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斜睨(nì) 饶恕(shù) 笑盈盈(yínɡ) 嫣然一笑(yān)
B.褴褛(lán) 哽住(ɡěnɡ) 擤鼻子(mǐnɡ) 夺眶而出(kuànɡ)
C.喉咙(hóu) 鬈发(juǎn) 瞟一眼(piǎo) 模模糊糊(mó)
D.嫌恶(wù) 不屑(xiè) 典狱长(diǎn) 窘态毕露(lóu)
2、下列各句,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凌万顷之茫然 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3、借用典故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下列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腐鼠”出自《庄子·秋水),喻毫无价值的的东西,后遂用为贱物之称。
B.“何日请缪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请缨”出自《汉书·终军传》,后以“请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C.“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禾黍”出自《楚辞》,后人常用它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之情。
D.“仲宣楼头春*深,青眼高歌望吾子”,“青眼”典故与名士阮籍有关,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
B.于是秦王不怿 怿:高兴,喜悦
C.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本来
D.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关心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自互联网进入图书行业以来,实体书店逐渐被拥有同等功能的网络平台取代,实体书店__________。但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实体书店在服务、体验等方面逐渐转型升级,整体行业发展有了__________趋势。实体书店要保持“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的初心,为大众读书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培养顾客的阅读习惯,增强其对书店的__________。新型实体书店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对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高质量服务。当然,政策及资本助力之下的实体书店“开店热”,无法让实体书店真正“脱困”,因为真正需要的不是拯救实体书店,而是营造国民阅读的氛围。探索出以书为__________的可持续经营模式,让大众既要“走进来”也要“留下来”,将“顾客”变成“读者”,才是书店的本质和终极目标。
A.举步维艰回暖认同感本位
B.进退维谷回暖归属感宗旨
C.进退维谷回归认同感宗旨
D.举步维艰回归归属感本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网络文艺形态在复兴国学语境下,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或多或少充斥着一种“伪国风”现象。所谓“伪国风”现象,就是在文艺创作中冠之以“国风”“古典”之名,貌似借用了历史典故、经典作品、经典人物形象等元素,实以无可考证的服装造型、无可考证的语言修辞、无可考证的历朝历代进行不知族群的“恶搞”“戏说”,油滑而不深沉,无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智慧,因此这类作品基本没有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譬如,一些缺乏历史根基与史学考索的网络剧,其特点是以古装造型为外壳,以“历史涂鸦”为内涵,为逃避观众的史学追问,给自己的作品冠以“无历史可考”的“架空剧”,最终沦为一场“伪国风”闹剧。被誉为“良心剧”并荣获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网台联播剧《琅琊榜》虽然在历史事件上无从可考,但是却展现了封建制度下真实的历史现象,以绝假道本真。难能可贵的是,《琅琊榜》弱化了长期以来的“宫斗剧”“朝斗剧”之“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强调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先贤教诲。然而,恰如列宁所言,“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继《琅琊榜》之后,形形色色的东施效颦之作纷至沓来,眼花缭乱,造成了“伪国风”的大行其道。
纵观近年来大量热播网剧,大都突出了玄、诞、怪、奇,在呈现上存在诸多失当之处。网络媒介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媒介打破了时空限制,网剧的伴随性增强,却带来专注度降低。网剧的生死存亡常常取决于网民的一时好恶。基于此,网络剧生产往往以玄、诞、怪、奇吸引受众注意力,提升关注度,在情节设置上抬高情节密度,强化情节落差,增强情节黏度;在人物塑造上对历史真实人物增添杜撰色彩,增加感情戏码,抑或直接架空历史来创造符合现代时尚意识的人物,从而博得眼球。然而,过度以“点击率”“关注度”“粉丝量”为目标的包含网络剧在内的网络文艺创作,必然导致当前以“用户”市场思维看待一切文化问题的现象。如此一味迎合,忽视引领,势必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剖析和对其精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更为严峻的是,“伪国风”现象正在“全球化”文化竞争中加速侵蚀我们的文化“长城”。网络文艺的兴盛正在进一步印证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地球村”的论点,网络文艺不仅充分体现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更以审美意识形态沟通着地球“村民”的精神世界。然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互鉴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文化交流背后的“媒介帝国主义”。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提出:“推广一种唯一的文化模式将是灾难性的。这是连极权主义制度都未能实现的事情,难道金钱原则加技术同盟就能实现吗?”遗憾的是,密特朗先生的世纪之忧正在发生。例如:某部以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长城为题的影视作品从叙事外壳到精神内核都带有强烈的“媒介帝国主义”色彩。该片采用诸多中国元素的堆砌讲述了一个好莱坞“勇斗怪兽”的故事。从学界、业界到观众,普遍诟病这部电影缺乏“长城精神”与“中国精神”深厚的底蕴,完全是“西方救世主”的形象植入。这是以“中国风”为名、兴“欧美风”之实的典型“伪国风”倾向。
清除“伪国风”现象,涤浊扬清,正本清源,势在必行。网络文艺“国风”之辨启示我们,在网络科技与传播途径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仍须做足历史功课与文化功课。
(摘编自张金尧《当前中国网络文艺的三维探析》,光明网2021年3月9日)
材料二:
近日,一档来自河南卫视春晚的歌舞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排名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这场5分多钟的舞蹈讲述了夜宴的乐师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14位“丰腴”的唐朝少女仿佛从画中走来,导演通过5G+AR技术在舞台上营造出了一种“人在画中游,前阻青山,后倚廊桥”的幻镜。当这些舞者越过山岭来到大气磅礴的宫廷,只见空中飞鱼,乐师飞舞……一个俯瞰的运镜将节目推向高潮,真不愧是大唐盛世,精彩绝伦!
