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
(____)言(____)语 山(____)水(____) 狐(____)虎(____)
坐(____)(____)天 四(____)八(____) (____)气(____)现
2、把下面的小诗补充完整。
3、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 )( )子孙 ( )( )如洗 ( )( )大地
( )( )竭力 ( )( )隔绝 ( )( )力尽
4、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欣( ) 赏( )
欢( ) 尝( )
失( ) 幼( )
夫( ) 幻( )
5、我会写出最正确的字。
yī duì jìn lì
(______) 旁 部(______) (______)力 (_____) 用
(______)服 (______)称 远(______) 站(______)
6、我是拼写小能手。
gǎn máng xīng wàng shuǐ qì
chàng gē hún shēn qīng kuài
7、判断对错。
【1】“巨石”中的“巨”第二笔是竖折。______
【2】“足迹”中的“迹”第三笔是捺。______
【3】《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______
【4】“欲穷千里目”中的“欲”是想要的意思。 ______
【5】“公园、原因、圆形、队员”这一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 ______
8、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巨龙守卫着一朵纯金做的玫瑰。(_____)
2、三毛在看《苦儿流浪记》时,看到了一个持枪抢劫的强盗正在抢劫,于是把书的封面给撕了。(_____)
3、洋葱头在地牢里,是鼹鼠把他带到了南瓜大爷的地牢。(______)
4、南瓜大爷从小的梦想是能有一个自己的房子。(_______)
9、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片”字共有4笔,第1笔是竖。____
【2】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后长出两条后腿。____
【3】水总是做坏事,给人们带来灾难。____
【4】《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是戴巴棣。____
【5】和同学交流时,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____
10、判断对错。
1.《忆江南》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 )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意思是天地无边无际,风吹过去把草吹倒,看见了牛羊,是形容大草原的美景。 ( )
11、阅读理解
我自己
早上起床,奶奶要帮我穿衣服。我说:“不,我自己有一双手。我能穿。”
上学路上,爷爷要帮我拿水杯。我说:“不,我自己有一双手。我能拿。”
做完功课,爸爸要帮我收拾学习用具。我说:“不,我自己有一双手。我能收拾。”
袜子脏了,妈妈要拿去帮我洗。我说:“不,我自己有一双手。我能洗。”我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手一( )衣服一( )袜子一( )水杯
【3】选择词组填空。(填字母,
奶奶要帮我( ),爷爷要帮我( ),爸爸要帮我( ),妈妈要帮我( ),我说我有一双手,不用他们帮。
A. 收拾学习用具 B. 穿衣服 C. 洗袜子 D. 拿水杯
【4】“我”为什么不让他们帮“我”?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不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①“我”做得比他们好。 (_____)
②“我”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_____)
【5】你认为“我”是一位的小学生。你想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
【6】你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家里你一定自己收拾过房间吧!拿起笔来,按顺序把你收拾房间的经过介绍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小猴做新衣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套新衣服。他向大象伯伯请教:“大象伯伯,我做一套新衣服要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五丈。”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叔叔请教。松鼠叔叔说:“我看五寸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为难了,决定向山羊阿姨请教。山羊阿姨用尺子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五丈,也不是五寸,而是五尺。”
小猴买了五尺布,请山羊阿姨帮他做。
新衣服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服来到湖边一看,啊!真合身。
【1】短文只有(_____)个自然段,第二段有(_____)句话。
【2】小猴做衣服先后向谁请教?( )
A. 大象伯伯、山羊阿姨、松鼠叔叔
B. 松鼠叔叔、大象伯伯、山羊阿姨
C. 大象伯伯、松鼠叔叔、山羊阿姨
【3】谁说得对?( )
A. 大象伯伯 B. 山羊阿姨 C. 松鼠叔叔
【4】山羊阿姨是怎样帮助小猴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象的耳朵(节选)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1】为了能让耳朵竖起来,大象是怎么做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2】耳朵竖起来后,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大象说的话。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阅读理解。
春天的一个早晨,小熊来到一片草地上,他看见了绿茵(yīn)茵的草、红艳艳的花儿和高大的树。
小熊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要种一粒种子,表达我的心意。于是,小熊拿来了西瓜籽(zǐ)铲(chǎn)子和水桶。小熊先用铲子挖(wā)了一个坑,再把种子埋(mái)进土里,然后用脚把土踩(cǎi)平,最后给种子浇了一点儿水。
几天后,种子就长出了嫩嫩的芽,过了不久,长出了绿绿的叶子,又过了几天,竟(jìng)然开出了美丽的花儿,最后结出了又圆又大的西瓜。
小熊抱着又大又圆的西瓜,心想,我要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来分享(xiǎng)这劳动的果实。
【1】给短文加上一个题目。
【2】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3】照样子,写词语。
绿茵茵的草 红艳艳的______ _______的_______
【4】小熊是怎样种西瓜的?请在第2自然段中用“ ”画出相关句子,并在句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5】读第3自然段,把西瓜的生长过程补充完整。
长出嫩芽→长出_______→开出_____→长出______
【6】读了短文后,我知道了这是一只_____的小熊。
15、课内阅读。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用选文中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2.这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了 、 、 等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所以,只有 、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16、连词成句
1.怎么 你 说 我 不 呀
__________________
2.在 船 水面上 行驶 飞快地
__________________
3.还 为什么 我 他们 责怪 呢
__________________
4.爬上 小猴子 葡萄架 迫不及待 地
__________________
5.狐狸 硬说 葡萄 酸的 为什么 是 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充完整
火红的________ 金黄的________
蔚蓝的________ 洁白的________
18、先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好在哪里,然后再仿写。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公园里的花都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游戏,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连词成句,注意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小蝌蚪 一群 游来游去 快活地 水里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圆的 小猫 眼睛 一条线 在阳光下 眯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大串一大串地 葡萄 绿叶 挂在 底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编写故事。
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然后展开想象编一个《小熊放风筝》的故事,看谁的故事编得生动有趣。注意:认真书写,表达清楚,还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