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乐山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参加永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B.“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了潺潺的流水、青翠的藤蔓、悠闲的游鱼、清幽的竹林。全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游览山水的愉悦心情。

2、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作用是()

A. 用贵族化的楠木反衬白杨的平凡而伟大。

B. 用平凡而伟大的白杨树反衬楠木贵族化的丑态。

C. 抒发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的愤恨鄙弃之情。

D. 抒发对楠木自居高贵的批判之情。

 

3、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湎怀   翰林   春寒料峭   恹恹欲睡

B.罅隙   濒邻   藏污纳垢   殚精竭虑

C.推崇   抵赖   和颜悦色   长虹卧波

D.鲜腴   辟邪   盘曲嶙峋   巧妙绝纶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童年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

B. 有些打扮落伍的人站在这一群光鲜亮丽的人群之间,如同鹤立鸡群。

C. 听了这话,他表面上还是正襟危坐,心里却翻来覆去不是滋味。

D. 他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可是最近却忽然杳无消息了,对于他的隐退,大家都感到很失落。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诗歌赏析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经》又叫《_____》,共有诗歌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时和睡时,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崔颢登临黄鹤楼,追寻黄鹤踪影,杳然无得。极目远眺,长江对岸“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绚丽之景映入眼帘。(崔颢《黄鹤楼》)

(5)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A)我们在溪边的树林下休息时,***告诉我:“就在那个时候贺龙的部下也并非土匪。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贺龙承袭了父亲的威势。

“他的父亲是清朝的一个武官。有一天,同僚宴客,他带了贺龙去。他夸奖贺龙的胆气。有一个客人决定要试验一下、便在桌子下面放了一枪。据说贺龙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B)不久以前,贺龙拘获一个瑞士籍的教士鲍士哈,许多外国教士都有这种习惯。当贺龙的军队开始长征时,鲍士哈的刑期还没有满,鲍士哈恢复自由,贺龙给他旅费到云南。奇怪得很,据说他曾经这样表示:“如果农民知道中国共产党到底是怎样的人,就谁也不会逃避了。”

……

我开始有点明白中国的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打得这样长久。这样不妥协,这样中国式。在之后行进的路上,我从其他红色伴侣那里知道了更多此类的事情。

(1)选段A中的***是______,国民党曾命令***和一个宣传队去会见贺龙,他们的使命是______

(2)请联系原著分析贺龙参加共产党的原因。

(3)结合全书,举例说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具有怎样的意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为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以“法典”命名,表明凡是纳入民法典的规则,都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点;以“民”命名,说明民法典把人民愿望置于首位,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此次民法典草案亮点很多,最大的亮点就是为民立法、以民为本,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民事权利的保护逐渐加强。今天,我们之所以要颁行民法典,是因为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民事权利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保障人民更加广泛的民事权利十分重要。民法典既确认了个人享有各项具体民事权利,明确了这些权利的具体内容和边界,又保护个人能够正常行使和主张权利,免受他人不法侵害。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表决通过了《民法典》,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民法典》实施后,我国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在民法典中,“平等”与“保护”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此外,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例如,民法典草案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侵害个人信息现象,民法典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还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

【材料三】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民法,但有民法典的并不多。民法典突出对绿水青山蓝天的保护,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新增的保理合同相关规定,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陈晶莹代表说,民法典草案紧随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开放性。在一些代表委员看来,民法典草案通过实施后,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支柱,也为未来相关民商事法律规范的制定提供标准。孙宪忠代表告诉记者,民法典草案已为一些民商事活动领域留出了充分的立法空间。“如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相信民法典将为今后特定领域的立法打下基础、提供便利。”他说。民法历史悠远,中国民法典助力开创未来。李亚兰代表说,民法典立法突出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具备与时俱进的立法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必将为这个奋进的时代提供更为完备的法治保障。

【1】下列关于“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

B.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人民群众的私权,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C.民法典坚持“平等”与“保护”的立法精神,蕴含着对人民群众各项权利的充分尊重和绝对保护。

D.民法典目前还没有为民商活动领域立法,将来也不会涉及这一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的集大成者,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B.民法典确认了个人享有的各项民事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各项权利的内容和边界,保护个人能够正常行使和主张权利。

C.民法典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每个人的每项权利都将受到民法典的保护。

D.民法典扎根中国土壤、紧扣时代脉搏,对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了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3】【材料三】中加点的“绝大部分”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民法,但有民法典的并不多。

【4】我国民法典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生活中,一缕幽幽弥散的书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都会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请以“   浸润我心”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6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