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地理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选择正确的”、“填入括号里。

聚精会神( )看 耐心( )等待  玩( )高高兴兴

疲惫( )身影 跑( )飞快   默默( )说

2、经典积累。

①称尊长  勿呼_________  对尊长  勿见_________

②树无根不长,_______________

③小明总是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硬塞给别人,你会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勿施于人”来劝告他。

3、比一比,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我会根据读音,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字。

yuán       ( )          ( )          ( )

shì        ( )             ( )          ( )

tónɡ       ( )            ( )            ( )

5、把下面句子加上标点后,再读一读。

①奶奶,壶盖为什么会跳动呢 ________

②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 ________

③今天的天气多好啊 ________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读拼音,写字词。

zhǎn   kāi     sàn bù     bànɡ wǎn zhàn shì        xīn kǔ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判断句子中加点的词运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在一个和风细雨的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广场放风筝。______

【2】雪孩子冒着烫人的烟、呛人的火冲进屋里,救出了小白兔。______

【3】小黑猫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______

【4】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微风习习,真冷啊!______

8、判断题(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的打“×”。

1.《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是德国的任溶溶。  _____

2.旧中国的国庆节是“十月十日”。_____

3.小草莓把蛋糕送去给番茄骑士。_____

4.“瞧你个没头脑,大起来可怎么做大事啊!”这是不高兴的妈妈经常说他的一句话。_____

9、判断选择,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冒”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曰”字。( )

【2】“炒、烤、煎、煮”这些字带有“火”或“灬”,大多跟火有关;“补、袜、衫”都带有“衤”,大多跟衣服有关。( )

【3】大树是天然的指南针,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南方。( )

【4】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

10、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几个虫子真可怕”。______

2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秧”,我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______

3“秋季里,稻上场”中的“场”的读音是“cháng”。______

4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______

5《雪孩子》一课中,是小猴救了小白兔。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课外阅读。

秋天

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

小牛说,秋天是金黄的,辽阔的田野金黄金黄。

小鹿说,秋天是红色的,满山的枫叶火红火红。

秋天真是一幅多彩的图画!

1填空。

①小牛眼中的秋天是______________的;

②小鸟眼中的秋天是______________的;

③小鹿眼中的秋天是______________的。

2你学过哪些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快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小猴做衣服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套新衣,但不知该用多少布料。

小猴向大象请教:大象伯伯,我做一件衣服得用多少布料?大象说:我看最少也得五丈。小猴一听,吓了一跳,怎么用这么多布料?

小猴看见树上有只小松鼠跳来跳去,就问:松鼠弟弟,我做一套衣服得用多少布料?松鼠说:最多五寸就够了。小猴一听,吃了一惊,怎么用这么少布料?

这时,对面走来一只老山羊,小猴迎上去问:山羊爷爷,我想做一套衣服, 大象伯伯说要用五丈布料,松鼠弟弟说只要五寸布料。到底用多少布料好呢?

老山羊说:这得按你身体的大小来决定。说着,他用尺子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五丈,也不是五寸,而是五尺。

【1】给画线的字注音。

①小猴向大象请教( )。

②做一套衣服得( )用多少布料?

③他用尺子在小猴身上量( )了量。

【2】按短文内容填空。

小猴做衣服,不知道__________ ,他先请教_________,再问_________,最后请教________,知道了做衣服得按__________________来决定。

【3】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妈妈睡了

妈妈睡了。妈妈在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的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妈妈在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的笑着,嘴巴、眼角都挂着笑意。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儿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儿睡一觉了。

1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因为她有____的眼睛,______的眉毛,_____的脸。

2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因为她在_______

3妈妈累了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享受阅读的乐趣。

南海明珠

我的故乡海南岛,我称它为“南海明珠”。它风景优美,秀丽动人,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早晨,太阳从海平面上慢慢升起,把柔和的光铺洒在海面上,海水变得金灿灿的。海滩上的景象更是奇妙,到处都是贝壳,有黄的、银白的、红的、蓝的等,真是五光十色。它们的形状可真逗人,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扇形的,有的是圆锥形的,花纹一圈一圈地往下缠,还有的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栩栩如生。那些礁石就更奇怪了,如鸡、如猿、如桂林秀峰,姿态万千,在阳光下,与贝壳辉映,发出熠熠光彩。而那一块矗立在沙滩上的大石头,上面刻着的“南天一柱”四个大字,像四团火在燃烧……

啊,海南岛处处都是美景,处处都在闪光,真是名副其实的“南海明珠”!

【1】短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具体写海南岛的风景。

【2】读短文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第二自然段中有两句话描写贝壳,用“_________”画出来。

(2)画“_________”的两句话中第一句描写了贝壳的_________,第二句描写了贝壳的_________。

(3)照样子,用文中的词语来写写贝壳。

银白的贝壳 _________的贝壳 _________的贝壳

圆形的贝壳 _________的贝壳 _________的贝壳

【3】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姿态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夸夸海南岛,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游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这一自然段选自《_________》这篇文章,共有______句话。

2本段中“猴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陡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傣族人民非常高兴。

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傣族人民多么高兴。

1.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各组词语排列成句子写下来,并加上标点。

1.学校 美丽的 我们的 一座    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

2.画了  小树  几棵  弯弯的  陈丹

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雨中的日月潭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整个贝壳色彩艳丽,就像_________________

2.日月潭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真情写话

看看下边这幅图,图上画的是谁?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她都飞到了哪些地方干了什么?快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