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诵课文填空。
1.梅兰芳学艺的(_________)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_________),或者注视(___________)。
2.日子一长,他的(________)渐渐灵活起来。梅兰芳的眼睛(__________)。
3.很久很久以前,(________)淹没了农田,(_________),害得老百姓(__________)
4.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_________),走遍了(_________),仔细地查看(________)。
5.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胡( )( );( )( )
户( )( );( )( )
古( )( );( )( )
令( )( );( )( )
3、先组词,再写句子。
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_________。”培养一个人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大禹治水》中,鲧只知道筑坝挡水。我知道“挡水”在课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难忘的泼水节》中,课文描写了周总理的打扮同傣族人民一样,并且笑容满面,这体现了周总理的__________(严肃认真 平易近人),以及他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而感到___________(难过 高兴)的心情。
4.________,沿河看柳,________河开,________雁来。
5、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____ì j____ ____ān ____á d____ ____ùn
闭 紧 粘 乏 等 润
6、看拼音,写词语。
hǎi yánɡ xīn kǔ sàn bù xìn yǐ wéi zhēn
7、把不是同一类的词语用“\”。
(1) 蜜蜂 松鼠 蜘蛛 蚊子
(2) 西瓜 苹果 西红柿 南瓜
(3) 电影 电脑 电视 电冰箱
(4) 玉米 大豆 棉花 水稻
8、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做作业时,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______)
【2】枫树秋天叶子变红了,松树秋天叶子变黄了。(______)
【3】木棉生长在寒冷的北疆。(______)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告诉我们,一棵树十年才能成材,而人要到一百岁才能成人。 (______)
【5】“事”和“辛”都是上下结构,“戴”是半包围结构。(______)
【6】一年中最先开的花是迎春花,最后开的花是蜡梅。(______)
9、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唏哩呼噜是一只小猪。___________
【2】蚯蚓哪里都有。__________
【3】猫先生抓住了耗子老大和耗子老二。__________
【4】猴子皮皮不借自行车给唏哩呼噜,是怕唏哩呼噜摔坏他的自行车。________
【5】唏哩呼噜开设了“心理咨询所”。_________
10、判断,正确的画“√”,错的画“×”。
【1】“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这句话中的“温和”和“暴躁”是一对反义词。______
【2】“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这句话中的“才”是“能力”的意思。______
【3】露西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了第二封信。爸爸看到信后,会安心地工作。______
【4】我读了童话故事《一只想飞的猫》,知道了这只“想飞的猫”不论做什么事,都很用功,希望把事情做好。______
11、课外阅读。
红的不一定都甜
一天,粗心的小猴子听老师讲道:“果子长得红红的,真甜……”小猴子没有听完,就溜出教室向野外跑去。啊!树上的苹果红红的,就去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甜呀!他又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去摘桃子,桃子又甜又解渴。他想老师说得对,红果子都是甜的。他走着走着,看见一片辣椒地,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小猴子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放进嘴里。啊!辣得小猴子直冒汗,他拼命地跑回学校问老师:“这个红果子怎么不甜呢?”老师说:“红的不一定都甜。我还没有讲完,你怎么就跑了呢?”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树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又大又红,地里的________也是又大又红的。
【2】请你用“√”标出比喻句。
(1)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 )
(2)这两只小猴长得真像。( )
(3)他像火箭一样飞奔而去。(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快乐
一群蚂蚁在屋外忙来忙去,小公鸡歪着头问:“小蚂蚁,你们快乐吗?”蚂蚁回答:“我们过冬的粮食快要备齐了,很快乐。”
两只燕子在屋檐下做窝,她们不停地来回衔泥,小公鸡昂着头问:“燕子姐姐,你们快乐吗?”燕子说:“我们马上就要有自己的家了,很快乐。”
小公鸡问梅花鹿阿姨:“梅花鹿阿姨,大家都很快乐,快乐是什么呢?”梅花鹿阿姨说:“孩子,快乐是需要自己寻找的,快乐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快乐在每个人的心里。”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小公鸡共问了(______)次问题。
【2】小公鸡想知道_______,他先向_______提问,接着向_______提问,最后向_______提问。
【3】小蚂蚁的快乐是(______),燕子的快乐是(______)。(填序号)
A.有自己的家 B.备齐过冬的粮食
【4】快乐到底是什么?梅花鹿给出了答案,在文章用“ ”画出来。
【5】你的快乐是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1】这个片段共有______句话。
【2】照样子,写词语。
又细又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用“ ”在片段中画出孟郊心里想的话。
【4】把“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文字,你想到了孟郊《游子吟》中的哪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知了学飞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美慕。于是就请大教它学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怕吃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叫着:“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它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1】读短文,思考知了为什么想学飞,用“——”在文中画出来。
【2】知了没学会飞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了叹着气说:“迟了!迟了!”这是因为( )
A.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知了还不能飞离树梢。
B.知了根本不想学了。
15、课外阅读。
小蚂蚁
①从前,有一只小蚂蚁想过河,但是没有石桥,也没有船,怎么办呢?它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
②小蚂蚁来到河边,看见河边树上有一只松鼠。小蚂蚁高兴地叫道:“松鼠哥哥,你能摘一片树叶给我吗?”松鼠摘了一片又大又厚的叶子抛给了蚂蚁。小蚂蚁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河面上,自己坐上树叶做的小船,一会儿就到了对岸。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小蚂蚁 ( )的叶子 ( )的小船
【2】( )帮助了小蚂蚁,小蚂蚁把( )当成了小船。
A.哥哥 B.松鼠 C.树叶 D.秋千
【3】小螞蚁是怎么过河的?用“ ”画出文中的相关的句子。
【4】这是一只( )的小蚂蚁。
16、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沙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美啊!
3.你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吗?
4.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活化石。
17、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例:“仙桃石”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___________________
例: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补全句子。
雾是个又淘气又爱动的孩子。
又 又 。
2.照样子,写句子。
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1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疑是银河 。
2.这个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 ,叫 ;南边像 ,叫 。
3. 、 、 等都是黄山的奇石。
4.那里的天空 那么 、 ,好像 一样。
20、小练笔。
练习写一篇日记,注意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