艺术源于生活,也需将视角放在普通人身上。在知名舞剧中,不乏类似《长恨歌》《孔子》这样讲述大人物的,它们在挖掘传统文化精粹方面高度浓缩、让人震撼,但类似《唐宫夜宴》这类关照普通人的舞剧则显得轻松欢乐、却也同样打动人心。这些舞剧看似普通,但背后作为支撑的中华传统文化却足够深厚、广阔,让人们能够有持续的动力去发掘和探寻。比如,舞台上玻璃笼罩的文物,件件皆为珍宝,《簪花仕女图》和《千里江山图》,皆为传世名画,不仅让舞台一下子厚重起来,也让人们对节目的回味无限延长。
讲好传统文化的故事,不仅仅是邀请人们走进博物馆观摩文物,它也正在以更加鲜活、丰富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文化生活。文化是抽象的,却也是无数彼时彼刻曾经真实生活过的人所编就的一张意义之网。舞台艺术通过选取其中的几个节点,进行演绎和放大,让人们在获得感官的愉悦与共情的同时,也更能够追根溯源,产生心灵的呼应。真实性和艺术性,让传统文化在流量时代,也能够获得人们的青睐。
(摘编自《<唐宫夜宴>出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创作中披着“国风”“古典”的外衣,以“历史涂鸦”为内涵,在语言、服装等方面无从考证的作品是“伪国风”的文艺作品。
B.“伪国风”的盛行,表明大众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热情,但这份热情已被“市场思维”绑架,成为粗制滥造的浮夸之作的根源。
C.网络文艺打破了文化传播原有的空间局限,运用网络媒介优势加强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D.传统文化传承既需要关注那些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或相关人物的大制作,也要让传统文化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让它“活”在民间。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论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以《琅琊榜》为例,一方面表明了真正的“国风”文艺需要做到本真,另一方面也谈及了“伪国风”的大行其道。
B.材料一中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话,说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文化的多元发展是必然的,强行推行一种文化模式是错误的。
C.材料一举某部以长城为题的影视作品的例子,论述了其“伪国风”的本质及对其他影视作品的影响,意在论证“媒介帝国主义”的内涵。
D.材料二中在提及《唐宫夜宴》的舞台效果时,突出5G+AR技术的运用,肯定了现代技术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伪国风”现象的一项是( )
A.某历史文化题材的网络小说,以主人公穿越回古代为线索,将带有现代色彩的市井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
B.某音频分享平台为满足网络受众对历史、传统、古典的文化诉求制作了文化品评广播节目,受众通过付费的方式收听。
C.某宫廷剧中描写了宫廷奢华的生活,并精心杜撰了“争夺皇位”“妃子争宠”等情节,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
D.某些“网红”对“西游”题材、“白蛇”题材、宫斗”题材进行“戏仿”而创作出各类或恶搞或爆笑的作品。
【4】两则材料都围绕“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展开论述,但立论角度和倾向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5】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国风”文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将下面的语句补写完整。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诗人博大、宽广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
8、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2)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点明了蜀国悠久的历史和闭塞状况。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一句借人们的传说证实了赤壁古战场的位置,“____________”一句则同时交代了时代、人物、地点,将“赤壁之战”的图景呈现于读者的面前。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反问的句式突出了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的高大壮丽。
(3)“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来抒发情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中,描写江南美好景色、体现江南美好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中,描写江南人物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湖二首①其一
曾巩
左符②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
塞上马③归终反覆,泰山鸱④饱正飞扬。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
