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精彩内容回顾。
1、你喜欢水乡吗?你知道水乡有什么特点吗?
2、冬天麦盖三层被,( )
3、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你最喜欢哪两句?
( )
4、本学期课文中的人物,我最喜欢( ),原因是( )。
2、辨一辨,再组词。
跑(______) 炮(______)
今(______) 令(______)
向(______) 问(______)
穿(______) 窗(______)
3、填空题。
1.唏哩呼噜给__当了三个月的保姆。
2.唏哩呼噜的好朋友花花是__。
3.唏哩呼噜和__去玩电子游戏把钱全输光了。
4.唏哩呼噜给鸭太太当保镖,挣到了一担子__,替山伯伯卖萝卜,挣到两个__,替狐狸掌柜运垃圾,挣到一个__。
5.大家把__传成了猪大侠。
4、( )停了。( )( )出来了。一条( )虹挂在天空。( )叫了。蜘蛛又( )在网上。池塘里水( )了,青蛙也( )起来了。
5、选一选,填一填
chuān 山(______) (______)衣 yī (______)旧 (______)服
wèi 每(______)因(______) jì 足(______)日(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dù pí nǎ lǐ nà lǐ huī sè
yǐ qián fāng xiàng qián miàn
7、请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南面,化得慢的是北面。( )
(2)《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
(3)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
(4)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麻烦。( )
8、判断正误 , 对的打“√”,错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____)
(2)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泼水节。(____)
9、《日月潭》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
10、根据课文内容,在说法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的打“×”。
【1】狐狸分奶酪很公平,谁也没多吃,谁也没少吃。(_____)
【2】只要肯动脑筋,有时坏事也能变成好事。(_____)
【3】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因为我要的是葫芦。(_____)
11、课内短文阅读,回答问题。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节选)
升旗手庄严地接过国旗。随着一声“敬礼”的口令,军乐队奏起国歌。国旗护卫队员行持枪礼,军人和少先队员行举手礼,群众肃立注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庄重——( ) 注视——( ) 雄伟——( )
2.这一段文字共有 句话,写了( )的过程。
A升国旗 B敬礼 C升国旗和敬礼
3.升国旗时,国旗护卫队员行 礼,军人和少先队员行礼 ,群众 。
12、阅读
找春天(节选)
①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②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③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④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⑤春天来了!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把下面四个字分别填到选段中的横线上。
听 触 看 闻
【2】选段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我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方发现“她”。
【3】小朋友,动脑筋想想你还在哪里发现了春天的影子。
她在云朵上________,她在小朋友的________;她在________,她在____________。
13、阅读检阅台。
乌龟与水井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龟笑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
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别处不同。”
“有什么不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说完,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可是不一会儿他就明白过来,自己再也无法爬上去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写了乌龟与水井的____次对话。
【2】请用“——”画出乌龟说的话。
【3】当乌龟再也爬不上来时,他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后,我懂得了( )
A.水井能关心帮助乌龟。
B.不区分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C.骄傲自大是不对的。
14、聪明的徐文长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被徐文长的举动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竹桥 一( )水桶
一( )绳子 一( )礼物
【2】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难题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3】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重点段落品析。
木棉喜暖在 ,
桦( )树耐寒守( )边疆。
银杏水杉 ,
开花满院香。
1.根据课文把上面内容补充完整。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到后面括号里。
3.该选段中共有 句话。从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木棉生活在 。
16、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紧紧地 我 绳子 握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欢 我 最 荡秋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快乐地 我 朝下 高处 从 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歌台。(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迪生 孩子 的 是 动脑筋 爱 一个(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连词成句:老师 这两个 是 马 居然 能 认出 怪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词扩句:她的头发粘在额头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口语交际——根据情景补充句子。
老师:假期里,你们都做了哪些手工呢?
刘红:我做了一个大轮船,因为我想让它带着我去远方旅行。
“我”:我做了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口语交际
选择下面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②通知小芳明天上午9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