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美丽的(__________) 高高的(___________) 健康的(____________)
吞吞吐吐地(__________)高兴地(___________) 仔细地(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灾难 ______ ______ 酸溜溜 脆______ 黑______
粉红粉红 ______ ______ 结结实实 ______ ______
3、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①( )( )不舍 ②( )( )如洗 ③引人( )( )
④( )( )拂面 ⑤( )( )图强 ⑥万里( )( )
(1)和朋友分别时,我总是______________。
(2)这次科技展上,那架飞机模型格外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出意思相反的字。
窄—( ) 好—( ) 浅—( )
重—( ) 笑—( ) 北—(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_____),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没过多久,(_____)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_____)。
2.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_____)。升到天空,我又变成(_____),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我会变成(_____)、(_____)或(_____)落下来。
3.牛马有(_____),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蒲公英传播种子要靠(_____);苍耳传播种子要靠(_____);豌豆传播种子要靠(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wú lùn lián tóng sàn bù shuǐ qì
bù jiǔ páng biān chàng gē hún shēn
7、判断对错,正确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在句中的意思是“看见”。 (______)
【2】《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______)
【3】《雾在哪里》一课中“我要把大海藏起来”和“我要把自己藏起来”两个句子用一样的语气来读。 (______)
【4】默读课文时,可以发出声音。 (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动物们看到它都吓跑了。(_____)
(2)狐狸和熊兄弟分吃了奶酪。(_____)
(3)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用“√”“×”表示。
(1)《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____)
(2)大禹治水后,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____)
(3)日月潭是我国最大的一个湖。 (____)
(4)《坐井观天》的主人公是小鸟。 (_____)
(5)《寒号鸟》中的寒号鸟得过且过不做窝,最后冻死了。 (______)
10、在你认为对的句子后的括号里打上“√”。
“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
(1)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 ( )
(2)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
(3)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 )
11、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蜗牛和蚯蚓
绿油油的菜地里,一只蜗牛在墙角边爬。
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哥,你到(那里 哪里) 去呀?”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看看远处有些(什么 怎么)。”蚯蚓突然笑了起来:“哼!你也想到墙顶上去吗?不要幻想了吧!你可是爬得慢慢腾( teng)腾的呀!”蜗牛不(理 里)它 ,慢慢地爬上了墙壁(bì)。
蚯蚓觉得蜗牛太可笑了,就去睡觉了。蚯蚓一觉醒来,(再 在)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早已爬上墙顶了。
【1】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
【2】“壁”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除部首外还有______画。
【3】蜗牛先是在______爬,后来慢慢爬上了______,最后爬到______。
【4】蚯蚓一觉醒来看不见蜗牛是因为______。
12、阅读短文,做习题。
好事情
早上,小尤拉想:小孩子也应该做点儿什么事情。
他坐下来,想:“假如我妹妹掉在水里,我就去救她!”妹妹恰好走来了,说:“跟我去玩呀!”“走开,别扰乱我想事情!”妹妹受了委屈,走开了。
于是尤拉又想:“假如狼来抓奶奶,我就用枪打它们!”奶奶恰好就在这时候讲话了:“小尤拉,把碗碟(dié)收拾走。”“您自己收拾吧,我没有工夫。”奶奶摇摇头。
尤拉又往下想:“假如小狗掉进井里,我就把它捞起来!”
小狗恰好跑过来了。它摇摇尾巴:“给我喝点儿水吧,尤拉!”“走开,我正在想事情!”小狗合上嘴,夹着尾巴跑了。
尤拉来到妈妈跟前,说:“我能做点儿什么好事情呢?”妈妈抚摩(mò)着尤拉的头,说:“跟妹妹去玩,帮奶奶收拾碗碟,给狗喝些水。”
【1】文中“恰好”的意思是( )
A.只好
B.正好
C.完好
【2】短文中尤拉做好事情了吗?( )
A.正在做
B.已经做了
C.想要做
【3】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批评了尤拉不愿做好事的坏思想。
B.短文赞扬了尤拉不懂就问的态度。
C.短文告诉我们做好事可以从平凡小事做起。
【4】假如奶奶正在扫地,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妈妈( )笑着。是的,她在( )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慢慢地 微微地 紧紧地
2.这段话写了睡梦中的妈妈
的特点。
3.画“ ”的句子表现了睡梦中的妈妈( )。
①爱幻想 ②对“我”的爱
14、精彩片段赏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这片荒草地里就插着这么一根木头桩了。为什么要在这儿插上一根木头桩呢?我可真说不上来。反正很久以前,在这片绿色的草丛当中就有这么一个满身都是皱纹的又脏又丑的木头桩站着就是了。
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很骄傲很骄傲的木头桩,他有一个尖尖的脑袋,老是歪着。他老是瞧不起周围的小草。他比谁都高,就觉得自己比谁都高明。
他是一个很老很老的木头桩,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大岁数了。也许他待在这儿有两百零一年,三百零一年,四百零一年了,反正一下子我也算不清。年纪大,这也是他骄傲的一个原因。可是他忘记了他曾经是一棵树,而且还当过小树,比小草高不了多少。至于当他刚发芽的时候,他甚至比许多小草都还要矮,可是他忘记了这些事实。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歪脑袋”木头桩年纪很大了?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画上“____”。
【2】“歪脑袋”木头桩看不起谁?( )
A. 小树 B. 小草 C. 小花儿
【3】选段中让木头桩骄傲的原因是( )
A. 满身皱纹,又脏又丑。 B. 有尖尖的脑袋,脑袋老是歪着。
C. 他比谁都高,就觉得比谁都高明。 D. 他年纪大。
15、阅读理解。
关心警卫战士们的学习
毛主席十分关心警卫战士们的学习,他给战士们规定,每天要有两个小时用于学习。课本是毛主席让编的,一些课本还是他亲自审定的。有时缺课本,毛主席就吩咐秘书给战士们写些生字条,让大家照着读和写。
毛主席还经常督促警卫战士学习。老红军顾昌华回忆说,“有时我随毛主席外出,主席就问,你今天认会几个字呀?没有文化将来怎么工作?主席还经常抽时间检查我们的学习情况,批改作业。有的主席看了还写上批语……”
【1】下面没有在文章中出现的情节是( )
A.毛主席给警卫战士们写生字条
B.毛主席为警卫战士们审定课本
C.毛主席给警卫战士们规定用于学习的时间
D.毛主席督促警卫战士学习
【2】结合短文来理解,督促的意思是( )
A.嘱咐
B.监督催促
C.看管
【3】用“____”画出,老红军回忆毛主席的句子。
16、树上的鸟儿在叫。(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精心地 邓爷爷 茁壮的 一棵 柏树苗 挑选了(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大树又粗又壮的,好像一把绿色的大伞。(照样子写句子)
夜空的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附加题
1.本学期我读了很多课外书,有《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_______》《小鲤鱼_________》《“歪脑袋”木头桩》《______________》。
2.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把”字句。
1. 《咏柳》这首古诗被我背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蒲公英的种子被微风吹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教室里的玻璃被晓英打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片,小猴和刺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想一想,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