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一写
蜻( 蜻蜓 )(请)( 请客 ) 请(________)(_____)(________)
顶(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本课中的诗句填空。
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古诗补充完整。
4、比一比,再组词
杨(______) 节(______) 旗(_____) 欢(_______) 帜(_____)
扬 (_____) 洁(_____) 族(_____) 吹(______) 识(_____)
申(______) 相(_____) 样(_____) 包(_____) 用(_____)
伸(______) 泪(_____) 洋(_____) 抱(_____) 拥(_____)
5、一字组多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将下列生字规范填写到相应的田字格中。
但 都 呼 知 船
7、判断对错。
【1】“巨石”中的“巨”第二笔是竖折。______
【2】“足迹”中的“迹”第三笔是捺。______
【3】《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______
【4】“欲穷千里目”中的“欲”是想要的意思。 ______
【5】“公园、原因、圆形、队员”这一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 ______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作、都”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 (______)
【2】“甩着尾巴”“露着肚皮”“一方鱼塘”“一片欢笑”这些词语都是对的。(______)
【3】“播种、耕田、打谷、插秧”这个顺序是正确的。 (______)
【4】《玲玲的画》告诉我们:只要多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______)
【5】“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这副对联写出了山水的美。 (______)
9、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_____)
2.《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_____)
3.“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____)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我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_____)
10、根据在“快乐读书吧”里读过的童话故事的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鲤鱼跳龙门》中领头去跳龙门的是一条金色的小鲤鱼。(______)
【2】《一只想飞的猫》中那只会飞的猫热心帮助了很多小伙伴。(______)
【3】《孤独的小螃蟹》中,小螃蟹把可口可乐空罐子当作鼓敲响的时候,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______)
【4】《“歪脑袋”木头桩》中的木头桩虽然又脏又丑,但很谦虚,受人尊敬。(______)
【5】《小狗的小房子》中小狗为了让小猫高兴,一个人把小房子扛到了小河边。(______)
11、课内阅读。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段话中,描写秋季的葡萄多的词语是______;描写葡萄颜色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
【2】从最后一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维吾尔族老乡__________的特点。
12、阅读练习。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1】从“窜、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______。
【2】①老汉突然冲上来,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②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联系上下文体会老汉的心情。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会想:_______________;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劳动的小猴
一只小猴在自己的家门口种了一棵桃树,希望在夏天能吃上甜甜的桃子。
桃树一天天长大了。有一天,桃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桃树痛苦地说:“小猴,快帮帮我,我要被大风吹倒啦!”小猴听见了,连忙给桃树做了个支撑架。桃树终于在风中站稳了,感激地对小猴说:“谢谢你,小猴!”
过了一段时间,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小猴又立即把树上的蚜虫捉了个一干二净。
经过漫长的等待,盛夏来临了,桃树上长出了鲜美的桃子,小猴吃了个够,觉得快乐极了。
【1】短文一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_)的桃子 (___________)的桃子 (__________)的桃子
【3】当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后,他会_______地对小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小猴不给桃树捉蚜虫,他在夏天能吃到桃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同步阅读
露水姑娘
春天到了,太阳公公把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冬眠的麦苗从睡梦中醒来,觉得身上暖洋洋的,他慢腾腾地抬起头,立起身来,看到迎春花身穿美丽的黄裙子,小草已把大地打扮得一片绿油油的,小燕子在空中箭一般地上下飞舞。麦苗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呼吸清新的空气。露水姑娘知道春天雨水少,麦苗需要水分,她悄悄地爬到麦苗叶子上,把自己身上的水分奉献给了麦苗。麦苗被露水姑娘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她用露水姑娘赠给自己的水分湿润了喉咙和全身,顿觉精神起来,恢复了旺盛的生机。然后说:“谢谢你,露水姑娘。”风婆婆看到露水姑娘的高尚品质,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______)的阳光 (______)的黄裙子 (______)的空气
【2】照样子,从文中找出与所给例子类型相同的词语。
绿油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麦苗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呼吸清新的空气”这句话把_________当作________来写,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文中的风婆婆为什么给露水姑娘鼓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结合标题“难忘的泼水节”,请问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呢?( )
A.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庆祝。
B.因为这次泼水节很热闹。
【2】请你想象一下,周总理会说些什么祝福傣族人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船行驶。(把句子写具体)
船_______________行驶。
2.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
3.船工们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词语。
1、披着雪白的衣裳
( )( )
2、灌溉田地
( ) ( )
18、拼读过关练习(过关画笑脸)
1、ǜ é à ū ó( )
2、z d p c zh ( )
3、z-ú-zú s-ǎ-sǎ( )
19、学了本文,说说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
20、我爱写话。
提示:这是什么季节?
图上有哪些人?
他们在做什么?
心情如何呢?
仔细观察图片,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