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化学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快乐积累。

1)遥知____________________暗香来。

2)不敢__________,恐惊___________

3__________皆图画,___________不文章。

4)飞流直下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__________

5)湖中央有个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叫月潭。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散学归来早,忙趁_______放纸鸢。”这两句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

2.小雪乐于助人,她总说:“_______肯帮人,_______有人帮。”

3.来到大草原,看到脚下已枯黄的小草,我不禁吟诵起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_________。“

4.我读过很多儿童故事,最喜欢《_____》中的___________(谁)。

3、多音字组词。

méi____________   结jiē______ jié______

zhāo______ cháo______  发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例:很多很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照样子,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只)狐狸   馋得(直流口水) (漂亮)的羽毛

一(   )肥肉   急得(     )的树林

一(   )大树   热得(       )的歌声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按要求写一写。

爬原病庐迹赶

左上包围的字:

左下包围的字: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根据所学知识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中,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礼物是花籽。( )

【2】学了《千人糕》,我知道米糕被称为“千人糕”是因为“千人禚”是一千个人做出来的。( )

【3】学了《神州谣》,我知道了中华还可以称为神州、华夏,长江和黄河是两条著名的河流。( )

【4】“未羊,申猴,戌狗,酉鸡,子鼠”的排列顺序是对的。( )

【5】在小事上讲信用,就能在大事上建立信用,这就是“小信成则大信立”。( )

【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是高鼎在《村居》中描写的春天。( )

8、根据课外读书积累,用“√”和“×”判断下面说法对错。

【1】“歪脑袋”木头桩骄傲自大,觉得自己比谁都高明。( )

【2】《小鲤鱼跳龙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勇敢和坚持。( )

【3】小鲤鱼们是听爷爷讲了鲤鱼祖先故事后才想去跳龙门的。( )

9、我会找错并改正。

一棵星星  (   )   数得青( ) 著明(   )

 

10、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读“一点儿”三个字的时候,只读两个音。____

2“一只鸡”“一抬头”中的“一”声调不同。____

3“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这里读hào____

4“风筝”中的“筝”应读轻声。____

5“她真该好好睡一觉。”句中没有错别字。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阅读与理解。

惊蛰

轰隆一声春雷,惊醒了冬眠的小金蛇。小金蛇伸伸懒腰,爬出洞穴,感到暖融融的。于是,他急忙去唤醒伙伴们:“喂!春天来了,快快起来呀!”        

青蛙跳着,蜈蚣爬着……冬眠的动物们苏醒后欢欢喜喜,纷纷来到大地上,只有小刺猬还缩成一团,眯缝着小眼睛,懒洋洋地舍不得动弹,并且喃喃自语: “别吵,别吵,再睡会儿嘛!”        

快嘴巴青蛙蹦到洞口,高兴地大喊:“惊蛰到了,人们开始耕田了,水塘里也有小虫子吃了!”这时,小刺猬才清醒过来,忸怩地走出洞穴。        

小金蛇、青蛙、蜈蚣和小刺猬在温暖的阳光下开始了春天里的新生活。

【1】这篇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读短文后选择。(填序号)     

(1)是什么惊醒了冬眠的小金蛇? ( )

①闪电        ②春雷        ③春雨        ④春风     

(2)惊蛰这个节气是在什么季节?( )

①春        ②夏        ③秋        ④冬     

(3)惊蛰到了,谁最后一个从冬眠中醒来?( )

①小金蛇        ②青蛙        ③蜈蚣        ④小刺猬

【3】仿写词语。

懒洋洋: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青蛙喊了什么小刺猬才清醒过来?用“ ”画出他的话。

【5】这些节气都是那个季节的?请你帮他们归归类。(填序号)

A春       B夏       C秋       D冬

立春( )     大雪( )   小满( )   清明( )

12、课外阅读。

红的不一定都甜

一天,小猴子听老师讲课:果子长得红红的,真甜……”小猴子没有听完,就溜出教室向野外跑去。

啊!他看到树上的苹果红红的,就去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甜呀!他又看见桃子红红的,就去摘桃子,桃子又甜又解渴。他想:老师说的对,红果子都是甜的。

他走着走着来到了蔬菜地,看见一片火红火红的果子,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小猴子挑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咬了一大口。啊!辣得小猴子直冒汗,他一边吐舌头一边直跺脚,跑到河边一口气喝了好多水。他拿着被咬过的红果子拼命地跑回学校问老师:老师,这个红果子怎么不甜呀?

老师说:红的不一定都甜。你拿的不是水果,是一种蔬菜。我的课还没有讲完,你怎么就跑了呢?小猴子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1文章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

22自然段中的小猴子跑到野外,看到_______红红的,_______红红的,这两种果子吃起来都甜甜的。

3读第3自然段的画   线部分,我猜小猴子吃到的是( )。

A. 草莓(méi B. 柿(shì)子 C. 辣()椒(jiāo

4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大又红_________ _________

5读第4自然段,用   画出老师说的话,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这是一只_______的小猴子。

13、阅读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这段有_____句话。

(2)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短文中的感叹句。

(4)将表示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句子下来。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1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开通——_______  方法——_______  慢慢——_______

2大禹采用 的办法治水。他具体是怎么治水的?用“   ”,画出来。

3用“   ”画出大禹治水的成果。

15、课内阅读。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1)这两段话选自课文____

(2)“尽管如此”中的“如此”是指什么?在文中用“-----------”画出。小毛虫懂得了什么?

(3)小毛虫眼前该做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本诗前两句写________,从____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_,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17、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四字词。

(1)表示自己跟自己说话的词语是(   )。

(2)形容话说得很多的词语是(   )。

(3)形容只有几句话,话非常少的词语是(   )。

18、习惯养成

课间操

做操站队快静齐,动作到位要用力。

做好眼操保视力,穴位准备不忘记。

两操坚持志不移,努力达标练身体。

19、重点句子品析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写话。

想想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它们有什么有趣经历?仔细观察图片写一写。

时间:早上  过了一会儿  到了下午 天黑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