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地理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日积月累。

1.《夜宿山寺》中写道:“___________,恐惊天上人。”可见山寺非常__________

2.“__________,万径人踪灭。”这句诗出自柳宗元的《______》。

3.穷且益坚,不坠__________

4.不以规矩,不能__________

5.“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这句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

6.大自然中植物很多,都各有其独特的地方。“杨树________,榕树________________树叶像手掌。”我还知道“________喜暖在南方,________耐寒守北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按要求填词。

(1)填量词:一_____字典 一____

(2)补充完整:一把______ 一片_______ 一道______

(3)接着写:枫树 杨树 ______

老鹰 大雁 ______

采桑 割麦 ______

(4)填近义词:新奇  _______

(5)填反义词:闲   _______

4、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6分)

)( )( )( )(

 

5、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选一选修辞手法。

1.“______)(______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寺的高。

A比喻   B夸张

2.“敕勒川,阴山下,天______穹庐,笼盖四______。”这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天空的形状。

A拟人   B比喻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看拼音写词语。

shí qiáo tóng hào sōng bǎi nóng máng xióng māo

yǎn jing bàng wǎn hǎi yáng jiǎo jiān zhī shi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下面的说法中,对的打“√”,错的打“×”。

1“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里面样样都有,唯独缺少了电梯。________

2“不高兴”当演员,表演的节目是《三打白骨精》。________

3“没头脑”做事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什么事都不高兴。________

8、读一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紫”用部首查字法,查“此”部。 ________

【2】《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________

【3】《江雪》和《梅花》都是描写冬天景色的诗。 ________

【4】小蝌蚪长成青蛙是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接着尾巴慢慢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 ________

【5】写留言条时,最后先写时间,再写上自己的名字。________

9、读一读,想一想,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苍耳妈妈让孩子们乘着风去田野、山洼。 ____

【2】寒号鸟被冻死了,是因为它只顾眼前,不想将来。 ____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写的是雪花。 ____

【4】“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是《鸟鸣涧(jiàn)》中的诗句。____

【5】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是两个调(tiáo)皮、可爱又有爱心的孩子。____

10、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学习了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知道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 )

【2】从小毛虫的变化中我们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不要盲目悲观失望。( )

【3】看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目录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要读的那一页读起。( )

【4】上学要迟到了,看着前面慢悠悠走着的阿姨,茜茜大叫到:“阿姨,让一下!”( )

【5】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会发生变化,比如“车”“牛”。( )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阅读天地。

徐悲鸿画马

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

他为了画好奔跑的马,常常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跑动的样子。有一次,他只顾观察,没有注意脚下的路,结果摔了一跤,满身尘土,手、脚、脸都擦破了。他爬起来,又继续追赶。

 

徐悲鸿画马入了迷,整天沉浸(jìn)在马的世界里。他几乎每天都要画马,他小屋的墙上,贴满了骏(jùn)马图。

功到自然成,徐悲鸿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画的骏马图成了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你看《奔马图》中,那气势雄壮、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强劲的铁蹄,仿佛发出“嗒嗒”的蹄声,催人向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举世闻名——(______)           一望无际——(______)

【2】徐悲鸿为了画好奔马,是怎样做的?你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悲鸿后来画的马是怎样的?用“__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12、课内阅读。

雪孩子(节选)

①“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②“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③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1】选文一共有______ 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一共有______句话。

【2】根据选文的内容,填一填。

呛人的( )                           烫人的( )                           勇敢的( )

【3】读选文中画“——”的句子,我们应用( )的语气。(写序号)

①惊讶、着急                           ②生气                                        ③高兴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水淋淋”说明( )。(写序号)

①雪孩子累得出汗了                    ②雪孩子开始融化了                    ③雪孩子喝了很多水

【5】在找到小白兔后,雪孩子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来。

13、不懂就问

孙中山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只是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

一天,孙中山照例流利地背出了前一天学的功课。先生在他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读了几遍,很快又背下来了。但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您能讲讲吗?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鸭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不过,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1_____在文中画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

2本文可分为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每段的段意。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14、阅读短文《帮母亲挑水》,回答问题。

公鸡刚叫过头遍,朱德的母亲就开始了一天的繁忙劳动。

她拿起扁担和水桶要去挑水,发现昨晚空空的水缸已经装满了水。

“这是谁挑的呢?”母亲自言自语地说。

第二天,第三天……每天早晨水缸都是满满的。

这天,鸡没叫,母亲就起床了。她轻轻地推开房门,只见朦朦胧胧的夜色中有一个身影,正提着水桶吃力地往水缸里倒水。母亲急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儿子朱德。

母亲摸着朱德稚(zhì)嫩的肩膀,一阵心酸。

“妈妈,您放心吧,我能干!”说着,朱德又挑起大水桶,走出了厨房。望着这懂事的孩子的背影,母亲心里想:“小小年纪能这样体贴长辈,吃苦耐劳,真让人高兴啊!”

【1】请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 )            关爱( )

【2】读完短文我们知道:每天早上挑满水缸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好孩子。

【3】你平时帮助母亲做过什么事情?选一件简单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

有一天,小鸟病了,躺在窝里,哪儿也去不了。他想,要是能跟小花一起唱支歌,跟小草一起跳个舞,该有多好哇!可是,他病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飞下来呢?

小鸟费了好大的劲儿,从窝里伸出头来,对榆树下面的凤仙花说:“凤仙花姐姐,我病了,请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儿,好吗?”凤仙花听了,红着脸说:“真对不起!我长在地上,不会爬树,也不会飞,怎么能上去跟你玩呢?”

1小鸟生病了,他想和谁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凤仙花为什么不能和小鸟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凤仙花和小鸟的对话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题文)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学习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造句。

(1)一边……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古诗二首》课文结构

登鹳雀楼

第1、2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4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4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会看图写句子。

(1)_____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_

 

(2)________的大哥哥坐在沙发上_____地看书。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看图按问题写话。

图上画的是哪一天?这一天是什么日子?他们在做什么?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