惊春清谷天”这句话中包含的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______

5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积雪化得慢的是南方。______

6“轻诺必寡信。”这句话出自《孟子》。______

9、读句子,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后羿一口气射下了十个太阳。( )

【2】“春雨惊春清谷田”的下一句是“夏满芒夏暑相连”。( )

【3】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都是天然的指南针。( )

【4】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5】《小马过河》告诉我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

10、判断

(1)《雪孩子》中的雪孩子最终变成了一朵很美的云。______

(2)狐狸分奶酪的结局是狐狸把奶酪全吃完了。______

(3)小熊住在山顶,松鼠住在山脚,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交朋友。______

(4)《雾在哪里》中的雾最后把城市藏起来了。______

(5)“狐假虎威是一个含动物名称的成语。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阅读。

小白鸽(节选)

小白鸽整理羽毛的时候,先把脖子歪过去,用尖嘴当梳子,在背上东啄啄,西啄啄。接着,它把头埋进翅膀里,梳理下面的羽毛然后,它又把头低下去,叼几下肚子底下的羽毛。小白鸽梳理尾巴上的翎(líng)毛最有趣了,它的尾巴张成扇形,使劲儿往上翘(qiào),脖子用力往后伸,用嘴夹住翎毛从尾巴根一直理到尾巴尖。最后,它要整理头上的羽毛了,这是它最不认真的地方。只见它把头低下来,仅用一只爪子在头上挠两下就完了。

1从短文中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 )→( )→( )→( )

2小白鸽整理羽毛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头上 ②背上 ③肚子底下 ④翅膀下面 ⑤尾巴上

3在文中找出与“整理”意思相近的词写下来:_______________

4小白鸽整理得最有趣的地方是( )

A.背上的羽毛 B.肚子底下的羽毛 C.尾巴上的翎毛

5小白鸽整理得最不认真的地方是( )

A.头上的羽毛 B.背上的羽毛 C.尾巴上的翎毛

12、阅读理解。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gòu)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sǎng)子,那该有多好啊!

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di)。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miào)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chí)练习,这样长期不断(duàn)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怏(yàng yang:不服气,不满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_____句话。

2“副”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字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①居于第二位的②相称,符合③量词。文中“一副天生的嗓子”中的“副”应选第_______ 种解释。

3乌鸦的目的是什么(   )

A.可以喝到瓶子里的水。

B.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

C.自由自在地生活。

4怎样才能有一副好嗓子呢?( )

A.每天不发声,保护好嗓子,就自然会有好嗓子了。

B.每天睡起得晚晚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chí)练习,这样长期不断(duàn)地练下去。

C.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chí)练习,这样长期不断(duàn)地练下去。

5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13、阅读分享

离歌

白桦树上,叶子已经所剩(shènɡ)无几了。光秃秃的树干上,一个椋(liánɡ)鸟巢(cháo)孤零零地晃来晃去,它已经被主人丢弃好久了。

忽然,不知怎么回事,两只椋鸟飞来了。雌(cí)椋鸟钻进了巢里,煞(shà)有介事地忙碌(lù)起来。雄椋鸟落在枝头,向四周望来望去……然后,它唱起歌来!声音挺小的,好像只是唱给自己听的。

雄椋鸟的歌儿唱完了,雌椋鸟从巢里飞了出来,一起急急忙忙地向鸟群(qún)飞去。是时候了,是时候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就要远行了。

今年夏天,他们的孩子就出生在这个巢里。现在,它们是来跟这小房子告别的。

它们不会忘记这所小房子的,明年春天,还要回到这里来住,一定的。

——选自《森林报秋》

1你从哪些景色中知道文章描写的是秋天?请你用 勾画出来。

2照样子,写词语。

晃来晃去     急急忙忙  

3椋鸟要远行了,它们要飞往___________,因为它们是_______鸟。

4课外你还阅读过《森林报》或者其他描写秋天的文章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夏天的白洋淀(diàn

夏天,整个白洋淀的芦()苇(wěi)一望无边,像绿色的海洋。湖面上一片片荷叶挨(āi)挨挤()挤,一枝枝荷花摇摇摆(bǎi)摆。那些荷花有白的,有粉的,还有红的,真好看!湖中心,渔船三五成群。渔民们一会儿张网,一会儿收网,那些网就在湖中上下翻飞。等到鱼儿满舱(cāng)的时候,渔船就一只跟着一只向村边划去。

【1】短文写了白洋淀的芦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仿写句子。

那些荷花白的,粉的,还有红的,真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描写渔民打鱼场景的语句。

15、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上课时,河马老师问:“谁愿意给大家唱支歌?”小动物们争着举手:“我愿意!”小黄鹂生怕老师叫别人,忽然站起来抢着唱歌。

课间餐时,河马老师问:“谁愿意帮我发点心?”小胖猪的手马上举得高高的:“我愿意!”小胖猪一边发点心,一边大口大口地自己吃起来。

放学了,地上不干净。河马老师问:“谁愿意打扫卫生?”小黄鹂和小胖猪都不作声。只有小刺猬举手:“我愿意!”

小刺猬在地上打个滚,把那些碎纸片扎在刺上,送到垃圾桶里。他扫啊,擦啊。教室变得干干净净。河马老师笑了:“小刺猬真棒!”

小黄鹂和小胖猪嘟着嘴巴:“河马老师真偏心。”

(1)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2)“他扫啊,擦啊。”中的“他”指的是_____

(3)读了短文,我觉得小刺猬是个 的孩子。(填序号)

A.爱逞(chěng)强

B.不怕脏,不怕累,爱劳动

C.偏心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上“√”,错的打上“×”。

①上课时,小朋友们都不愿意为大家唱歌。_____

②小胖猪一边发点心,一边大口大口地自己吃起来。_____

③小黄鹂和小胖猪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_____

(5)你觉得河马老师偏心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想一想。

为什么说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就能找到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主题探究。

《彩色的梦》中作者写道:“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想一想,这些彩色的铅笔会聊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一写。

1.摇摇   _________   ________

2.老师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

_______一边______,一边_______

3.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

19、疑难探究。

读读课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日月潭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我能认真看图,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它们会说些什么呢?编个有趣的故事写下来吧,记得给故事起个题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