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
B.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学习是第一位的。
C.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
D.读书,要学会取舍,我们可以选择《傅雷家书》中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内容认真阅读。
2、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B.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有些山峰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
D.雪花和水流一起走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
3、下面有关两部名著的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B.傅雷写第二封信的目的是,提醒儿子在取得成功时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
C.《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敏的,《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学好音乐艺术的问题。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两个部分,先描写国内战争,后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4、《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 )的书
A.傅聪
B.傅敏
C.傅作义
D.自己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描写,让人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蜀。
B.颔联安慰朋友不要忧虑,因为两人虽然处境不同,但是情感是相同的。
C.尾联以豪迈之语相送,劝慰朋友不要像恋爱中的年轻男女一样挥泪告别。
D.这首诗一扫古人送别诗给人的悲戚之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2】请简要分析诗歌的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所蕴含的哲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______________,微君之故?(《诗经•式微》)
②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③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④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⑤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桃花源记》中用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7、班级开展了“走进家书世界,感受亲情殷殷”为主题的《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①……这几天这里为了防台防汛,各单位各组织都紧张非凡,日夜赶着防御工程,抵抗大潮汛的侵袭。据预测今年的潮水特别大,有高出黄浦江数尺的可能,为预防起见,故特别忙碌辛苦。长江淮河水患已有数月之久,非常艰苦,为了抢修抢救,不知牺牲了多少生命,同时又保全了多少生命财产。都是些英雄与水搏斗。听说水涨最高的地方,老百姓无处安身,躲在树上,大小便,死尸,脏物都漂浮河内,多少的党员团员领先抢救。筑提筑坝,先得打桩,但是水势太猛,非有一个人把桩把住,让另外一个人打下去不可;听说打桩的人,有时会不慎打在抱桩的身上、头上、手上或是水流湍急就这么把抱着桩的人淹没了;光是打桩一件事,已不知牺牲了多少人,他们都是不出怨言的那么无声无息的死去,为了与自然斗争而死去。许多悲惨的传闻,都令人心惊胆战。
②牛家的大妹,不久就要出发到淮河做卫生工作,同时去有上千的医务人员,这是困苦万状的工作,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的。你想先是饮水一项,已是危险万分,何况疟疾伤寒那些病菌的传染,简直不堪设想。
③我看了《保卫延安》以后,更可以想象得出大小干部为了水患而艰苦的斗争是怎么一回事。那是一样的可怕,一样的伟大。(好像楼伯伯送你一部,你看过没有?)我常常联想起你,你不用参加这件与自然的残酷斗争。
④幸运的孩子,你在中国可说是史无前例的天之骄子。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不要忘记了祖国千万同胞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尤其要想到目前国内生灵所受的威胁,所作的牺牲。把你个人的烦闷,小小的感情上的苦恼,一齐割舍干净。
⑤这也是你爸爸常常和我提到的。我想到爸爸前信要求你在这几年中要过等于僧侣的生活,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更重要了。你在万里之外,这样舒服,跟着别人跟不到的老师;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气氛;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山水之美,艺术之美;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否则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就等于一句空话了。爸爸一再说你懂得多而表现少,尤其是在人事方面;我也有同感。但我相信你慢慢会有进步的,不会辜负我们的,我又想到国内学艺术的人中间,没有一个像你这样,从小受了那么多的道德训练。你爸爸花的心血,希望你去完成它;你的成功,应该,应该是你们父子两人合起来的成功。我的感想很多,可怜我不能完全表达出来。
(节选自《傅雷家书·1954~1958年·公月十六日*》)
(1)第①-②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
(2)第④段中父亲为何称儿子为“幸运的孩子”?
(3)第⑤段中加点词语“这”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4)联系整本书阅读,解释第④段中“个人的烦恼”指的是什么?父亲为何说这是“小小的感情上的苦恼”?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心远地自偏
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
②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③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⑥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原来他读书不是在扮酷呀!原来我完全想错了呀!
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⑨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香四溢。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憨笑着说:“送给你!”
⑩我恍然,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1】本文记叙了年轻菜农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第⑥段划线处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⑦段文字可看出,“我”是一个懂得自省的人。
B.写“我”对年轻菜农态度变化,突出他的可贵品质。
C.写年轻菜农身边众人的表现,突出他们内心的浮躁。
D.第⑨段的各种描写,正可谓“陋室不陋,惟他德馨”。
【5】简要分析本文标题“心远地自偏”在文中的妙处。
9、题目:因为自觉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