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
wú biān wú jì | jǐng yán |
________ | ________ |
2、古诗填空。
1.遥知 ______________,为有暗香来。
2.路人借问遥 __________,怕得 _______惊不应人。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 ______________。飞流 ___________ 。
3、写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 米 )白 (_____)白
——(______)红 (______)红
——(_____)黄 (_____)黄
——(_____)绿 (_____)绿
4、同音字大比拼。
yuán xī jí lì
公____ 小____ 北____ 便____
____圈 呼____ ____其 站____
队____ 东____ ____忙 谷____
5、请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山水画 一面______ 害______之马 ______满园 大雪______
与______交,言而有信。——《论语》
6、拼一拼,写同音字。
活pō 山pō
pào
火
水pào dù
子 dù
假
7、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极”的右边“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 )
【2】词语“沉没”“淹没”“没有”中“没”的读音是一样的。 ( )
【3】“我坐在窗前认真地做做业。”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 )
8、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在作家严文井的《“歪脑袋”木头桩》的故事中:
【1】木头桩很骄傲。______
【2】木头桩最后被工人们修理修理当一把长椅使。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坐井观天》中,小鸟是对的,天不是像井口那么大,而是无边无际的。(___)
2.在《我要的是葫芦》中,小葫芦因为叶子上的蚜虫太多了,最后慢死了。(___)
3.在《大禹治水》中,洪水最后依然没有被治好,百姓依然过着痛苦的生活。(___)
10、在原始社会,祖先钻木取火,火种(zhǒng)是来之不易的。( )
1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练习。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这个片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一条条龙船 一串串花炮 一______________ 一______________
【3】从片段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鲜红的地毯”指的是____________。
【5】仿照下面句子写一句话,注意用上加点的词语。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目的是保护树木,动员群众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
材料二 关于植树的谚语:①榆要稠,槐要稀。②楠木是金子,樟柏是银子。③柳树不怕淹,松树不怕干。
【1】植树节是每年的___月___日。
【2】用“○”圈出两则材料中带有木字旁的字,不重复圈。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榆树种的时候要稠一些,槐树种的时候要稀一些。______
(2)楠木上能长出金子,樟树、柏树上能长出银子。______
(3)柳树喜欢水,松树不怕干旱。______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
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比本领
公鸡和鸭子比谁的本领大。
他们比赛跑步。公鸡连飞带跑,把鸭子落下了一大段路。鸭子一摇一摆,怎么也赶不上。公鸡得意地对鸭子说:“你可相信我的本领大了吧!”
他们又比游泳。鸭子游得又快又稳。公鸡浑身是水,差点淹死。鸭子也得意地对公鸡说:“到底谁的本领大?”
小朋友,你看谁的本领大呢?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和________比本领。第一次比赛比_________,________赢了;第二次比赛比__________,_________赢了,
【3】从词语“______________”看出公鸡跑得快,从词语“_______________”看出鸭子游得好。
【4】你想对公鸡或者鸭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一天,毛主席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到村边勘察水源,选定了一处地湿草多的地方,开始挖了起来。乡亲们见毛主席亲自挖井,也纷纷带着工具赶来了。挖到五米深的时候,一股泉水喷涌而出。井挖好后,大家在井边铺上了鹅卵石。乡亲们的吃水问题解决了。
解放后,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石碑是谁刻的?( )
A.毛主席
B.乡亲们
【2】井是谁挖的?( )
A.毛主席
B.乡亲们
C.毛主席、红军战士和乡亲们
【3】用“ ”画出石碑上刻的字。
【4】读了选文,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5、同步阅读
小青蛙
青蛙有两只大眼睛,它们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它碧绿的身子上,有三条墨绿色的斑纹均匀分布。雪白的大肚皮,像是发了脾气,一鼓一鼓的。两条有力的后腿,分排在身体两边。
青蛙是捕虫高手。它头上那两只圆而突出的眼睛,能让它看清庄稼的天敌。它吃昆虫时,把长长的舌头从嘴里翻出来,一卷,一下子就把害虫粘住,然后吃掉了。好神气的“田间勇士”啊!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大眼睛 一(_____)玻璃球 一(_______)斑纹
【2】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的身子 (________)的斑纹 (_______)的大肚皮
【3】文中描写了青蛙的外形,先写_______,然后写______,再写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
【4】文中说的“田间勇士”指的是_________。因为是___________,所以叫它“田间勇士”。
16、照样子,写句子。
(1)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
(3)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仍然睡大觉。
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公园里____________的鲜花。
例:鼹鼠先生回家后打开包裹。(用上两个动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8、美术老师想教小朋友们画一辆小轿车,他该怎样给同学们讲呢?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画说一说。
jiào chē
轿 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1.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小鸡的脚印像_____。
2.例: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过程虽______,结果美滋(zī)滋。
20、写话。
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在一起,无论做什么,一定快乐无忧!把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吧。
(1)写清楚: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2)注意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正确工整。
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