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二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这个世界。(删掉“令”)

B.看着母亲上山采来的野菜,他似乎已经嗅到野菜饼的香味了。(运用夸张,突出强调野菜的鲜美,以及对吃到野菜饼的强烈渴望。)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也就是“金字塔结构”。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A.第④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三种方法说明了中国瓷器烧制技术高。

B.中国瓷器有素肌玉骨之像,是因为采用高岭土为原料,胎质具备一定的透明性。

C.第⑤段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了中国瓷器的美化装饰由简单到精细的发展过程。

D.中国瓷器的彩绘画面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传说故事,也有寓意丰富的图案。

3、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这样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

②因此,发展的机遇要从解决难题、克服困难中赢得,而抓住机遇也正是解决难题、克服困难的过程,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大脑。

③把两者割裂开来,以为机遇就是天上掉馅饼的时运,消极等待;或以为挑战就是数不胜数的难题,唉声叹气。

④机遇与挑战是密不可分的,加快发展离不开机遇,也避免不开挑战。

A.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青出于蓝,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 她平时不爱说话,可是今天会议上她却讲得头头是道

C. 聆听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大家无不对那些英雄们油然而生敬意。

D. 这儿有蓝蓝的大海,整齐的田畴,置身这沧海桑田的美景中,人们欢呼雀跃起来。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秦观的一首词,完成小题。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此词是作者于绍圣三年(1096年)前往贬谪地郴州时在途中驿馆所写。

⑴从格式和文字上看,可以推断这首词的词牌名为 ( )

A.采桑子   B.相见欢 C. 浣溪沙   D.如梦令

⑵此词精于炼字,请品味“紧”的表达效果。

⑶“门外马嘶人起”一句蕴含了词人哪些心理感受?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 ,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杜甫《登楼》中通过咏怀古迹,讽刺当朝昏庸,寄托个人抱负的诗句是

(4)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   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回答)

(5)古代有很多抒发愁情的名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赋予以长度;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赋予以形态;李清照却在《武陵春》中赋予以重量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关于毛泽东,我可以单独写一本书。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我同他谈话后写的访问记录就有大约两万字。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他向我介绍了长征到西北的情形,并且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诗给我。他又告诉我许多其他著名的红军战士的故事,从朱德一直到那个把藏有苏维埃政府档案的两只铁质文件箱背在肩上走了长征全程的青年。

1上述选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其曾易名为《____________ 》。

2斯诺初次见到毛泽东,觉得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3选文提到了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实施的对农民具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二松树金龟子 

法布尔

①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②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③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④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也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

⑤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⑥稍有异常,纺织娘就不再歌唱。与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住就拼命大叫,比平时要响得多。螽斯的唱歌既能表达悲哀,也能表达欢乐,以至于难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鸣,还是在欢歌。

⑦昆虫默不作声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声大叫是不是为了吓退敌人?如果金龟子和知了面对危险大喊大叫,那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⑧总而言之,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1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他创作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文章写松树金龟子的鸣叫,为什么还要写纺织娘、知了、螽斯的鸣叫?

4请试着找出一处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加以说明。

5试用符号标出下面这个句子的主要成分。

《昆 虫 记》的 魅 力 还 源 于 高 超 的 写 作 技 巧。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请以“洒满阳光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积极向上;(2)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55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