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含有下面部首的字。
亻:
礻:
氵:
心:
2、照样子填空。
一(阵)秋风 一(_______)缝 一(_______)葫芦
(雪白)的小花 (_______)的葫芦藤 (_______)的大雪
冻得(直打哆嗦) 热得(_______) 急得(_______)
3、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_____闪____鸣 冰天______ _____交加
鹅毛______ ______刺骨 云____雾____
(1)下大雨了,窗外___________,吓得我连忙关上门窗。
(2)一阵风吹过,___________,天空变得明亮起来。
4、小小魔法师。
① 照相 照相机 飞机
② 牙刷 刷牙 水池
③ 粗粗细细 长长短短
5、默写。
川流_________,渊澄_________。容止_________,言辞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jiǎng pǐn píng bǐ lìng wài
7、我能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大禹治水》是一篇童话故事。______
【2】“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艹”部,再查5画。______
【3】《狐假虎威》中老虎借着狐狸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______
【4】《难忘的泼水节》写了周恩来总理和汉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______
【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出自诗仙李白的作品《夜宿山寺》。______
8、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业”用部首查字法,应查“丨”部,除去部首有四画。( )
【2】我会背《数九歌》:五九河开,六九雁来。( )
【3】“风雨交加”、“微风习习”、“寒风刺骨”这三个词都和天气有关。( )
【4】《风娃娃》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
9、学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我知道了植物生长一般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叶、结果、开花。( )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______
【2】学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我知道了植物生长一般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叶、结果、开花。______
【3】《朱德的扁担》一文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______
11、诚 实 花
有一位老公公,他很爱他的两个孙子。一天,他拿出一把花种对两个孙子说:“你们到山上把这些花种种下去,谁种出的花最美,我就最喜欢谁。”
转眼到了夏天。一天清晨,大孙子捧着一束又香又美的鲜花跑到老公公跟前。老公公看了称赞不已。大孙子听了,高兴地说道:“这一回,我的花一定胜过弟弟啦!”老公公却不作声。
大孙子盼着弟弟赶快回来,等呀,等呀,太阳快要落山了,才见弟弟回来。小孙子两手空空,他眼泪汪汪地对老公公说:“爷爷,您惩罚我吧!我种的花种一颗也没有发芽,更不要说开花了……”说着,小孙子难过地哭起来。
老公公却哈哈大笑起来,大声地说:“你才是我最可爱的孙子!”大孙子听了,非常不解:“种不出花来的弟弟为什么反而是您最可爱的孙子呢?”老公公笑呵呵地说:“我给你们的花种是炒熟了的,怎么能开出花呢?你的弟弟说了实话,他才是我最可爱的孙子!”听了老公公的话,大孙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1】联系短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称赞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短文第3自然段,用“ ”画出小孙子说的话。想这些话表现了小孙子( )的品质。
【3】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几句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下了一场雨。把天空洗得更蓝,把树叶和草洗得更绿。小狗从他那薄木板的小房子里跑出来,看看太阳,打了一个喷嚏,又在院子里滚了两个滚儿,觉得开心极了!
“汪汪!”小狗快活地叫了一声,可是他立刻就停住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哎呀,我怎么又忘了?女主人要骂的!”
躺在窗台上晒太阳的小猫听见了,对小狗说:“不要怕,她不骂的。她多好、多和气呀!”
小狗说:“她对我不怎么和气。我一叫,她就喊:‘讨厌!瞎叫唤什么?’她不喜欢听我叫。”
小猫说:“我喜欢听你叫。夜里什么声儿都没有,真害怕。要是大狼悄悄来了,怎么办?”
【1】请你结合下图和短文猜一下,短文出自哪本故事书( )
A.《孤独的小螃蟹》
B.《一只想飞的猫》
C.《小狗的小房子》
【2】文中出现的两个小动物是( )和( )。
【3】短文共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_____句话。
【4】请你用“ ”画出小狗自言自语的句子。
【5】女主人( )听小狗叫,小猫( )小狗叫。
①喜欢 ②讨厌
【6】小猫为什么喜欢小狗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身穿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照样子,写词语。
火红火红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一年一度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__”画出表现人们欢迎周总理的语句。
【3】请用曲线画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语句。
【4】请找出描写周总理跳舞动作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会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小猴子栽树
春天,小猴子在山坡上刚栽上一排梨树,就张罗开了:我栽的梨树要结梨子啦!
小山羊正在栽杏树,它对小猴子说:“兄弟,你高兴得太早了。梨树要五年才结果呢。”
小猴子一听,心里凉了,忙问山羊:“你栽的杏树几年结果呀?”山羊回答说:“只要四年。”
小猴子连夜把梨树拔了,改栽了杏树,又张罗开了:“我的杏树四年就能结杏子!”
小黄牛正在给果树施肥,它抬起头来对小猴子说:“吹什么,我种的桃树,三年就能结大桃子!”
小猴子后悔自己错栽了杏树,又连夜拔掉,栽上了桃树。然后,它吹嘘自己种的桃树多么好,结果结得多么早。
小白马正在给樱桃树浇水,它不耐烦地对小猴子说:“我种的樱桃树,只要两年就能结果了。”小猴子一听,心又动了……
几年后,漫山遍野的果树丰收了!种梨的得梨,种杏的得杏,种桃的得桃,只有小猴子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猜猜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让词语和词意手拉手。
小猴子的心凉了。 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小猴子吹嘘自己的桃树长得好。 比喻灰心或失望。
漫山遍野的果树丰收了。 夸大地说出自己的优点。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河与大海
①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 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无精打采 得意扬扬)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②小河一边这样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 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兴奋 难过)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③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天,海连着海,小河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自言自语道:“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大海比我大得多。”
④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这么大呀!”
⑤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用“√”在文中括号里画出合适的词语。
【2】照样子,我能写出含有“言、语”的不同词语。
自言自语 ____言____语 ____言____语
【3】读画横线的句子,用“◯”圈出表示小河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
【4】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大海是宽广的?请用“﹏﹏﹏”画出来。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填序号)
①小河没有大海大,还很骄傲。
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能因为取得一点儿成果就骄傲自大。
16、给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1.谁都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葡萄沟不是个好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你平时最爱看的动画片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
_______________
18、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闯关。
1.太阳照着大地。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把作业写完了。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句: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仿写:这种小事还用找我吗? ______________
仿写:下雨了还能出去玩吗? ______________
4.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的写字。(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留言条
星期五晚上,王丽约好明天上午要和同学们去西湖公园玩,想让妈妈给她买点水果带着去,妈妈上夜班不在家,请你帮助王丽给妈妈写一张留言条,写在下面的方格中,注意书写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