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内容填空。 (改编题 )
(1)本学期,我从课文中认识了_______ 的朱德,_______ ______ 的周恩来。知道了
“狐假虎威”的意思是 把百兽吓跑的。 懂得了做好事光
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 。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 。
的道理。还积累了许多描写冬天的成语 、 。
(2)《敕勒歌》这首诗中,描写草原风吹时牧草低头,牛羊显露的诗句是 ,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 朝诗人 ,诗中告诉我
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诗句是 , 。
(3)爷爷常用 无根 , 无志 。这句话告诫小明要做一个有志气的人。
爷爷还说:有志 ,要从小做一个有志向的人。(创新题 )
2、课文内容我知道。
(1)古诗《村居》和《咏柳》描写的都是______季的景色。
(2)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美,风景如画。其中“山”有泰山、____________等,“川”有长江、____________等。
(3)你最喜欢的两种中国美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予人玫瑰,______有余香。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6)A班准备朗诵与春天有关的古诗,你建议他们可以选用《____________》这首诗。请你写出其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弟(______) 弯(______) 彩(______) 味(_____) 灵(______)
递(______) 湾(______) 菜(______) 妹(______) 寻(______)
4、词语乐园。
(1)“舟”字的笔顺是_________。
(2)用“_______”和“_______”作偏旁的字大多与“火”有关。
(3)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装”应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
(4)“原”和“_____”是左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_____(撇画 捺画)要写得伸展。
5、照样子写词语。
(1)大摇大摆(ABA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喜滋滋(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安安静静(AABB):__________ __________
(4)东张西望(含反义词):__________ 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hǎi yáng xióng māo sì jì rán hòu xiě xìn
tóu fa gāo lóu shàng shēng zhǎn xiàn lì yòng
7、请你判断。在正确的说法后画“√”,在错误的说法后画“×”。
【1】《“歪脑袋”木头桩》中,小姑娘们动手三下两下就把木头桩从地里挖出来了。(________)
【2】《孤独的小螃蟹》中,小青蟹走后,小螃蟹因为太寂寞了,就离开家,去找小青蟹。(________)
【3】《一只想飞的猫》中的猫虽然很努力,可是并没有捉住蝴蝶。(________)
【4】小鲤鱼想让奶奶、爸爸妈妈也到龙门这里来生活,因为这里很美。(________)
【5】《小狗的小房子》中的小狗是一只胆小、不负责任的小狗。(________)
8、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玲玲的画》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好事也能变成坏事。(______)
【2】《揠苗助长》说明的道理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守株待兔》说明的道理是“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______)
【3】邮票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最早的邮票是我国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______)
【4】戴嵩喜欢画牛,齐白石喜欢画马。(______)
9、在讲述如何做手工时,一定要把过程(guò chéng)讲清楚,不用按顺序。 _____
10、读一读,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全面。(_____)
2.蒲公英妈妈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_____)
3.“紫”用部首查字法,查“此”部。(_____)
4.我和克拉拉在比赛力气大小的时候,绳子断了。(_____)
5.“月落乌啼霜满天”出自《枫桥夜泊》,作者是王之涣。(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1】在写“我”做好事的句子下面画“——”,在“我”做坏事的句子下面画“~~~~”。
【2】“我”是_________,“我”会变成______________(至少写3种)。
12、阅读。
《画杨桃》片段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 )地说:“大家( )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 ),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段中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①发笑 ②发现 ③和颜悦色
【2】根据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老师非常严厉地批评了这几位同学。( )
(2)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一样。( )
(3)我永远也记得老师的教诲。( )
13、课外阅读。
丰收的画
秋风吹着口哨,从田野上跑来了。
它敲着小朋友的门,说:“秋天到了,快去看丰收的画!”
小朋友跑出来了,追着秋风,追着芳香,向田野跑去。
呀!眼前是一幅五彩的图画。高粱(liánɡ)举着一面面小红旗,稻穗(suì)泛起金黄的波浪,棉花吐出朵朵白云,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玛瑙(nǎo)……多美啊!是彩霞姑娘的花篮里撒下来的吗?是太阳公公的神笔画出来的吗?
秋风说:“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ɡuàn)出来的!”
啊,丰收的画,挂在田野上,挂在场院里,挂在农民伯伯的笑脸上,也挂在小朋友的心中。
【1】这篇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仔细观察下面词语的特点,照样子写一个词语。
吹着口哨 追着秋风 举着红旗 ___________
【3】文中的五彩的画是谁带来的?( )(填序号)
A.太阳公公 B.彩霞姑娘 C.农民伯伯 D.小朋友
【4】短文中这幅五彩的画分别画的是谁?请连一连。
朵朵白云 金黄的波浪 紫色的玛瑙 一面面小红旗
葡萄 高粱 稻穗 棉花
【5】秋天丰收的画还有什么?仿照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飞呀飞
看见小鸟在飞,大家都很羡慕。乌鸦奶奶摇摇头说:“你们没有翅膀,永远飞不起来!”
“我偏要飞!”小蚂蚁说着,摘了一朵蒲(pú)公英当小伞。“飞起来喽!”小蚂蚁高兴地叫了起来。
“我也试试看!”小青蛙着急地吹了一个大气球。“飞起来喽!”小青蛙好快乐。
三只小兔用花绸(chóu)布做了一架美丽的风筝,三只小兔也飞上了天空。
“咦,这是什么?”乌鸦奶奶好奇地戴(dài)上了老花眼镜。胖小猪骄傲地说:“这是我造的飞机。”胖小猪开着飞机上了天。地上只剩下河马。乌鸦奶奶叹了口气:“哎,你太重……”
河马造了一艘(sōu)飞船,他自豪地一按电钮(niǔ),“轰隆隆”,飞船飞上了天。
乌鸦奶奶想了想,说:“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谁都能飞起来!”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仰慕——( ) 高兴——( ) 骄傲——( )
摘了一朵蒲公英飞了起来; 吹了一个大气球飞了起来;
做了一架风筝飞了起来; 造了一架飞机飞了起来; 造了一艘飞船飞了起来。
3.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 。
15、课内阅读。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1】用“ ”画出要到山下挑粮的原因。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____里,____,非常难走。”这句话从路____、路____、路___三个方面写出了挑粮的_____。
【3】文中的“大家”指的是( )
A.挑粮的农民
B.普通战士和部队首长
【4】“每次”“争着”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1)梧桐树叶像手掌。
_______________
(2)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风纷纷出发。
_______________
(3)曹冲才七岁。
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要飞那么远吗?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连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渡船 到 树林里 我 撑着 对岸的 去打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爷爷 石头上 一位 白胡子 休息 坐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写句子。
(1)例: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
北京________啊!我________ 。
(2)例: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