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快活——( ) 欢迎——( ) 水塘——( ) 闻名——( )
秀丽——( ) 清晰——( ) 茂盛——( ) 热情——( )
2、先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填空。
(1)______事竞成。
(2)志当存_______。
(3)穷且益坚,不坠________之志。
考试没考好,爸爸鼓励我:“_________。只要坚持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小蝌蚪先长出了两条________,又长出了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最后变成了一只________。
2.________,稻上场,谷像黄金________。身体虽________,心里________。
3.乐乐经常违反纪律,你可以用“不以规矩,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来劝他。
4.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这就叫:“欲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塞上,________________江南。
4、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两个。
( )和日丽 惊弓之( ) ( )张西望
( )天雪地 大禹治( ) ( )言寡语
最后一个词形容话很少,形容话多的四字词语我也能写出一个来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句子。(15分)
居 据 (根据地):井冈山是革命根据地。
( ):
采 ( ):
( ):
几 ( ):
( ):
6、看拼音写词语。
sōng bǎi yāng miáo xióng māo chàng gē
7、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做作业时,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______)
【2】枫树秋天叶子变红了,松树秋天叶子变黄了。(______)
【3】木棉生长在寒冷的北疆。(______)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告诉我们,一棵树十年才能成材,而人要到一百岁才能成人。 (______)
【5】“事”和“辛”都是上下结构,“戴”是半包围结构。(______)
【6】一年中最先开的花是迎春花,最后开的花是蜡梅。(______)
8、你来当一回小老师,读读想想句子说的对不对,用“√”“×”批一下。
1.“我们真的到野外春游吗?”要用询(xún)问的语气读。 (___)
2.“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意思是说天上有很多的珍珠。 (___)
3.“嫩”用音序查字典先查字母“N”,在“女”字部首中11画里也能查到。 (___)
4.“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了大门。”从“一溜烟”和“奔”可以看出爱迪生是飞快地跑出大门的。 (___)
9、根据课文内容,对的打√,错的打×。
(1)一年有二十六个节气( )
(2)蜘蛛给长颈鹿编织了一个大大的口罩( )
(3)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水学会的是不断往低处流。( )
(4)《村居》描写的是乡村六月的美丽景色。( )
(5)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 )
10、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在作家严文井的《“歪脑袋”木头桩》的故事中:
【1】木头桩很骄傲。______
【2】木头桩最后被工人们修理修理当一把长椅使。______
11、开心阅读。
猩猩砍树
炎热的夏天,猩猩找到了一棵浓阴如盖的大榕树,高兴极了。他把自己的家搬到了树下。树下清风徐徐,很凉爽。
到了冬天,北风刺骨,树底下冷如冰窖(jiào)。“都怪这棵树,如果没有它,温暖的阳光就可以照到我的床前。”猩猩说着,他抡(lūn)起斧头就往树上砍,决心要把这棵榕树砍掉。
猩猩很有毅力,他每天都去砍,砍了三个月又九十九天,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砍倒了大榕树。可没过多久,又到了“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盛夏。
凡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顾前不顾后。
【1】短文一共( )个自然段,在每个自然段前加上序号。
【2】填上合适的词。
( )的夏天 ( )的榕树 ( )的清风
【3】猩猩为什么要砍掉大榕树?(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想对猩猩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短文,然后做题。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乌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怏(yàng)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请在段前标出序号。
【2】根据短文内容,在文章前面的“ ”上加上合适的标题。
【3】人们喜欢百灵鸟的原因是( )
A.百灵鸟不是黑色的
B.百灵鸟歌声动听
C.百灵鸟很勤奋
【4】怎样才能有一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用波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怏怏”是什么意思? ______
【6】乌鸦练成好嗓子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
【7】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选( )
A.要得到人们的喜爱,必须天生有一副好嗓子。
B.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C.要善于向别人请教。
13、读短文,按要求填空。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村庄。
村子的前面是池塘,一群群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
村子的后面是连绵的群山,山上种着许多果树。秋天,果树上挂满了果子,红红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紫紫的葡萄……
啊,我的家乡真美!
【1】这篇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村后的果实很多,有葡萄、______、______。
【3】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文段中的“地毯”是用_____________铺成的。
【2】用“ ”画出描写周总理的穿着的句子,并用“○”把句子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圈出来。
【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周总理平时就是这样的穿着。____
②周总理特意穿上傣族服装,表现了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尊重。____
【4】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是一位怎样的总理?( )
A.艰苦朴素
B.和蔼可亲
C.勤奋好学
D.大公无私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刻舟求剑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他一不小心,把挂在身上的宝剑掉进江里去了。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旁边的人催他:“还不赶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啊?”
那个人不慌不忙地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从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1】将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宝剑掉进江里去了,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画上横线。
【3】故事中的人能捞到宝剑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写出比喻的句子。
1.天上的星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红的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像扇子。
4.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17、扩句。(把括号里的词放到句子中)
1.点点灯光倒映在湖水中。(山上的 隐隐约约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月潭吸引了中外游客。(风光秀丽的 许许多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学会了转述。
王老师通知大家:星期四上午8点,学校举行绘画比赛,要求同学们都穿上校服,带好绘画工具。王红请假了,请你将王老师的话转述给她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例:狐狸吃光了奶酪。
奶酪被狐狸吃光了。
狐狸把奶酪吃光了。
1.我看完了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乌云遮住了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看图写话。
请你仔细看图,小猴和小猪分别是怎么上课的?发挥你的想象,用几句话把图的意思写清楚,写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