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由于朝廷纷争自求外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期间,文中的西湖即现在的大明湖。②左符:符契的左半,汉制,太守出任执左符。③塞上马:此处化用的是《淮南子》中塞翁失马的典故。④鸱:多用来指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长途跋涉来到齐州,虽为六月暑热天气,但此地却十分凉爽,内心感到喜悦。
B.养鱼养鸟可以暂时让自己内心宁静,但诗人无暇于此,而在品味诗文中感受到更多的兴味。
C.新日初升,荷香弥漫,体现了诗人将官场纷争抛在脑后,沉浸在此地旖旎的风光之中。
D.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表达时而直白时而蕴藉,将诗人的复杂心绪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2】有人认为颔联是诗人对朝廷纷争中各色人物的嘲讽,也有人认为此联是诗人初到齐州的内心写照,你认为呢?请选择一种观点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
13、(一)文言文阅读
种谔字子正,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夏酋令㖫内附,诜恐生事,欲弗纳,谔请纳之。夏人来索。诜问所以报,谔曰:“必欲令㖫,当以景询来易。”乃止。询者,中国亡命至彼者也。夏将嵬名山部落在故绥州,其弟夷山先降,谔使人因夷山以诱之,赂以金盂,名山小吏李文喜受而许降,而名山未之知也。谔即以闻,诏转运使薛向及陆诜委谔招纳。谔不待报,悉起所部兵长驱而前,围其帐。名山惊,援枪欲斗,夷山呼曰:“兄已约降,何为如是?”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哭,遂举众从谔而南。得酋领三百、户万五千、兵万人。从李宪出塞,收洮州,下东宜诸城,掩击至大河,斩首七千级。迁东上阁门使、文州刺史、知泾州,徙鄜延副总管。上言:“夏主秉常为其母所囚,可急因本路官捣其巢穴。”遂入对,大言曰:“夏国无人,秉常孺子,臣往持其臂以来耳。”帝壮之,决意西讨,以为经略安抚副使,诸将悉听节制。敌屯兵夏州,谔率本路并畿内七将兵攻米脂,三日未下。夏兵八万来援,谔御之无定川,伏兵发,断其首尾,大破之。捷书闻,帝大喜,群臣称贺。迁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敌亦畏其敢战,故数有功。尝渡河,猝遇敌,绐门下客曰:“事急矣,可衣我衣,乘我马,从旗鼓千骑,亟趋大军。”客信之,敌以为谔,追之,几不免。自熙宁首开绥州,后再举西征,皆其兆谋,卒致永乐之祸。议者谓谔不死,边事不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B. 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C. 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D. 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的“字”是二十岁行加冠礼时由长辈所起,“字”与“名”意思相同或相近,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B. “夏”指西夏,是历史上党项人在我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曾与北宋对峙,苏轼词“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即喻指西夏国。
C. “畿”指我国古代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后又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畿内”“畿辅”“京畿”一般是指京城及其附近地区。
D. 门下客又名门客、食客,指依附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其服务的人,多有一技之长,如“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就曾有食客数千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种谔富有智谋。西夏人前来索要归附宋朝的首长令㖫 ,种谔巧妙回应,让敌人无言以对;后来他又巧施计谋,迫降了两夏将领嵬名山。
B. 种谔屡立战功。他跟从李宪出兵边塞,收复失地,攻占城池,斩首七千;攻打米脂时,面对增援的八万西夏军队,巧设伏兵,大破敌军。
C. 种谔备受重用。皇帝认为种谔正值壮年,有征讨西夏的决心,就委以重任,让他节制众将;他的官职一路升迁,一直做到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D. 种谔为人狡诈,他曾在渡黄河时,突然遇上敌人,为使自己脱险,就欺骗门下客,让他扮成自己去追赶大军,门下客差点儿丢掉性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诜问所以报,谔曰:“必欲令㖫,当以景询来易。”
(2)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哭,遂举众从谔而南。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画家、诗人冬子开始在终南山小院隐居生活。29岁的他对隐居这事儿颇为得意:“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近年来,一些自诩“佛系青年”的年轻人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活法的生活方式,“佛系青年”这一词条曾经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
当一辆失控的违规大货车向战友们驶来,武警战士王成龙毫不犹豫地推开所有战友,结果,别人都活了下来只有他付出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90后”员工突破2400名,在北斗加紧全球组网的攻坚期这些“90后”将人生梦想与北斗导航紧密相连,在各个岗位上绽放光彩。
鲁迅说:“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