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条______ 一_____扁担 一______花炮 一块______
一_____小树 一_____龙船 一张______ _____的太阳
______的衣服 一只______ 欢乐的______ 难忘的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zāi nàn hónɡ shuǐ shēnɡ chǎn
( ) ( ) ( )
zuò yè rèn shi dào lù
( ) ( ) ( )
3、查字典,填一填。
要查的字 | 部首 | 再查几画 | 组词 |
棉 | ____ | ____ | ____ |
岸 | ____ | ____ | ____ |
4、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五光十色的礼花真美啊(_____)
2.这到底是怎么回事(_____)
3.秋天到了(_____)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_____)
5、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补全句子。
挑着 穿着 戴着
朱德同志( )草鞋,( )斗笠,( )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6、我是拼写小能手。
1.“粒粒皆辛苦”,我们要爱惜shí wù。
2.听到mìng lìng,它立刻睁开yǎn jīng
,张开zhuǎ zi
,像箭一样冲了出去。
3.狐狸shén qì huó xiàn地走在老虎的前面。
7、回忆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动脑筋解决。______
【2】从玲玲的故事中,我懂得了:我们要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______
【3】小作者感受到睡梦中的妈妈好美丽,好温柔,感受到妈妈好累。______
【4】“路人借问遥招手”的下一句诗是“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__
8、读一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全面。(_____)
2.蒲公英妈妈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_____)
3.“紫”用部首查字法,查“此”部。(_____)
4.我和克拉拉在比赛力气大小的时候,绳子断了。(_____)
5.“月落乌啼霜满天”出自《枫桥夜泊》,作者是王之涣。(_____)
9、给下列关于“商量”的恰当的说法打“√”。
【1】要有礼貌地说,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____
【2】要说清楚理由,不能吞吞吐吐。____
【3】被拒绝要表示理解,不要勉强别人。____
10、找出下列选项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非”没有部首。 (_____)
(2)“浇”的声旁是“尧”。 (_____)
(3)“烧”的形旁是“尧”。 (_____)
(4)“严厉”的反义词是“温柔”。 (_____)
(5)“晓”和“挠”的声旁是同一个字。 (_____)
11、阅读检阅台。
小动物过冬
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这几个好朋友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小燕子说:“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快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小燕子接着问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
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洞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小燕子又问小蜜蜂:“蜜蜂妹妹,冬天到处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小蜜蜂说:“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够吃上一个冬天了。”
它们商量好了,约定第二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
【1】用“——”画出文中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并再写三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小蜜蜂 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
小燕子 吃得饱饱的,冬眠过冬
青 蛙 把食物储存起来过冬
【3】除了文中提到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用以下三种方式过冬的呢?分别举个例子吧!
(1)冬眠:__________ (2)到南方:__________
(3)储存食物:__________
12、一件棉衣
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警卫员都穿上了新发的棉衣,毛主席穿的还是那件旧棉衣。
我们也记不清主席那件棉衣已经穿过几冬了,可能是才到陕(shǎn)北的那一年换上的。料子是灰土布的,两个胳膊肘上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出来了。我们要给主席换件新的,说过好几次,主席总是说:“ 现在抗(kànɡ)战要紧,边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应该省吃俭用。这件棉衣嘛,洗洗补补还可以穿。”
【1】这篇短文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毛主席的棉衣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主席为什么不肯换新棉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毛主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短文,完成练习。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边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她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山,挎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几丛青翠的竹子。那个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1】填一填。
(1)涛涛画的海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
(2)山山画的山那么________,水那么________。
(3)平平画的平原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
【2】涛涛、山山、平平分别画了家乡的哪些美景?选一选。
A.海、船、鱼、虾、贝壳 B.平原、稻子、棉花、菜地、翠竹
C.山、水、树、蘑菇
涛涛画了家乡的______;山山画了家乡的______;平平画了家乡的______。
【3】我的家乡在____________,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本语段一共(______)句话。
【2】用“_____”画出朱德同志挑粮的样子。
【3】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___________”五个字。
【4】从语段中,你感受到朱德同志是怎样的一个人?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喜欢捉迷藏的风婆婆
风婆婆会隐身术,喜欢和大家捉迷藏,森林里几乎哪儿都有她的身影。可是,小动物们却看不见她。
一天,太阳烤着大地,没有一丝风。小白兔在菜地里拔了会儿萝卜,热得满头大汗。他摘了一片芭蕉叶,使劲扇起来。这时,一阵凉风吹了过来。
“风婆婆,谢谢你。”小白兔说。
“咦?小白兔,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风婆婆好奇地问。
“虽然我看不见你,但能感受到你的凉爽。”小白兔说。
一天,花鹿妈妈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小花鹿急着去上学,界看着热腾腾的饭莱,皱起了眉头。忽然,一阵凉风徐徐吹来,饭菜渐渐凉了。
“风婆婆,谢谢你。”小花鹿一边吃饭一边说。
“咦?小花鹿,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风婆婆好奇地问。
“虽然我看不见你,但能感受到你。”小花鹿说。
一天,小刺猬正坐在电脑前学习,忽然停电了。他走到屋外,发现田野里一丝风都没有,一旁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纹丝不动,小刺猬叹了口气。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发电机的叶片快速地转了起来。来电了,电脑又运转起来了。
风婆婆,谢谢你。”小刺猬坐在电脑前一边学习一边说。
“咦?小刺猬,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风婆婆好奇地问。
“虽然我看不见你,但能感受到你巨大的能量。”
喜欢捉迷藏的风婆婆总是这样热心地帮助小动物们。
【1】“纹丝不动”的意思是( )
A.一点儿也不动
B.动了一点儿
【2】用“ ”画出与“森林里几乎哪儿都有她的身影”相照应的句子。
【3】小动物们感受到风婆婆哪些特点?对待风婆婆是怎样的态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风婆婆还能帮小动物做什么事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几天 叶子上的 没过 更多了 蚜虫(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用加点词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苍耳妈妈有办法,它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写,用下边加点的字造句。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带来了 必须 洪水 无数的 治好它 给百姓 灾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阳 家乡 美丽的 城市 是 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河里 游来游去 有 鱼 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表达与交流
认真观察上图,图上画了哪些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